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工程一連數個好消息曝光,說風涼話的人可以閉嘴了
中國航天工程,一連傳來了數個大好消息,這也讓外界那些對中國航天工程先進程度和能力持懷疑的人閉嘴了,數個大好消息足以證明了我國航天實力和水平。
首先這則並非新聞,只是一個細節變化凸顯了我國實力。從9月25日至9月28日,微信開機畫面的地球圖片被悄然更換了,之前以非洲大陸為主體的視角被中國為主體的東亞視角所取代,新圖片是一張最新氣象雲圖,由中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所拍攝,其版權屬於中國。
風雲四號具備捕捉閃電的超強能力,其攜帶的儀器性能非常優秀,一秒鐘能「看」500次閃電,不會有遺漏,這對臨近預報有非常大的幫助。據介紹,到目前已有90多個國家在用風雲氣象衛星,在亞太區域有18個國家設立了衛星接收站,時時接收風雲衛星的觀測資料,為天氣、氣候和防災減災服務。
另外就是關於北斗衛星導彈系統的最新消息,根據相關負責人的曝光,接下來的三、四個月,中國將發射四顆「北斗三號」衛星,開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全球組網時代。
「北斗三號」將在2018年率先服務「一帶一路」沿線,2020年完全覆蓋全球。相比5年前完成的「北斗二號」工程,「北斗三號」覆蓋地域更廣,定位精度更高,服務質量更好。太空中的二三十顆導航衛星,將連同數千座地面增強基站,組成全球時空大數據的「天羅地網」。這張超級網路,將形成「城市大腦」的神經中樞。
據中國衛星導航協會首席專家曹沖測算,北斗兼容互操作標配化全面推進,將在2020年實現近100%國內市場覆蓋率,包含北斗功能的智能移動終端銷量接近5億台,社會持有量達到近14億台,中國導航定位市場成為世界第一大用戶群體,產值達到4000億元,佔有全球20%左右的份額。
9月29日中午,長征二號丙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三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國長征系列火箭捲土重來的首次宇航發射,也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完成的第251次發射。對於這幾個航天工程的重大突破可以說是非常的提氣。
此外中國官方近期還公布了中國在探月、探火等一系列重大航天計劃,尤其是對探測火星的計劃透露了進一步的具體方案。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9月21日報道,張榮橋說,中國正尋求成為在一次任務中實現環繞並著陸巡視火星的首個國家。此次探測將對火星的氣溫、大氣環境和地貌提供寶貴數據,然後北京將派出更多的火星探測器以獲取土壤和岩石樣本。


※這個細節絕對可以代表中國海軍的強大,國外海軍已經有幾百年歷史
※魚鷹戰機再爆重大事故,已在敘利亞大量部署,受到軍方的重視
※中國武器出口增長速度快,大量高端武器被接受,超過55個國家購買
※中國軍工驕傲的行業之一,這次再創造世界首次,全球領先技術
※韓國想造核潛艇,中俄絕不會統一,日本偷著樂暗藏壞心思
TAG:巡航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