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軍每日一案:觀影有感

學軍每日一案:觀影有感

觀影有感

愛的心碎,夢的隕落,家國情懷,人與人之間的藩籬……

電影,有時候是我們的生活,有時候是我們的幻想。如果沒有電影,人類將如何反觀自己,又將去哪裡療傷呢?

——題記

男人和女人有什麼不同?病人和健康人有什麼不同?白人和黑人有什麼不同?人和猩猩究竟又有什麼不同?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清除異類,消滅病殘弱小,人類就可以更凈化更強大?

似乎簡單的命題,卻是人類世代重複犯下的錯誤,彷彿人類文明永遠無法走出的陰影和宿命。接受別人與自己不一樣,與不一樣的文明共存共生。這人類的救贖之道,卻彷彿遙不可及的理想國,從未實現過……

——觀《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

從1到3,殺破狼系列從一部單純的動作片,逐漸變為劇情片。情節懸疑步步推進,人物性格豐滿立體,可觀賞性越來越強。無須要求片子有藝術性思想性,它就是一部好看的商業片。

林家棟則是意外的驚喜,把一個視他人如草芥、待萬物如芻狗的狠角色刻畫得入木三分。

——觀《殺破狼:貪狼》

錦衣衛時期是一個特別的歷史時期:官場傾軋,權臣當道;因言獲罪,文字獄興。百姓如芻狗,生命似草芥。

亂世中人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沈煉內斂沉靜隨波逐流,陸文昭陰陽難測猙獰兇殘,裴倫笑裡藏刀,朱由檢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踐踏他人,人物的性格塑造和故事推進成功再現了那個時代。

亂世中人人都無法選擇,「生在這世道,當真沒得選。可若活著只為了活著,這樣的活法,我也絕不能忍受」。這是導演借沈煉止口道出的亂世理想:哪怕在修羅戰場,綿綿細雨黑暗陰鬱,也要活得像一個人!這個理想把螻蟻重新變成了大寫的人。

美工、武功的設計精益求精,音樂音響精美絕倫。除了結尾弔橋破綻之外,還有一大遺憾是北齋這個人物,既然是亂世中堅持以畫作針砭時弊的藝術家,其才貌膽識和性格的光輝應該撐得起、配得上沈煉、裴倫的以死相護,然而導演在這個人物的塑造和演員選擇上卻給全劇造成不小的損害。

——觀《錦衣衛:修羅戰場》

生我何用,不能歡笑;滅我何用,不減狂驕。

相信大多念出這十六字的人,內心只怕都會熱血上涌的一顫。對於天,究竟可不可以不服?這本是一個絕好的命題。

只可惜導演郭子健挑不起這樣的綱。故事混亂淺薄、人物性格蒼白、台詞幼稚傻帽。還有向周星馳致敬的莫名其妙的冷幽默生硬夾雜其中。最後只剩下激情,聲嘶力竭的對激情的宣示。

——觀《悟空傳》

亮點是汽車人的個性比前幾集更為像活生生的生命人,就地一滾的變身動作也更加炫酷。戰爭場面兼具宏大與細部,盡顯導演駕馭機械戰鬥場景的功力。

但比起充滿哲學寓意和豐富情節的黑客帝國,變5缺乏曲折的故事和內在張力,思想感情也極其幼稚。如此一來3小時的電影就顯得冗長乏味了。人總不能只看汽車人三個小時打滾啊。

——觀《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

這部被漫畫、電影、電視劇、電玩反覆改編的作品,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大概就是因為江湖也好、武林也罷,都不過是人世的寫照吧。

整部作品是濃濃的港式文化風韻,但水準並不比百老匯差。唯一遺憾是放在演藝中心演出,場地還是太大了,若是放在劇院,會更精緻。

——觀香港舞台劇《風雲》

情節簡單而天真的商業片。喜歡船長的可以去,不喜歡的就不要勉強了。

——觀《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

能夠把50餘萬字的小說,用三個小時表現出來,編劇功不可沒。

整部劇始終波瀾壯闊又細緻入微,情節扣人心弦,演員更是功底深厚,激情投入。令觀眾感覺並非置身劇場,而是在二十世紀初、中期的白鹿原的雄偉史詩中走了一遭。想不到陝西人藝,居然有如此渾厚的積累,真是驚艷。

——觀陝西人藝話劇《白鹿原》

雖然畫面夠炫,風格夠酷,但是不喜歡星爺的就不用去看了。所謂的笑中帶淚,既不能叫人笑,也無法使人淚。

吳亦凡像個傻子,林更新二愣二愣的,林允從裡到外都像個丫環。唯一在狀態的,是巴特爾,可是沙僧本來就是個沒腦的白痴啊,這個形象倒不用塑造。

徐克可以導出《青蛇》這樣的傳世經典,可也不是部部作品都有運氣的。

——觀《西遊:伏妖篇》

只有星傳的風格,人物、故事,距離那個傳世的故事,已經相去甚遠了。

大場面下,戰爭推進倒也交待得筆筆清晰。可惜人物的性格、心理就比較弱了。

但不管怎樣,對於熱愛星傳的人來說,對於我來說,維達大人、絕地武士、R2和3PO,是一個與我們生活的世界平行的地方,正在發生的故事中的人……

——觀《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

十一

如果你不要求藝術性思想性,純粹為消遣而去的話,還是蠻好看的。imax技術拉近了觀眾與戰爭的距離,畫面恢弘磅礴;情節推動快速緊張;男主的表演功力和造型也很到位;音樂中西合璧,融合得極有特色。

但是,也許是受人獸大戰的場面和細節描寫所限吧,人物性格蒼白,面目模糊不清;五軍之師,第一戰後就不知所蹤;最悲催的是女主,完全沒有演技,雖然走路張牙舞爪,卻沒有女英雄應該有的氣勢和內在的爆發力。總體上來說,離史詩、巨制、精品,還有很長的路。

還有,對電影「批評」進行批評,還真是中國電影的奇觀。

——觀《長城》

十二

暴力、血腥、情色、驚悚的情節、曲折的故事,所有商業片的元素都集齊了。

演員也張弛有度,內斂而不缺力度。袁泉真是好演員啊!好演員的眼睛比嘴重要。眼風飛轉,勝過一切言語。

黑暗大時代下的悲劇命運,也許英文片名更為貼切,TheWasted Times,浮生若夢啊,生若螻蟻,一錢不值……

——觀《羅曼蒂克消亡史》

十三

作為一部商業驚悚懸疑片兒,除了女主不夠炫酷以外,其它要素都名符其實了。末尾神秘一撞,令人期待明年的續集......

李政宰在《新世界》里是如何深邃、內斂、有張力有層次的演員,在《驚天》里他一如既往的努力,但觀眾看到的,也僅僅是他的「賣力」而已。可見,演員是靠本子和導演來成就的。

——觀《驚天大逆轉》

十四

一如既往的繼承了港產警匪大片的多線索、有張力和夠酷帥。

梁家輝是絕對的亮點,把人性的光明和壓抑,自私與高尚,都表現到位了,而且還一分不多。相較之下,郭富城的警務處長就遠不夠立體和深刻。

有弱點的人,遠比完美的人,容易塑造。因為人,都是有弱點的。

——觀《寒戰2》

十五

跟劇中美國帶領全球鏖戰外星蜂王一樣,這部片也的確是全球商業電影的領軍與巔峰之作。

全片唯一敗筆是那位baby,屢次破壞我對故事情節的融入。

——觀《獨立日:捲土重來》

十六

規矩、規則、理兒,正在消亡,代之以荒謬、混亂、躁動,於混沌中金錢成為萬物的主宰。

由於對權勢和金錢佔有的差距,人群與人群之間是尖銳對立的,完全無法讀懂對方階層的生活、思想和心理,更遑論理解與愛。在這種尖銳對立之上的亮色,更像是導演用畫筆塗敷於現實表面的安慰。

當大鳥掙脫牢籠飛奔於大街時,自由與激情也正在掙脫肉體與生命的桎梏......

——觀《老炮兒》

十七

山河表裡,物是人非。在這個劇烈變化的時代里,每個人都倍受煎熬、壓力、焦躁。以為自己可以擁有無數,卻不過兩手空空。到頭來,眼淚為誰而流,太陽為誰而落,喪鐘為誰而鳴?你確信自己知道?

賈樟柯不是夢工廠,他的鏡頭下全是生活的本來:冰冷、堅硬、黯淡的命運,真正的悲劇根本不是呼天搶地,而是憋不出的眼淚,說不出的傷心,山河不在人亦非。

——觀《山河故人》

十八

人類與機器的戰爭,永恆的主題。我始終有些懷疑,人工智慧真的可以比人類更智慧,反過來控制和奴役人類?邏輯上說,如果人的大腦可以被模擬的話,確實人類是可以創造具有人類大腦的機器人的。因而,人與機器人終於在未來沒有區別?!

——觀《終結者5:創世紀》

十九

面對往日背叛自己的戀人,今日的暗殺目標;面對家族被追殺的險境和師父「殺一人可救萬人」的教誨,殺,還是不殺,她選擇了放下屠刀,與磨鏡少年歸隱田園。

其實是導演在選擇,選擇導演自己心中的大義。

盛唐的山水氣韻,田園詩畫,老樹昏鴉,空山鳥語,都已經做到極致,舒淇也已經是出神入化的俠客了,可是,還是不-好-看。拖沓冗長的慢鏡頭,默片一般欠缺對白,來歷不明的這個那個角色。侯孝賢導演自喻自己是沒有一個同類,只能對著鏡中的自己,長歌而死的鸞,他真做到了。這個片子確實難尋共鳴......

——《聶隱娘》

二十

故事曲折、情節複雜、具有內在張力,這些已經是國產片有史以來最好的了。

可是依然沒有魂,也就不能讓人從內心深處感動。在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里,幾個罪犯為何會在犯罪後成為聖人和英雄,這種劇烈轉變的內因和基礎是什麼,完全沒有著墨。那您憑什麼讓我相信這些人是真實的呢?還是您就為了編個故事哄人玩兒?!

——觀《烈日灼心》

二十一

驚悚、懸疑、大製作、好演員。

只是線索人物紛至沓來,細節銜接缺乏精細。

by the way,就這部片里的陸、港、韓三地演員來說,最帥的是韓國人,最「端著」最官腔的是大陸人,最生活化的是港人。果然韓國美容技術第一啊......

——觀《赤道》

二十二

看完後覺得很壓抑。

蕭紅作為一個才華天成,個性飛揚的女作家,其才情、理想、靈秀、智慧都看不到,相反,充斥銀幕的,只是她的飢餓、貧窮、遭遇戰亂和疾病。

而且更糟糕的是,作為女性,她太隨意就可以付出身體,空餘下被辜負的時光,以及剛剛出生就死得不明不白的孩子。

在狂飆突進、個性飛揚、強調自我獨立的1930年代,作為這個時代的先鋒,蕭紅,卻最終無法擁有一個獨立的靈魂。或許鞍華導演最後要忠實的,是這個冷酷的現實?

——觀《黃金時代》

二十三

當仰望星空,人類是什麼,我們是什麼呢?應當就是探索的過程吧,我們是為過程而非目的而活著的。

星際穿越,像巴哈的音樂,悲傖而不失力量。

——觀《星際穿越》

二十四

一點點無稽、一點點笑話、一點點庸俗、一點點失望、一點點感動,再加上淡淡的憂傷。

「勒個世界,係咁嗝啦」。

——觀《麥兜噹噹伴我心》

二十五

羅生門。是徘徊在生與死之間界限,是橫亘在欺騙與真相之間的鴻溝。

人,因為性、金錢、名譽、權勢,會具有弱點。為了遮掩這些弱點,需要編織謊言逃避責任和懲罰。因而欺騙,成了人性中更大的弱點。正如多利亞,為了與情人幽會,欺騙妻子自己在義大利。在趕往機場途中撞傷丹尼爾,為了掩蓋婚外情和車禍,必須殺害尚未死亡的丹尼爾、毀屍滅跡和逃逸。在情人決定坦白並補償托馬斯夫婦後,又必須殺死情人。一步一步,多利亞終於身不由己的從極端利己變為萬惡不赦。

一件悲劇發生,肇事者自然千方百計為了逃脫制裁而湮沒掩飾事實,而受害者有時為了復仇、抑或減輕自己在案件發生中的過錯,也會撒謊。因而真相撲朔迷離,甚至有時候根本無法還原真相。電影中的母親化身律師,又或者隱喻檢察官,不斷從多利亞的陳述中找出無法自圓其說、又或者存在高度可疑的漏洞,她不斷攻擊這些漏洞,終於層層剝繭,不斷使謊言的外衣一件件被卸下,最後露出真相的核心。

或許這就是辯護制度的偉大之處所在。人類發明辯護制度以來,在無數個法庭上,通過攻防的無數輪轉換,通過對證言證物的質詢、辯駁、攻擊,再加上那麼一點點運氣,人類有時候可以找到真相,使凱撒受到懲罰。

當然,也有無數真相,永遠沉默於黑暗之中。一如真相的艱難,公正也是艱難的......

——觀《看不見的客人》

記於2017年9月28日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或作其他任何形式的使用。經許可轉載請在顯著位置註明文章來源和作者姓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軍每日一案 的精彩文章:

TAG:學軍每日一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