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不忍心看,不忍心不看

不忍心看,不忍心不看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大過節的,Sir要說點不好聽的。

沒辦法,不好聽的話,往往是真相:

有一件事,很多健康的壯年人現在沒感覺,很久以後才可能遇到。

但今天,Sir就想讓你看到。

一集紀錄片,不到45分鐘。

一上來,就是第一現場。

記者扛攝影機往前沖,步子急。

可還是遲了……蒙著白布的擔架,已經被抬上車。

攝影機於是上了樓:

剛進門,記者又掩鼻退出來:「屍臭,屏一口氣再進去。」

這不是什麼驚天大案,而是一起……

悄無聲息的死亡。

不管抬出去的是誰,都沒有死在舒適的被窩裡,沒有死在家人的注視之下——

一個人,滑倒在冰冷的瓷磚上,淌著血,漸漸動彈不得。法醫說,被發現時,人已死了五天。

一桌外賣,在冬日的陽光下發霉、生蟲——

你們說,在那段等死的時間裡,TA在想什麼?

我飯才吃到一半,怎麼就?

這就是死嗎,這麼突然?

也許TA什麼都沒來得及想,就一下子倒了。

這些你可能不關心,也覺得沒必要想像,因為遠著呢。

但Sir還是建議你,哪怕抽10分鐘,看它——

《上海獨居老人調查》

這是上海紀實頻道《真實第25小時》欄目的一檔紀錄片。

鏡頭對準的,是一群獨居老人——

年滿60歲,一個人住。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外地讀書/成家/立業,父親/母親獨自留在老家,那麼他(們),就是片中所講的「獨居老人」。

想到他們,我們總以為,他們每天除了放鬆鍛煉買菜看電視,就是挂念我們。

好奇我們的一點點消息,想像我們的職場、情感、壓力……當然最多的,是從上一次離家開始,就開始盼我們,再次回家。

而必須回到自己世界的我們,總對此束手無策,只能愧疚地對自己、對配偶說:

沒辦法呀,沒辦法常回家看看。

而《獨居老人調查》想說——

不。

你把你的「常回家看看」,想得太有用。

獨居,不是現階段的你所能想像的。

在我們尚未經歷的那些老去的歲月,老人們,有著更嚴酷的現實,要獨自應付。

首先,「獨居」是什麼?

包伯伯和孫阿婆,上下樓鄰居,一個79歲,一個87歲。

兒女在外地工作,他們都一個人住。

為了相互照應,他們樓上樓下之間,吊了一根「愛心繩」。

包伯伯住樓上,每天早上把晨報從樓上吊下來,孫婆婆再將報紙從陽台取走。

千萬別以為,這只是老人悠閑生活的小情趣……

這樣做,包伯伯就能確認孫阿婆是健在的。

一天,報紙在窗台上掛了四個小時,也沒取走。

包伯伯立馬想「出事情了」,他第一時間通知了孫阿婆的兒媳。

四月份的上海,風冷,水涼。

孫阿婆被發現時,滑倒在浴室的地板上,已經昏迷。

好在及時發現。

如果沒有老鄰居間照應的「小動作」,孫阿婆的結局,可能就是片頭的故事,重演一遍。

孫家,從此請了保姆。

可包伯伯的繩子,還是固執地,上下起降。

看得出么?

獨居老人的心裡,都怕——

他們怕不知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事。

更怕發生什麼事後,沒人知道。

我們的生活里,偶爾有人離去。而他們的生活里,常常有人離去。

單是在2011年7月的上海,就連續發現多個獨居老人,在家死亡多日。

最瘮人的,是2009年5月那件事——

消失兩年,老太骨骸家中被發現

生前獨居

說是老太太,其實算年輕,「消失」時才59歲。

那天早上,鄰居遇上她,她說不太舒服。

到了10點,鄰居端著一碗餛飩去按門鈴,沒人應答,鄰居便走了。

兩年後,大家才發現她。發現時,一地水,一地蟲。

面對鏡頭,那位鄰居打開一道門縫說,「魂也嚇出來了。」

這是獨居者最壞的結局,不僅老人怕,誰看了都怕。

但其實,我們還不懂獨居的可怕。因為獨居對年輕人來說,好像還是個酷酷的好詞。

那麼,Sir想請你試想一下:

有一天,當這個城市的大部分機構設施,都跟你沒什麼關係。

你現在習慣了的超市、便利店、電影院、餐廳、娛樂場所,什麼都變了樣。

路你不熟,支付方式你不會,使用方法你得問人,社交方式你不懂,玩什麼你身體都不適應……

這個社會90%的元素,都在無聲冷漠地告訴你:

你low了,你過時了,你不被需要了。

你呢,只能蹣跚走回那個唯一熟悉的空間——那間你獨居的小房子。

所以你明白嗎?

對老人家來說,獨居不只是一睜眼的孤獨,它更是一種……

完全與社會脫節的狀態。

更別提你獨居,你還帶病。

老年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師們說,患慢性病的獨居老人總是,反覆害怕,越想越怕。

——如果是心血管病,一下走了倒乾脆了。但他們焦慮的往往是生命質量,這個生不如死的概念,我們上海話叫不上不下。

——老人沒法把這種恐懼往外說,只能越想越怕。

相比我們掛在口上的「常回家看看」,他們更需要的是——

有人盯著。

在這種你無法體驗的隱憂面前,我們心血來潮地回家一看,只是一種心理自慰罷了。

然後,「老人」又是什麼?

這是龔阿姨和衛伯伯。

兩人都一頭銀髮,帶金絲邊眼鏡,斯斯文文說著上海話。

龔阿姨講究,燙頭、出門披件小西裝;衛伯伯實在,買蔥蒜也貨比三家。

你猜錯了,他們不是夫妻。

他們的老伴先後去世,子女又分別移民去了美國和德國,一周通一次電話,兩三年才回國一次。

於是,他們決定一起生活。

不,只能說是搭夥。

龔阿姨說,「是我主動提的。搭夥,相互照顧。」

他們一起上街、買菜、開火。偶爾還報個旅遊團,去上海周邊走走。

這次旅行回來,龔阿姨就病倒了。衛伯伯照顧好幾天,龔阿姨心裡想的卻是另一件事:

他願意留下來照顧,我當然很高興的

他如果說有事情,我也不能硬拖他的

因為我沒這個權利,硬是拖住他來照顧我

是啊,兒女遠在天邊。

非親非故,又怎麼好指望呢?

龔阿姨說,「如果沒有老衛,我一個人怎麼辦?我要想好對策。」

如果到了那天

我就托一個人買點麵包來,給我燒些熱水,放在旁邊

「那天」,就是衛伯伯不再照顧她的那天,是只能用「麵包+水」對付的那天。

其實,衛伯伯也有小想法,沒好意思當面講。

我先走,那麼我擔心少一點

如果她先走,那麼我就擔心了

我一個人怎麼辦

小孩子講這句話,是撒嬌;老年人講,便是真的走投無路了。

別怪他們話說得直——

獨居老人每天一睜眼,所有的擔憂就又一次撲面而來,這很直接。

到醫院也沒人陪,生病在家裡,你不曉得

有朋友跟Sir講,「我爸媽退休,現在遊山玩水比我瀟洒。」

呵呵,Sir懂。

是不是就像這份調查里講的:

李老夫婦充裕的養老金足夠老兩口安度晚年,那段時間,兩位老人還經常出門旅遊,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最近兩年,身體每況愈下。李老患有嚴重的心臟病,老伴兒患有嚴重的高血壓,日常生活中,老兩口是彼此的醫生。

——《空巢老人調查:在孤獨中,人的尊嚴也會喪失乾淨》

父母親還能瀟洒,不僅因為有個伴,主要是因為:

他們還沒真的「老」。

獨居老人的無解問題,是失能。

是「我一個人怎麼辦?」

以前力所能及的事,慢慢都做不到了。

「老了,不中用了」這句自嘲的玩笑,從某一天開始,真以一種結結實實的體驗,降臨了。

就像明知道咳在杯子里不對,卻因為腰椎不好使,只能不得體地癱在那。

咳。

使勁咳。

不停地咳。

面對這樣的TA,你說,常回家看看有用嗎?

發生了什麼,你知道嗎?

知道了,你來得及嗎?

不多展開了。不如回頭看看如今年輕的,我們自己。

第一代獨生子女(1976年~1986年期間出生)父母多半已退休,隨著夫妻一方去世,開始「漸進式獨居」。

越是晚生晚育,獨生子女們越是在自我發展和孝敬父母之間,左右突圍。

紀錄片中的獨居老人,孩子大多是獨身子女。

龔阿姨、衛伯伯的子女很有出息,去了國外。

包伯伯、孫阿婆的子女在外地謀生,自顧不暇。

還有一個住在寶山區的楊老伯,女兒在本地。

但女兒不常來看他,他反而總坐車去看女兒。

別怪女兒,因為生病,她只能長期卧床靜養——

我女兒以前大手術沒做的時候,基本上兩星期來一次

幫我拖地、做家務,床單被子都是她洗的

許多人說,「子欲養而親不待。」勸我們抓緊時間盡孝。

道理如此,但生活對大部分年輕人,也一樣艱難。

很多時候,真不是子欲養而親不待,是子欲養而……力不從心。

父母正變成獨居老人,而你分身乏術。

可你逃避也沒用,獨居老人們的問題,慢慢就會變成你的問題。

這讓Sir想起了那個悲傷的故事,《楢山節考》。

一部老電影。

日本信州的一個深山小村,因為貧困,老人活到70歲,一律要被送上楢山丟掉。

所以楢山上,滿是屍骸。

69歲的阿玲婆常常苦惱,因為長子辰平拒絕送她上山。

直到有一天孫媳婦進了門,重孫也即將出世。家裡養不了再多的人,辰平才開口:

「明年,上山吧?」

阿玲婆揭開兒子蒙在臉上的汗布,兒子眼睛緊閉,一滴淚滑了出來。

你肯定不會怪辰平,因為我們常常就是辰平。

紀錄片中,有的老人已經做好心理建設。

子女他們有工作有家庭

人家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我記得很牢的

有的想自力更生。

「我想,自己能夠料理還是自己來。假如不能料理,我就到敬老院去。」

還有的,很有自知之明。

不方便的,要小孩和我住在一起

小孩也根本沒這個想法

這些,還都是正常的家庭,正常的兒女。

如果遇到困難的生存條件,兒女會不會表現正常呢?

父親給予了兒子生命,而兒子卻以一種催命鬼的姿態前來報到。

這則案例,來自武漢大學社會學系研究員劉燕舞的調研報告《農村老年人自殺的社會學研究:農村老人自殺的平靜與慘烈》。

劉燕舞還了解到:

在湖北京山縣等農村……只要滿足年齡在70歲以上、生活不能自理、得了無法治癒的疾病這樣幾個條件,老人自殺就是'明智的選擇'。

這些不是湖北的稀有個案,看看社會新聞吧——

Sir還告訴你,在每年走失的這麼多老人中,有一部分就是獨居老人。

他們是故意走失、帶著求死之心走失的。

同樣研究老人自殺的研究員楊華說:

這些老人即便自殺還處處為子女著想。他們有的不會在家自殺,而是選擇荒坡、河溝,幫子女避嫌……

……

……

……

你開始擔心了,自責了?

那現在,不如說一點實際的。

對待獨居老人,條件允許的好家庭,什麼都好說。有錢、有閑、有心就能陪伴。

那條件不允許的呢?

就像我們大多數人,都在外地打拚,掙錢供房,加班熬夜,還要養育下一代……怎麼辦?

前面說了,比起沒大用的「常回家看看」,獨居老人最基礎的需求是——

有人盯著。

Sir有幾點小建議,你再沒條件,也應該辦得到:

1、在下次回老家時,記得在客廳裝個遠程攝像頭,手機有空就掃一眼(保姆帶個孩子你都裝,為什麼父母倒不裝了?)。

2、視頻聊天、facetime,儘快教會爸媽用,每天5分鐘。都什麼年代了,別總是一周一個電話了。

3、拜託有空的鄰居、發小,給他們留下父母電話、微信,拜託他們常上門看看。

4、把每次的「常回家看看」,變成有質量的陪伴。別吵架,別慪氣。求同存異,理解萬歲。體諒父母的年邁昏庸、啰嗦嘮叨。和他們出遊敘舊,回憶往事。

退一萬步,即使從自私的角度,今天的獨居老人,也就是明天的我們。

你還別嗤之以鼻。談到衰老,總以為遠得不得了;談到獨居老人,總以為是別人家的事。

其實,現在已有端倪——

我們的結婚率正在降低,離婚率逐年升高,生育率逐年降低。

可想而知,獨居的人,未來更多。

現在誰也不關心獨居老人。

可慢慢的,誰都會身體不中用、跟不上社會變化,一步步把自己逼到越來越窄的空間。

《楢山節考》最後,辰平把阿玲婆留在了楢山,明白大雪將很快把母親帶走。

望著茫茫大山,他和媳婦說:

我們到了七十歲,也一起進楢山吧

你健康,你壯年,你現在沒感覺。

但你有沒想過,從年輕到年邁,其實也不過三四十年。

衰老不是一個抽象的名詞,更不是遙不可及的對岸。

如果今天我們的社會、文化對獨居老人的現狀視而不見。

那明天,另一班人將對「獨居的我們」毫不在意地背過身去。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紀錄片在央視網和搜狐視頻都能看

編輯助理:請叫我的全名達聞西

微信搜索關註:Sir電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O電影 的精彩文章:

九月過去了,這部新片最被低估
罵著罵著不小心又追了三集
災難片變喜劇片,我雙手奉上五星

TAG:DO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