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盜墓時遇到巨沉的封門石咋辦?有一絕招,吹灰之力可破!

盜墓時遇到巨沉的封門石咋辦?有一絕招,吹灰之力可破!

西漢楚王塞石上刻防盜「告示」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神秘的鑿山墓室)

盜墓與反盜墓始終是一對冤家。

從整個盜墓史上來看,似乎還沒有哪種反盜墓手段沒有被盜墓者破解掉的,但是反盜墓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時間內可以讓墓葬免遭盜掘,也是事實。

這篇文章,就來說漢代封王反盜墓的故事。

1949年後,中國考古界發現了很多有意思的文物,其中有一方「反盜墓塞石」很特別。它出自江蘇徐州龜山漢墓,墓主是漢代封王劉注。

(龜山漢墓)

劉注為西漢第六代楚王,是第五代安王劉道之子,公元前128年繼位,公元前117年去世,謚號「襄王」。劉注在《史記》《漢書》中均有記載,只不過不是單獨列傳。

《史記·楚元王世家》有這樣的記載:「高祖六年,已禽楚王韓信於陳,乃以弟交為楚王,都彭城。」從這記載可知道,分封到徐州(彭城)的第一代楚王是劉交,是漢高祖劉邦的弟弟。劉邦安排自己的弟弟到徐州,應該有所考慮,徐州乃劉邦的老家,龍興之地,得由手足護著。

據《史記索隱》,劉注還是不錯的封王,他繼承王位14年,死後由其子劉純繼位,後因謀反被除國。劉注的下葬就應該是由劉純主持的。

(龜山漢墓墓室「大廳」)

劉注墓在於江蘇徐州市鼓樓區龜山西麓,考古報告上稱「龜山漢墓」。龜山漢墓是劉注夫婦的,其發現很偶然,1981年2月,當地人開山採石時意外炸出來的。後由南京博物院,會同當地主管部門,進行了兩次考古發掘。

據考古報告,墓葬東西長83米,南北最寬處達33米,總面積達700餘平方米,幾乎將整個山體掏空。共有15間大小配套、主次分明的墓室,卧室、客廳、馬廄、廚房一應俱全,井然有序,是一座地下宮殿。

南北兩條平行的甬道各長56米,沿中線開鑿最大偏差僅有5毫米,精度達到1/10000,南北甬道之間相距19米,夾角為20秒,誤差僅為1/16000,每條甬道有26塊重達6-7噸的塞石封堵。

(墓道入口)

劉注墓令人驚嘆的地方不少,但塞石最為突出。很顯然,這是反盜墓用的。有意思的是,一塊塞石上竟然有字。

這塊帶字的塞石,在南墓道西口第一列上部,塞石的前端刻有文字,有9行,縱向排列,每行4-7字不等,總共48個字——

「第百上石 楚古屍王通於 天述葬棺郭 不布瓦鼎 盛器令群 臣已葬去服 毋金玉器後 世賢大夫幸 視此書 目此也仁者悲之」

(第百上石)

研讀後發現,這些文字應是第二代楚王(屍王)劉郢提出的「薄葬」遺訓,核心意思大概可以這樣理解:後世各位賢能的大夫,我向上天發誓,我的墓里沒有隨葬金銀珠玉這些寶物,就是一副棺材。你們如果有幸看到這段文字,心裡也應該為此難過的,生出同情。

漢代「國彌大,家彌富,葬彌厚」,劉注不可能真會薄葬,他將祖宗的「遺訓」刻於封閉自己墓道的前端塞石上,實是想給盜墓賊發「告示」,告訴盜墓賊,我雖然是第六代楚王,但我沒有豐厚的隨葬品,請不要來盜我的墓,此意在忽悠盜墓賊。

這騙人的鬼話是「忽悠型反盜墓」,或許不是劉注的意思,很可能是主持葬禮的劉純的主意,但這忽悠不了比鬼還精的盜墓者。

(塞石,紅圈處為盜墓時用於拖石頭用的「牛鼻子孔」)

從考古中發現,此墓早被古代盜墓賊盜了,而且不只一次。據現場殘存的錢幣推測,最早一次盜墓,應該發生在王莽篡位時期,此時距離劉注下葬僅百餘年。

由於塞石很大很沉,徐州這幫古代盜墓賊想出一個奇招,吹灰之力可破。他們在塞石前端鑿出孔洞,即農村人常說的「牛鼻子眼」(見上圖),然後拴上繩索,用牛將之一塊塊拖出,然後從墓道鑽進墓室,盜出大批隨葬寶物。所以,雖然劉注夫婦墓的墓室多達15間,總面積達700餘平方米,堪稱地下宮殿。

(塞石上「牛鼻子孔」特寫)

但考古人員最後並未從中發掘出多少隨葬品,僅有南墓道里口的三個耳室保存完好,而這是因有一列塞石擋在前面,不便盜走。

我在寫作《中國人盜墓史》時,專門去看了這塊「反盜墓塞石」,帶字塞石自然已進了博物館,而其他塞石就堆放在墓外一側,供大家參觀。塞石很多很長很沉,三兩個盜墓者根本無法挪動。但比現代考古專家厲害的盜墓者就是有智慧,一個「牛鼻子眼」就解決了問題——漢代封王的良苦用心白費了!

(隨葬銅馬車,複製品,原車早被盜走了)

(墓中出土劉注印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梧桐樹下戲鳳凰 的精彩文章:

將同夥弄死洞里,黑話稱作「活種」,過去盜墓圈還有哪些可怕說法?
一國軍將領把收繳文物偷運老家,遭馮玉祥一頓責打,臉都被打腫了
陝西考古發現「盜墓咒語」,看到棺材上面的毒字,不迷信的考古專家都緊張了
洛陽人管盜墓叫「刨古董」,有的地方稱「翻鹹魚」,來歷確有故事
和親致中國獨有的養蠶繅絲技術外泄,西域出土木版畫描繪了經過

TAG:梧桐樹下戲鳳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