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翁仲何許人?為什麼戴他的人越來越多?

翁仲何許人?為什麼戴他的人越來越多?

《明一統志》載稱:翁仲姓阮,秦時安南人,身長一丈三尺,氣質端勇,異於常人。始皇並天下,使翁仲將。翁仲死後,鑄銅為其像。

翁仲姓阮,是秦始皇時的一名猛將。相傳是越南人,叫阮翁仲。他身高魁梧,作戰勇猛,攻無不克。秦始皇曾命他出征匈奴。死後為紀念他,鑄其銅像立於咸陽宮司馬門外,以鎮邪驅惡。翁仲成了鎮邪驅魔保平安的象徵。

揆諸文獻,《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索隱引謝承《後漢書》云:「銅人,翁仲其名也。」由此知秦漢時稱銅人為翁仲,但在出土文物中卻有不少玉制的立式人像,衣冠俱全,有孔,是玉,後世謂之「玉翁仲」。

漢代是我國一大盛世,強大的國力促使其手工業生產非常繁盛,玉器也在當時攀上了古代玉器發展前期的最高水平。漢代玉器種類繁多,其中有一件玉器,為人物形象,被人們稱之為漢代的護身符,這件玉器就是玉翁仲。

為了使翁仲的這種鎮邪驅魔保平安的功效能夠保佑人們,於是在漢代的時候,經常有玉雕師傅將翁仲形象雕琢小拇指大的玉件,將其掛在身上,以求平安。

如今的玉翁仲仍然呈現的是漢代風格「漢八刀」的雕琢方法,其色蒼古,面部只琢眼和口,僅用三至五刀短陰線雕成,呈倒「品」字形,有的就是素麵臉,連眼、口都不刻劃,瞼為長圓形,整體造型極為簡約。

有一個關於「翁仲」的小故事。相傳乾隆年輕時視察貢院,見一考生在墨卷上將「翁仲」錯寫成「仲翁」。他問考生什麼是「仲翁」?該考生答道:「二大爺」。乾隆聽罷一笑,便作了一首打油詩贈予該考生。詩曰:「錯把翁仲當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而今不許作林翰,罰去山西為判通。」也巧妙地把「功夫」、「翰林」、「通判」說反。一時傳為笑談。這位考生是誰?他便是清代名臣——李侍堯。

在幾千年歷史的演變中,翁仲的形象也一直在發生變化。它前期以青年武臣形象為主,到了東漢時期漸漸變成了年邁的文臣形象。

在歷史的發展中玉翁仲沒有隨著時代的進程而消失,它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飾品,護身符的含義也同樣留存於身,它用這種簡約而不簡單的造型,呈現著它自己最獨特的魅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殊勝和善和田玉 的精彩文章:

如何區分手工雕與機雕?
驚呆了!首富馬雲玉店買玉竟然被拒?
玉螭龍的「前世今生」
對於皮色的應用,古人早已爐火純青!
是病態還是常態,5億還未出手又來7.5億玉王!

TAG:殊勝和善和田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