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性的弱點 盲從

人性的弱點 盲從

很多人都會盲目地追求大眾潮流,這是很多人都具有的心理特徵,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心靈陷阱。因為每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都是不同的,因此每個人的選擇方向也應該是不同的。因為盲從,我們往往喪失了自我,迷失了自我的個性,喪失了自我判斷力和自信心。

現在社會上有許多盲從的人:

盲從依附於他人,沒有自己的思想;

盲從跟隨別人起鬨,沒有自己的主見;

盲從人云亦云,沒有判斷事情真偽的能力。

群眾起鬨就是盲從;

全盤接收就是盲從;

隨波逐流就是盲從;

隨聲附和也是盲從;

跟著感覺妄念走就是盲從

甚至唯利是圖的「牆頭草」也是盲從

盲從,主要是由於自己懶于思考,當人們習慣盲從後,處事就會變得敷衍,其所帶來的後遺症,就是社會的落後,就是人民的媚外。盲從讓自己沒有分析善惡的能力,讓自己沒有表達喜好的勇氣,就如有的人在選擇學校、選擇就讀科系時,不是依著自己的興趣與專長,而是盲從於明星學校或熱門科室,而讓自己煩惱,終而學無所得。

黎明有話直說

今天之所以寫這樣一篇文章,以「盲從」作為中心點來討論,源於昨天有一個來訪者問我:「老師,我每天要看很多很有品質的公眾號,裡面有很多文章都非常好,講的很有道理,我看完之後能夠反思、反省,我覺得很不錯,可是當自己遇到問題的時候按照他們的方式去嘗試選擇或者作為指導意見去實施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我的生活好悲催,別人都是陽光燦爛,而我確實陰雨連綿」

這裡我要說的是,盲從不僅僅是行為上的跟隨,還有思想上的模仿,這是非常可怕的,當你放棄了原本的你,而走入迷戀他人的圈子裡去,剛開始你會覺得新鮮有趣,越往下走就越找不到目標和方向了,為什麼呢?因為生活在不斷地變化,而你以為她所說的那一點就是她生活的全部,而你卻忘了,有可能那一點也僅僅是她的感覺而已,並非現實,而你卻在自己的現實中運行他人的想像世界,這種思想上的盲從帶來的風險是巨大的,會讓你逐漸迷失了自我。畢竟別人的一切都是別人的,而不是你的,在你這裡根本不適用。而造成這樣的原因就是,你願意「拿來主義」而非「自行創造」,懶得想,懶得做最後就不會想不會做,只會「偷師模仿」而已。

另外一種情況,我們大家都知道,知識源於書籍,一直以來我看書從來不分類,看書看得很雜,手邊放著的書,拿來就看,無所謂喜不喜歡,有沒有趣,看的書多了,雜了,這些知識才會在你的腦海中形成一個綜合體系,根據你的個性與需要,及時客觀的給你提供你所需要的養分,而大多時候我們在選書的時候,只選擇同一類書,或者同一個作者的書,看書看得太偏就會給你的知識體系造成一種偏執的狀態,從而主導你的認知,與主旋律相悖,出現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夠客觀,而後大家就會覺得你三觀不正,難以交往。

之前很多朋友常常會問我,「老師,你最近在看什麼書,根據我的狀態,給我推薦幾本吧?」我也總是不知如何回復,而且我真的沒有什麼指導意見,或者不知道該從何處建議,因為我對您真的不了解,所以,多讀書,讀雜書,讀好書就可以了,勿需刻意選擇,除非你是為了增長某一方面的專業技能或者了解某一行業,否則還是綜合一點比較好。盲目迷戀,迷糊跟隨,別人看什麼你看什麼,廣告推薦什麼你買什麼,到最後你也就成了被消費的一類,自我價值實難體現,淪為「三無人員」,這裡的三無指的是「無思想,無立場,無自我」,想想看,失去了這些,你便同行屍走肉無異,人生又有什麼意義呢?

祝願一切都好!

NO°/1

wednesday,September 1,2017

致 最好時光中的你

盲從

不管我們處在何種階段,時時審視自我,時時反省自身,遇到問題的時候盡量保持客觀,談論問題時盡量保持冷靜,盡量避免盲目跟隨,如果實在沒有新穎的想法,可以不發表意見,等考慮成熟之後再表明觀點,這樣才能活出真實的樣子,收穫屬於自己的精彩

——黎明

GIF/1K

秦黎明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督導師(師資)

國家高級心理保健師

中國青少年心理協會行業推薦人物

中國(2017)青少年心理協會優秀個人

青島信誠和悅心理諮詢中心首席心理治療師

青島壹心公益發起人

青島電視台情感節目點評專家

2012年—2016年連續在心博會上被評為年度優秀心理諮詢師 最受歡迎心理諮詢師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

中國危機干預協會成員

青島壹心公益項目推廣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黎明心理 的精彩文章:

TAG:黎明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