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石景山區將建成八個教育集團

石景山區將建成八個教育集團

將新建兩個教育集團近年來,石景山區以集團化、學區化發展帶動區域教育優質均衡,逐步形成「四個學區橫向交接、八個集團縱向引領」的教育集群化空間格局,整體提升石景山教育品質。此外,石景山區還積極引進北大附中附小、北師大附中、景山學校等外部優質教育資源,與中科院、北師大、首師大、北京教科院、北方工業大學等合作辦學,助力全區教育發展,為全區教育帶來新的生機。同時依託本土傳統優質強校如九中、京源學校等為龍頭,形成優質資源集群效應。

八大教育集團逐步成立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區內以九中教育集團、古城教育集團、實驗教育集團、蘋果園教育集團、京源教育集團、北大附校石景山學校教育集團為代表的基礎教育集群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另外,北師大附中京西分校教育集團、景山學校遠洋分校教育集團也將在近期成立,對促進全區教育的均衡與優質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這些教育集團也發揮了自身特色優勢帶領教育集團發展。比如北京九中作為示範性高中走在全市推進可持續發展教育前列;古城中學著力打造西班牙語特色;京源學校形成「縱向有效銜接、橫向豐富多元」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成為國家級特色高中實驗學校,並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首都師範大學附屬蘋果園中學、石景山區實驗中學形成以科技教育為突破口的辦學特色。除了外部資源的引進,以北京九中、京源學校為引領的傳統名校形成具有優勢的「區域教育品牌」。

石景山區委教工委書記郝顯軍介紹,自2014年全區啟動學區化改革,每兩個教育集團攜周邊中小學構成一個學區,劃分為東南部、中部、北部、西部四個學區。「四個學區橫向交接、八個集團縱向引領」的教育集群化空間格局初步形成。未來五年,石景山區將按照「做強西部、優化北部、提高中部、完善東南部」的布局策略,將所有中小幼納入集團化和學區化管理。

「大學-區域-學校」創新協作

帶動教育高端發展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依託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專家資源,石景山區深入推進「大學—區域—學校」合作模式不斷完善。

由大學帶動學校的計劃同樣按照區域劃分進行。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東部的景山學校遠洋分校引進10年來,辦學成效明顯,中高考成績顯著;愛樂實驗小學積極推進音樂教育新體系改革,「愛樂教育」品牌逐漸形成;石景山區中部地區組建北方工業大學附屬學校、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石景山實驗學校;北部地區則引進北大附小、北大附中等市級名校,同樣能夠藉助北大教育資源。與首都師範大學合作建設首師大附屬蘋果園中學;外語實驗小學等4所小學掛牌「北方工業大學體育美育特色學校」;西部則引進北師大附中京西分校。

其中,今年7月北大附中、附小石景山教育集團成立,集團內的初中生將在語數外三科使用北大附中教材。部分石景山學校初中生還可以「直升」北大附中高中部,而附中石景山學校的學生均有機會到本部「留學」。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此次新成立的北大附中、附小石景山教育集團同時將依託北京大學、部隊機關和八大處等資源優勢,形成教育行政部門、大學、部隊、社區共同參與建設教育集團的模式。北青報記者在該教育集團成立大會上了解到,除了引進市級名校形成優勢資源集群之外,還將藉助北京大學、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和北京大學附屬小學的高端教育資源,促進石景山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在「大學—區域—學校」合作機制的推動下,石景山區直接吸納優質教育品牌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帶動了區域教育品質整體提升。在市委教工委、市教委的指導協調下,石景山區全面開啟與首都高校、基礎教育名校、科研機構的戰略合作。

目前已引進5所市級名校

區內名校新辦多所分校

據石景山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2016年、2017年高考中,石景山區高考連創佳績,「辦好百姓家門口每所學校,真正使百姓受益。讓我們的家長更加熱愛石景山,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我區上北京市最好的學校。」石景山區委教工委書記郝顯軍表示,取得這樣的成績,是石景山區推進教育公平、關注學生實際獲得、擴大優質資源、提升教育品質的改革成果,「始終把教育作為最重要的民生」。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在市委教工委、市教委的指導協調下,石景山區先後引進5所市級名校。景山學校遠洋分校引進10年來,成為區域內龍頭學校,中考成績連續三年位居全區前列;北師大附中京西分校力爭辦成首都西部「精品化、特色化、多元化、國際化、現代化」的標誌性學校;金頂街第二小學與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在學校文化建設、管理機制建設、課程體系建設等項目上開展深入合作。在北部地區,最新引進的北大附小石景山學校、北大附中石景山學校落戶後,在原有基礎上實施改擴建工程和周邊環境改造,投入近億元資金。

同時,石景山區現有學校也在通過辦分校等形式,不斷擴大優質校辦學規模。比如2013年以來,新建京源學校蓮石湖分校;通過教育資源整合重組,增設愛樂實驗小學、實驗小學、外語實驗小學的分校及景山學校遠洋分校高中部;擴充京源學校小學部、九中初中部;新增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通過優化資源配置來提高教育資源的綜合效能,實現存量提升、增量高端。

加大教師培養力度和招生制度改革

老百姓享受更優質教育服務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依據《石景山區中小學(幼兒園)校長隊伍建設中長期發展規劃》,該區持續深化「培優+引智工程」,以優秀教師、校長培育為核心,啟動「高素質教育人才培養工程」「教學創新人才計劃」等一批重點項目。包括校長成長工作室、骨幹教師課題研修、學歷提升和境內外培訓等。每年投入大量資金支持校級領導幹部、骨幹教師、青年碩士人才研修培訓。先後成立「特級教師工作室」、「名校長工作室」、「名師培養工程」,帶領其他幹部教師隊伍共同成長進步。近兩年就有14名本土培養的優秀教師新晉為「北京市特級教師」。

同時,石景山區逐年加大幹部教師的跨校流動,保障幹部教師合理配置。依託集團、學區等平台開展人才交流,建立起區域內幹部、骨幹教師跨校流動機制。比如僅九中教育集團成立7年來,實現集團內流動300餘人次。同時通過特級教師和碩士研究生支教、向薄弱校傾斜的校際間交流等方式促進優質師資共享。

近年來,不論是對教育資源的內升外引,還是軟硬體的加大投入,石景山區把推動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關注學生實際獲得,提升學生、家長、社會對教育的滿意度作為最終目標。同時積極推進學區內招生制度改革,通過單校劃片與學區內計算機派位相結合的方式,保證區域內京籍適齡兒童免試就近入小學,全區所有小學京籍畢業生均可依據其自主填報志願實現100%就近對口直升。同時小升初採用單校對口與多校對口相結合的升學方式,保證所有小學均有機會通過計算機派位方式在本學區內升入優質初中。優質普通高中招生名額分配比例逐年提高,初中孩子有更多機會進入優質高中。老百姓對石景山教育的滿意度越來越高。

文/北青報記者 雷若彤

來源:北京青年報

石景山的牛蛙、海鮮盛宴開啟 聚會首選 點下圖秒殺團購價

石景山辦婚禮的好地方 十一還有大活動!~點下圖有驚喜

GIF/1066K

《石景山雜談》官方微博:網頁版:http://weibo.com/sjszatan

手機版:http://weibo.cn/sjszatan

有突發事件在微博上@石景山雜談就有可能上頭條哦!感謝您的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石景山雜談 的精彩文章:

石景山台灣街美食地圖 好吃的換了好幾輪了 吃貨走起來!
身份證110的春夏記憶 全石景山人都看哭了!
香巴拉 世巴拉 石景山兩個最美徒步路線 果斷收藏!
石景山首批共享汽車200輛已投放到位
原件再造《圓明園四十景》京西特展在石景山展出

TAG:石景山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