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畢竟有些話,只該說給懂的人聽,才有意義

畢竟有些話,只該說給懂的人聽,才有意義

和公司同事去外地出差,事情辦完以後,我們開車來到停車場的出口處,一個帶著紅袖章的老人過來跟我們收費。

車停的時間不長,老人卻硬生生要收我們三十塊錢。

我不由得嘟囔了一句,你們的收費也實在太不合理了吧。

老人甩了我一眼,扭頭就把停車場的門關上,一個人晃悠的走進傳達室,隨手帶上了門。

表明了要做大爺,這是我的地方,你們都得聽我的。今天不交錢,你們休想把車開走。

我正想下車找他理論,同事卻適時制止了我,一聲不響地把停車費交了。

驅車離開之後,我向同事抱怨道:「明明他做錯了,為什麼要向他妥協退讓?誰怕誰呢!大不了就跟他耗下去唄。就算要交錢,也要讓他出示物價局的相關證明以後再交也不遲啊。」

同事笑了:「你啊,還是太年輕,遇見這種事情就不能死磕到底。明眼人就看出來,他這是在亂收費。可是為了這點錢都把時間耗這裡了,耽誤了接下來的時間安排,並不划算。」

多年以後,我依然記得同事當時跟我說過的這句話:

永遠不要和不同層次,認知不同的人爭辯,那是對自己的一種無益的損耗。

我的一個編輯朋友小飛跟我說過他的一個經歷。

今年回家過年,家裡有個親戚問他,一個月能掙多少?

誰知道親戚聽過以後,居然語帶數落地說:「你部是名牌大學畢業的么,怎麼還不如別人當工人的收入。」他還一個勁地搖頭感慨,讀書真是沒什麼用啊。

小飛跟我說,畢業的時候自己找到了一份文字編輯工作,他滿懷熱情地投了簡歷,最後也成功地被錄用了。

雖然這份工作的起步工資並不高,也經常需要加班,可是每天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東西,他感覺自己過得挺充實愉快的。

聽了親戚發酸的一番話,小飛真的想為自己爭辯一番,最後想了想,還是作罷。

小飛的親戚以「收入多少」來判斷一個人的價值,而小飛更加看重的是工作能否實現自己的價值能否滿足自己的興趣。

兩人認知水平的不同,決定了彼此很難聊到一塊去。

在那些根本不在同一層次的人,凡事都想爭個明白,其實不過是在自尋煩惱罷了。

同樣的,你和什麼層次的人爭辯,就註定了你將會淪為什麼樣子的人。

不是所有人都處於同一層次,當你在生活中遭受到不被理解時,先不要急著去爭個輸贏。你要清楚,並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你的解釋。

我們無法改變身邊人和我們價值觀不同的人,但慶幸的是,我們有選擇遠離他們的權利,不與他們作過多無謂的爭辯和糾纏,這就是對於自己最大的保護。

這並不意味著軟弱或退讓,而是當你耗盡了精力,卻難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認知差距。你最終會知道,最好的發聲方式,莫過於少和不同層次的人說話,做好自己。

知乎上有一句點贊很高的話 ——「你不可能用辯論擊敗無知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都希望通過自己的觀點去說服對方,用自己的價值觀去糾正他人。可是不同層次的人,導致他們對於同一件事情註定會有不同的認知方式。

對方並不會因為你說了什麼,而最終變成和你價值觀相同,認知相同的人。所以遇上問題時,更多的時候我們大都也只是各說各話,矛盾和意見不合的情況總是難以避免。

對於層次不同的人,我們不必刻意相融,也不必試圖去改變對方,只需待在各自的圈層內,結交一些認知相同、有著相同價值觀的人,這樣的人生,完全足矣。

畢竟有些話,只該說給懂的人聽,才有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嚮往de生活 的精彩文章:

TAG:嚮往de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