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京津冀五體書法三十家提名展

京津冀五體書法三十家提名展

中國書畫藝術共享與傳播平台

傳承經典丨展現當代丨關注市場

崔寒柏,1963年生於天津。1987年畢業於天津醫科大學。1993年赴美國學習、工作,2006年1月歸國,2009年被聘入天津中醫藥大學任職教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津市書法家協會理事、創作與評審委員會委員,蘭州大學書法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天津財經大學兼職教授,中南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曾為美國炎黃藝術家協會副會長、美國蘭亭筆會秘書長。

1966年習書,1976年師從天津美術學院院長高鏡明教授、天津大學王學仲教授,同年師從徐嘏齡學習篆刻、龔望學習隸書,2011年師從霍春陽先生。曾被天津師範大學聘為書法教師教授書法課程。數十次在報刊雜誌上發表書法作品及藝術理論文章,論文曾在天津青年書法創作論壇中獲獎。作品入選、被邀國家級大展四十餘次,十餘次獲獎。其中獲首屆全國大學生比賽一等獎;入展第四、八屆「國展」,第五屆「蘭亭展」;獲首屆翁同龢獎最高獎、全國第二屆冊頁展最高獎、全國首屆楷書展最高獎。

自2003年起,受邀於中國書法家論壇、中國書法網、中國書法論壇開設名家專欄,並在書法網站上陸續寫出書法評論、技法闡述、美學探索計二十餘萬字;2008年江蘇教育出版社邀請著錄《中國古代書法名帖技法解析系列——蘇軾楷書行書》光碟。

重新認識楷書

崔寒柏

明清時期官文的規範,催生了「館閣體」,那是一個突出規範而湮滅個性的書寫體系。到了當代,大字報不需要那麼規範,實用書法也沒有地方實用,連「館閣體」也沒有了。楷書的書寫緣由沒有了,就只剩下所謂的寫書法的基本功了。臨像了,好像楷書的功能就用完了,所以當代的楷書真是慘不忍睹。

因此,從明至今沒有一位可以與唐代大家相提並論的也就不足為奇了。

楷書作為基本功恐怕沒有什麼異議,但是怎樣才叫基本功紮實,很多人就誤解為臨寫楷書上來。臨像了就以為掌握了,進而就去寫其他字體去了。除非遇到什麼楷書展,所有寫楷書投稿的人,要麼是太接近於某家或者是任筆為體,總之是受累不討好,剩下一批老年大學的學員們像背課文一樣去哼哧哼哧地描工楷樣子,幾分鐘寫一個字,背下來以後高興地去投稿,卻被書協評委們一一斃掉。

還有一批書家終生在攻楷書,就像古時的經生那樣孜孜以求,大有坐穿冷板凳之勢,也不能獨闢蹊徑、別開生面。

細數鍾、王、顏、柳、歐、趙、虞、褚,好像楷字成氣者不多;加上小楷,文徵明、祝允明、王寵、黃道周、劉墉、弘一……不過爾爾;但行書則不然,名家輩出,風格迥異。

甚至有人竟稱,楷書的字體已經被前人寫光了,楷書是書法的起點也是書法的終點,就像大家常形容的那樣,小孩子要從躺著坐起來,老人要從坐著再永遠地躺下。

小兒的坐是為了立,為了行,為了跑做準備,這種坐很萌、很天真,完全是自然的形,一身的奶氣;到了老時的坐就很不一樣了,尚有精氣神的老人坐在那裡,雙目有神,一臉風霜,曾擔過千斤的雙肩,曾頂過千鈞的腰背,曾量過萬里的雙腿,無時不告訴人們他的經歷、他的蒼邁。

小兒的坐和立就是初寫字時的楷書,老年的坐和立就是成型了的楷書。

老人的一生經歷了多少思,多少行,多少苦,多少甜,多少情,多少醉,在書法中那就是悟,是寫,是生澀,是舒暢,是灌注,是陶冶……這些豐富的蘊涵烙印到了字中,這些迭宕的人生淡泊到了一個靜靜地站立或坐著的老人身上,我們看到了歲月留下的雕琢。這種面由心生,這種姿態豈是一個扮演者可以演得出來的?

當代提倡的「臨」就是在學習經典的字體,「創」就是在發揮性地扮演這些經典,演來演去,像與不像,都和產生原型的歷練無關,都在注重那演出以後的效果。包括著裝和架式,背的台詞,一招一式的演習,到頭來其造型的確要比原型更亮麗,但是原型的精氣神無法在演出中再現。藝術就像人生,很多打動人的地方不在表現上的亮麗動人,而恰恰是那些不盡完美樸實但耐人尋味的點滴,這種自然冒出來的精彩是不可能複製的靈魂。

「臨」—「創」在根上就斷了出大書家的念想,急功近利又滅了所有循序漸進的交互遞進的字體轉換,書法學習者一生就瞄準了寫字,使得蘊藉內涵成了無稽的空談。

一個坐在那裡或站在那裡的老人,保養得很好,好像不怎麼出門,也不怎麼關心任何事情,但只要出現了一幅沒有見過的、不知是哪個朝代被發掘出來的舊紙或碑拓,他的眼中會發出光來,老邁的身軀頓時呈現出年輕人的活力,抓起筆來逼肖地通臨了碑帖上的字,長長地鬆了一氣。

「這個世界上到今天為止,沒有一個碑帖我沒有逼肖地臨過了,包括日本的(碑帖)。」

把這種老人與古代的楷書大家放在一起,見不到絲毫的豪邁,只有攫取的眼神和自詡成功的得意。

作品欣賞

溫馨說明: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見諒!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或刪除。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我們發布的文章,敬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長按識別上方的二維碼關注我們

第一時間了解更多書畫藝術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成為神見證的供備
當代瓷器收藏價值
測試一下自己的酒後真言是什麼?
湯姆貓環遊世界
他們教出的弟子都那麼牛X,但江湖卻很少有他們的傳說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