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先發影響力》:如何說服別人?

《先發影響力》:如何說服別人?

想必大家都遇到過這樣的場景:「想約朋友周末出來喝咖啡,怎麼讓朋友答應自己的邀約?」「你熬幾個通宵加班出來的策劃案,怎麼讓領導認同自己的方案?」……類似上面提到的說服場景隨處可見,我們應該如何有效的說服對方?合理的請求有哪些技巧?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社交尷尬?你需要看看《先發影響力》中提到的這些方法。

一、如何在開口之前,就奠定勝局

對吉姆來說,說服這件事很容易。吉姆是一位銷售高手,他的公司專門製造昂貴的家用熱敏火災報警系統。每個月,他通過拜訪客戶簽下的合同總比同事更多,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首先,公司給員工制定的固定銷售流程是這樣的:

1.登門拜訪一對夫妻;

2.請他們做一份家庭防火知識的書面測試;

3.銷售代表開始主動推銷:展示報警系統和書面資料。

所有人都是一開始就把資料帶進屋,放在身邊備用。可吉姆卻不這樣。他會等到夫妻倆已經開始做知識測試時,才拍拍額頭說:「哎呀,我把一些非常重要的資料忘在車裡了,得過去拿。我不希望打斷兩位的測試;你們不介意我自己出去拿,等會兒再回來吧?」回答自然是「沒問題」。吉姆每次還會請戶主借他用一下門鑰匙。

當有人問他為什麼每次都會扮演「健忘」銷售員的角色時,吉姆這樣回答:「你自己想想:你會讓什麼人在你家裡自由自在地進進出出?只有你信任的人,對不對?我希望跟這些顧客的信任意識掛上鉤。」

雖然這並不完全合乎道德,但吉姆的確運用了一個絕妙的技巧:在開始銷售產品之前,他就已經努力營造出了信任的氛圍。如果能在提出要求之前就埋下信任的種子,對方就更容易順從信息傳遞者所提的要求。

二、尋找致勝的時機,不如自己製造一個

《影響力》作者羅伯特·西奧迪尼認為,這種在提出訴求前就採用某些手段製造時機,來提高溝通成功率的能力,就是「先發影響力」。「先發影響力」(pre-suasion)往往能在他人身上製造出轉瞬即逝的順從,讓信息傳遞者在特定的時機下先發制人,一瞬間掌握決定的特權,自己就能說了算。比如,下面這個漫畫就展示了這樣一個「特權瞬間」。

在和他人交往時,「傳遞什麼樣的信息」固然重要,而「在什麼時機傳遞」更為關鍵。先發影響力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是,如果我們巧妙安排提出請求的時機,就能提高對方順從的概率

「這聽起來有些像魔法,但它確確實實是一種科學。」西奧迪尼說。當普通人在苦苦尋找致勝時機的時候,掌握這些方法的人已經開啟了製造時機的大門。

那麼,我們應當如何創造這樣的時機呢?

三、先發影響力的兩大武器

西奧迪尼認為,想要先發制人,需要兩步:引導注意力,以及建立聯想。

1. 引導注意力

在英語中,我們愛說「付出」(pay)注意力,這明顯意味著集中注意力是有代價的。當注意力放在某件事情上時,對其他事情的注意力就會被佔用。其實,由於人的思想在同一時間似乎只能把有意識認知放在一件事情上,注意力集中的代價就是在那一瞬間會損失其他的一切。

所以你的注意力焦點在哪裡,哪裡就最重要。有位醫生為了讓病人牢記醫囑,會在卡車開過診室窗外時重複說明自己的重要觀點,並在此時放低音量,這樣病人只能傾斜身子集中注意力傾聽,這一信息就會格外受到關注。

研究發現,對自己主動選擇靠近的東西,人們會分配更多的重要性。縮小與某樣東西的距離,會讓它顯得更物有所值。這一自然傾向對影響力過程有什麼樣的影響,理解起來也不難。在一項研究中,潛在購物者光是想像自己走向零食櫃檯,就變得更喜歡那種零食了,而且花錢買零食的概率也變成了原來的 4 倍多。

這就是利用了《先發影響力》裡面的原則:

我們最先展示的東西,改變了受眾對接下來展示東西的體驗。

2. 建立聯想

一旦注意力被引導到特定概念上,是什麼讓人的反應發生了改變呢?所有的心理活動都由聯想模式組成,只有觸發了有利於改變的聯想,施加影響的企圖才能獲得成功。

回到開頭的故事,吉姆的做法就是一個巧妙運用聯想的案例。為了成為頂尖的銷售人員,他沒有修改所售報警系統的特點,也並不改變自己介紹產品的邏輯、文字或風格,事實上,他完全沒有偏離標準的展示介紹環節。相反,他只是先讓自己跟信任概念掛上了鉤,而後,與信任相關的其他正面的聯想,就會跟他以及他的建議聯繫起來。

吉姆這種把自己和信任概念聯繫起來的非正統方法,其實也是純粹聯想式的。他並沒有說自己是人們隨時都願敞開家門接待的人,比如親密的朋友、家人。他只是想了個辦法,讓自己獲得了這類值得信任的人的標誌性待遇。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手法是吉姆和他那些明顯不太成功的同事之間唯一真正的區別。這純粹就是聯想的力量。

這一點在《先發影響力》中則是:

我們一開始所做的真正具有影響力的事情,對受眾起著先發制人的作用,改變了受眾對我們接下來所言所行的聯想。

結語

弗里德里克·道格拉斯(19 世紀美國黑人著名領袖)曾說過「如果我能說服別人,我就能轉動宇宙」。那麼,如果當我們還未開口就提前讓對方產生認同的話,無疑能讓自己的行動更加順暢。

探奇認知科學,解析美文典範

集萃中西文論,教你科學寫作

融會貫通多個學科,站在認知&神經&心理科學前沿,結合經典美文與文本細讀,教你科學的寫作方式,陽志平老師的《認知寫作學》課程現正開放預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智微播 的精彩文章:

學習可以帶來改變,但不一定增長智慧
如何做一個高階學習者?
知識是一種概率
下一站未來,深度學習基礎班二期即將售罄
學習 7 問:一位世界頂尖演算法工程師的學習之道

TAG:開智微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