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學生消費調查 一個月多少生活費夠用?

大學生消費調查 一個月多少生活費夠用?

前段時間,浙江一位媽媽每月給1200元生活費卻被女兒懟問「是否是親生」一事引發熱議。

事情是這樣的

這位浙江義烏的媽媽在網上發布了一個帖子說,她的女兒在杭州讀大學,她每月給女兒1200塊錢的伙食費,購物的費用另外再給錢,但是讀大學的女兒嫌少,表示同學的生活費是她的好幾倍,並反問自己「是不是親生的」。這位母親只好上網求助,問網友該給孩子多少生活費合適。

廣大網友紛紛說出自己看法

在鄭州,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得多少錢才夠花呢?這錢都花到哪兒去了?記者在鄭州大學、鄭州輕工業學院等多所高校進行了走訪調查。

一般來說,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中,一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是餐飲消費,其次就是通訊、購物和娛樂等方面的支出。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大部分學生表示,父母給的生活費基本夠花,那些有攢錢習慣的人還會略有結餘。

鄭州大學生

下了一個軟體 每天花多少記下來 然後統計一下 我剛開學卡裡面就是一兩萬然後用了一年之後 還是一兩萬 不知道為啥

鄭州大學生

一個月會剩點 就是慢慢慢慢的存起來 不過這四五個月能剩挺多的

另外,也有一部分學生表示,除了日常的基本消費之外,他們還要在學習、社交、娛樂等方面投入,由於需要花錢的地方比較多,就會經常出現生活費不夠花的情況。任女士的孩子在山東上大學,她每個月會給孩子打2000元生活費,擔心孩子不夠花,在買衣服和回家路費上,某女士還會另外給錢,即便這樣,孩子的生活費還是「月月光」。

大學生家長 任女士

他(孩子)看著有錢 他就是想著我買這買那 比較方便一點兒 不知不覺又把錢花完了 花完了還得要啊 不能不吃飯吧 還得給家長要

教育專家表示,大學生是一個相對特殊的消費群體,他們的消費支出主要來自於父母的供給,大學生消費觀念的形成,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究竟給子女多少生活費算合適,並沒有標準答案,要因人而異,因地而異。

鄭州師範學院傳播學院團總支書記 謝振華

現在的大學生消費 基本上可以形成一個橄欖球的理論模型中間這些絕大部分的消費來說 還是比較量入為出 比較理性的兩頭呢 極端的兩頭 一方面來自家庭貧困的極端節約另外一個極端 為了攀比 獲得自己虛榮心不斷向父母要 或網路借貸去購買一些名牌的產品比如蘋果手機 這些最新的東西我們以現代的眼光來看待大學生消費還是要以分類的思想不同的家庭 來自不同地區以及個人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消費觀念也是不同的

【大學生消費調查】

每個人的消費習慣不同,每個地方的物價水平也不一樣,因而生活費多少錢?不存在夠不夠的問題,主要得看你怎麼花?那麼,大學生應該怎樣利用好這筆生活費了?接著往下看。

路勝利是鄭州師範學院的一名大三學生,由於家裡的經濟條件一般,為了替父母減輕負擔,今年暑假期間他沒有回家休息,而是在鄭州的一家商貿公司打工,暑假掙的4000多塊錢,正好夠他這個學期的生活費。

大學生 路勝利

上大學之後就是不好意思給家裡要錢 作為男生的話要有擔當 要有責任心要有獨立的意識 我一方面來豐富自己的經歷 另一方面也能夠更好的認識社會

和路勝利一樣,作為學妹的鄒苗苗,在今年暑假也選擇了打工的方式來掙生活費,她認為,這樣做不僅能給家裡減輕負擔,還可以鍛煉自己,另外,這種自己掙錢自己花的方式,也讓她很有成就感。

大學生 鄒苗苗

我的消費觀就是 有特別喜歡的東西了 先看看錢夠不夠 如果夠了就買如果喜歡沒有錢 那就只能先摸兩下 放在那過一段時間再買 我的消費觀就是 我有錢了就買 沒錢了就不買

針對大學裡,應該怎麼管理自己的生活費,教育專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鄭州師範學院傳播學院團總支書記 謝振華

我還是希望這些學生要量入為出理性消費 不必要的支出 還是要節儉一些另一方面 要有獨立思考的精神給自己的消費要有計劃性

教育專家認為,大學生消費觀念的形成,與家庭、學校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因此,家長和學校要努力引導和教育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培養他們正確理性的金錢觀念、消費觀念、理財意識。

鄭州師範學院傳播學院團總支書記 謝振華

(家長)給學生生活費的時候 一定要和學生充分的溝通了解這個學生所在地區的消費水平所在學校的消費水平 給他定出一個標準讓他(孩子)知道合理的消費有計劃的消費學校要引導學生進行一些理性消費的教育特別是防止校園貸這些不良現象在學校的蔓延還有就是教育學生減少一些虛榮心和攀比心理要正常的度完自己的大學生活

或許您還想看看這些

hntv新聞365

騰訊視頻搜索:新聞36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南電視台新聞365 的精彩文章:

約談33家客貨運企業 9家企業被重點曝光
過去一周有哪些熱點新聞?本周幫你盤點!
安陽7·19洪災一周年回訪
大數據告訴你,河南跟你想的不一樣!

TAG:河南電視台新聞3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