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莫迪上台後,印度共產主義的「搖籃」,註定要成印度公敵?

莫迪上台後,印度共產主義的「搖籃」,註定要成印度公敵?

GIF/301K

尼赫魯大學!

尼赫魯大學,坐落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西南邊。按照在印度國內的地位和知名度來講,它大概可以相當於中國的北清復交了。這所大學的全稱是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英文全稱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簡稱JNU),沒錯,便是以那位挑起1962年中印邊界戰爭的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命名的。

你知道嗎?尼赫魯大學真的有著不少精彩的故事。據印度媒體報道,9月10日,尼大學生會投票選舉結果出爐:本校第一大學生團體力量——聯合左翼聯盟(包括AISF、AISA、SFI等)以1506票位居第一,贏得選舉。左翼聯盟收穫了學生會的所有四個主要席位,票數比第二大學生團體——極右派團體ABVP高出464票。其中,24歲的女碩士凱塔·庫瑪里當選了學生會主席。而位居票數第三的BAPSA學生團體,獲得了935票。

你可能對這些陌生的字母和數字並不感興趣,因此我們稍後再做解釋。或許你在暗想,一次普通的學生會換屆選舉有什麼大不了的?然而,尼大選舉背後牽扯出的一系列問題,真正映射出了當下印度政府的恐懼和社會的撕裂。

1

印度共產主義的「搖籃」

回溯一下歷史,上世紀60年代時,在任10餘年的印度總理尼赫魯還做著不切實際的「白日夢」。他先是錯誤地判斷了中印形勢,發起了邊界戰爭,沒想到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此後,他仍然倔強地幻想著印度發展的「宏偉藍圖」。

尼赫魯大學便是在這個背景下建立的。1969年,印度政府嚴重不滿於綜合性大學的教育現狀,急於建立一批科研機構為國家發展服務,尼赫魯大學應運而生。直到今天,尼大仍主要以研究生教育為主,本科教育佔比依然很小。

於是,這樣一所以政治領導人命名的學校,與印度政治的聯繫日益密切起來。今天我們熟知的印度外交秘書蘇傑生、新任女國防部長尼爾馬拉·西塔拉,都畢業於尼赫魯大學。

但諷刺的是,尼大與印度政治的聯繫整體上並不是正向的,而是逆向的。這所學校,究竟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據資料顯示,尼大共有大大小小一百多個學生團體,這些學生團體的主流思想意識與印度政府並不合拍。長期以來,印度共產黨的學生之翼,諸如全印度學生聯盟(AISF)、全印度學生協會(AISA)、印度學生會(SFI)等團體的力量在尼大穩步攀升,佔據了絕對優勢。

通俗一點說,即是很久以來,尼大一直是印度左翼(印共)的一塊陣地。尼大學生主力的思想目標,是傳播馬列思想,最終實現共產主義!再回到開頭所講的學生會選舉,我們提到獲勝方是「聯合左翼聯盟」。他們,便是尼大這塊共產主義陣地的堅守力量。

話說回來,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告訴我們,矛盾是無處不在的。在學校里,與之相抗衡的印度極右翼學生團體Akhil Bharatiya Vidyarthi Parishad (ABVP),也不斷努力刷著存在感,對左翼學生實行著不同方式的對抗措施。

是什麼給了這個「弱勢群體」如此強大的動力?原來,他們背後有著足夠強大的神秘前輩在鼓舞和支撐。

第一位神秘前輩就是——現任印度總理莫迪!早在上世紀70年代,莫迪就加入了ABVP的上級組織——印度國民志願服務團(RSS)。在之前的文章中本人寫過,這個團體的成員都擁有著狂熱的印度教教派情緒,具有很強的排他性和極端主義性質。

第二位神秘前輩是印度財政部長賈伊特利。對於這個名字,大家也一定不陌生,他就是在前段時間中印洞朗對峙期間,狂言「印度不是1962年的印度」的那個人。這位嘴炮大叔早年讀書時也加入了ABVP,還曾因為一場相關的政治運動被關進了監獄。

正是有著以上前輩的支持,ABVP客觀上的影響力也在逐漸擴大。於是,左翼學生團體想出了更加可靠的方式進行鬥爭——這就是聯盟,也就是以上我們講到的「聯合左翼聯盟」。

不難想像,與如此強大的前輩背道而馳,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現在看來,這幫童鞋在莫迪上台後越來越極端激進的政治政策下,仍然敢本著心中的信仰,坐懷不亂,一往無前。你們說,他們的「豹子膽」,是怎麼長出來的?

2

兩個「恐怖事件」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在莫迪執政的今天,尼大已經被印度政府貼上了「反國家」「反印度」的標籤,成為了他的眼中釘、肉中刺。那麼,在刀尖上跳舞的他們,身上又背負著怎樣沉重的包袱?在這裡,我們主要講兩個令人深思的「恐怖事件」。

第一個事件,我們姑且稱之為「逮捕主席事件」。2016年2月,時任尼大學生會主席、AISF的主要領導人坎哈亞·庫馬爾被指控「煽動叛亂」,並被警方逮捕,罰款10000盧比。具體原因是,幾天前,尼大發生了一次團體抗議活動,抗議印度政府對一名叫穆罕默德·阿夫扎爾·古魯的人秘密執行死刑。抗議者認為,古魯來自克什米爾地區,那裡的人們對用死刑這種方式一直難以接受。何況,即便古魯真的犯了什麼不可饒恕的罪過,執行死刑的過程又為何是在秘密中進行呢?

接著,極右翼反對團體ABVP指控學生會主席庫馬爾,稱其在抗議活動中喊出了「反印度」的口號,是分裂國家的行為。但庫馬爾本人否認了這一指控,稱自己並未做出任何有損國家利益的行為。

這次尼大的「逮捕主席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引起了眾多尼大教師和學生的絕食和抗議活動。有人在美國版知乎Quora上面發表言論為庫馬爾而辯,「庫馬爾沒有喊過口號」、「我在尼大的兩年半時間裡,沒有一次聽到過誰喊過這種口號」、在抗議過程中「ABVP威脅和恐嚇學生,還大聲喊叫」、「尼大原本是一個美麗的民主之地,然而這一切正在被ABVP所摧毀」......

對此,印度內政部長拉傑納特·辛格也站在了ABVP乙方,他氣得連發推特,「如果有人提出反印度的口號,質疑這個國家的統一、完整和主權,他們無論如何都不會得到原諒」。同時,也有一些評論認為,莫迪政府自上台後,不斷助長著印度右翼及ABVP的勢力,他們越來越難以容忍與自己意見不一的左翼團體,甚至有分析稱「印度中央政府可能會選擇關閉尼大」。於是,這樁事件不過是他們以此為借口,來打壓尼大左翼學生勢力罷了。

如果說「逮捕主席事件」還不夠驚心動魄,我們再來看看第二個事件——「納吉布失蹤事件」。這也是本次當選的學生會主席凱塔·庫瑪里在接受採訪時屢次提到將會繼續關注的問題。2016年10月15日,尼大研究生一年級學生、27歲的納吉布·艾哈邁德在校期間突然失蹤。

可疑的地方在於,在納吉布失蹤的前一個晚上(10月14日),他曾與ABVP的幾個成員因為意見不合吵起來了。調查發現,當晚有一名ABVP的成員在吵架過程中「使用了煽動性語言」「做出了挑釁性動作」,並「出手打了納吉布」。事件發生後,右翼學生團體ABVP的幾名成員被指控「綁架了納吉布」。隨後,印度警方,甚至中央調查局(CBI)都介入了調查。

固然,我們不是目擊者,無法描繪那一晚究竟發生了什麼。只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一流名校學生,能夠因為什麼樣的原因,拋棄大好前途,拋棄家人,一走了之?

直到今天,這名年輕人仍然沒有被找到,並且警方几乎沒有找到任何可能被突破的線索。這引起了納吉布的家屬和尼大學生的強烈不滿,從事發到今天,屢次抗議CBI對此事件的不作為。據印媒報道,納吉布的母親悲傷欲絕,她透露說,印度警方在事發後竟然沒有對當時的目擊證人進行過求證,並且也沒有對那一晚毆打納吉布的人進行問詢。直到上個月,納吉布的家屬和學生們還在CBI門前進行過抗議活動。

這簡直太奇怪了。不知道印度警方是接受了誰的指令,對納吉布失蹤事件如此「漠不關心」?這猛然讓我想起了在一些印度寶萊塢電影中的印度警察形象,他們看起來好像小品《主角與配角》中穿上八路軍軍裝的陳佩斯,再怎麼看也弔兒郎當,不像個正面角色。

「警方還把我兒子與IS聯繫起來,這簡直是莫大的恥辱」,納吉布的母親在接受採訪時說。這又究竟是有可靠證據,還是指鹿為馬呢?退一步講,若是真如警方所講,那又有什麼必要藏著掖著,把事實調查和陳述清楚,依律辦事就是了,有必要這樣拖拖踏踏、諱莫如深嗎?

納吉布失蹤事件仍在持續發酵,受到多方關注。印度警方和CBI,會給出大家怎樣的結論?我們且觀其變。

3

賤民就活該自殺嗎

在2017年尼大學生會選舉的投票排行榜上,除了左翼聯盟和ABVP之外,還有一個叫做BAPSA的學生團體,排名第三。據BAPSA成員介紹,這個團體致力於反對婆羅門教,消滅種姓制度,致力於團結在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生活中被壓迫的人們,從而建立一個自由、平等和博愛的世界。

這個團體目前也劃歸為偏左翼團體內,畢竟,沒有哪個團體比ABVP更像法西斯了。關於印度的種姓制度,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及過,這裡不再贅述。只是很多人會有疑惑,印度獨立之後種姓制度,不是已經被消滅了嗎?

在印度著名影星阿米爾·汗大神主持的《真相訪談》節目中,曾採訪到一位關注種姓制度的紀錄片製作人。這位製作人做了一次街頭採訪,問題就是「你認為印度還存在種姓制度的影響嗎」。所有人的答案都非常一致,他們認為無論在印度城市和農村,種姓制度都已經不存在了。

但事實上,這個答案顯然是錯誤的。這位製作人在自己的紀錄片中,記述了上至印度國家機關幹部、下至印度農村的一些事例,證明種姓制度的影響依然強大。記得一位達利特人(印度的賤民,即在四個已有種姓之下更卑賤的一個族群)通過自己的努力,有資格在印度政府做一名機關幹部。然而,他的同事對他的鄙夷態度,竟導致這位幹部捨棄了大好前途,離職了!據這位當事人介紹,每次在他喝完水之後,他的同事就會把他的杯子趕緊扔到垃圾堆里去,生怕髒了環境。

而在農村更甚。在訪談節目中我們得知,沒有哪個上層種姓願意和達利特人一起坐下來吃飯,那可能讓他們覺得非常污穢;達利特人結婚時不能像其他種姓人群一樣騎母馬;達利特人在經過上層種姓家庭門前時必須脫下鞋,用手提著走路;達利特人不準用上層種姓喝水的水管;達利特人的主要工作是與糞便打交道,多數時候在一個很大的糞坑裡,用桶撈糞,再運送到垃圾處理區,桶時常會滑落在糞坑裡,達利特人便需要將整個手臂伸進糞坑去把桶撈上來......

在印度首都的這所一流名校——尼赫魯大學中,達利特人也同樣不能完全擺脫被當做「賤民」對待的命運。尼赫魯大學的一名達利特教授稱,她在尼大讀書的時候,自己坐過的座位,其他種姓的同學都要用煙熏、用水擦、用火烤過後,才會入座。

更令人震驚和寒心的事情是,就在今年3月,尼大又出了一起更恐怖的事件,重新點燃了學生們的怒火。

一位名叫莫庫克里希南的27歲在讀達利特博士,突然自殺了。

據報道,莫庫克里希南是一個很聰明的學生,學術造詣也很深。他參加過許多國際和國內的學術會議,並在學術研究中實地考察過很多爭議地區,比如莫迪老家、發生大屠殺事件的古吉拉特邦、發生過眾多農民自殺事件的馬哈拉施特拉邦等等。

這樣一位高端學術人才,為什麼選擇了自殺這條如此愚蠢的路?在自殺前的最後一條Facebook中,莫庫克里希南寫出了一些看似是事件線索的文字。他寫道,在這裡,面試和錄取都沒有平等之說,只有對平等的否認。當平等被否認了,也就等於一切都被否認了。

莫庫克里希南指的應該就是尼大,他所在的院系。莫的一位親密朋友說,「他曾經和我說過他在那裡受到過很多歧視。他所在的部門臭名昭著,會對達利特學生打出很低的成績」、「他的袖子上還戴著代表達利特標誌的東西,因此在很多事情上都被忽視了」。這又讓我想到了上文提到的那位尼大的達利特教授,她也曾表示,她讀小學的時候,學校發給達利特人的校服顏色與其他種姓有所區分:達利特小孩穿藍色,而其他種姓的學生穿粉色。

試想,這是一種怎樣的恥辱?在印度,達利特人從生來到開始讀書,直到上了大學、甚至工作後,從來就被貼著刺眼的標籤,時刻提醒大家、也提醒自己是個一無是處的「賤民」。無論你怎樣努力,也擺脫不了生來的命運。這樣看來,難道莫庫克里希南選擇自殺,不是一種解脫的方式嗎?

這樣的悲劇並不只發生在莫庫克里希南的身上。去年1月,同樣為左翼思想主導的海德拉巴大學裡,同樣時年27歲的博士生維穆拉,同樣有著達利特的「賤民」身份,也選擇了自殺。當時,維穆拉的自殺引起的反響比莫庫克里希南事件更為強烈,印度各地發生了許多抗議活動,印度媒體也極度關注,並把此事上升為「精英機構是不是種姓歧視溫床」的討論上來了。

除了種姓因素之外,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是,右翼團體勢力的老前輩、印度總理莫迪和他的幕僚們,打壓異己勢力的行為愈加明顯,不斷加重了知識界對印度社會右轉的擔憂。比如,他們大幅削減學校的招生名額、削減教育經費等等。莫迪本人曾自豪地表示,「努力工作比讀哈佛更有用」,引發了人們對其輕視高等教育的嚴重不滿。

我們能夠理解3年前莫迪在大選中對選民誇下海口之後,對印度經濟發展的一系列焦慮,但是這無論如何不該成為其一意孤行的理由。在民族主義愈加泛濫的今天,有評論稱,或許「阻礙印度夢的實現,就是不愛國的象徵」,「於是,從莫迪上台的時刻開始,左翼陣地尼赫魯大學,就註定了要成為印度公敵」。難以揣測,將來印度政府將以怎樣的形式去對待這些「印度公敵」。我們只是希望,它能夠真正對得起自己的國民,對得起自己引以為豪的所謂「民主」,讓悲劇不再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明早8點,老地方,搶錢去!
天天給領導鞍前馬後,啥時候給你爸點根煙!
包機飛越19國,只為接你們回家!
這不科學!美國的部長出門不該「坐公機」啊!
俄羅斯外交部:俄將與平壤合作解決「朝鮮危機」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