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藥 | 道地藥材「浙八味」,原來是這幾味!(收藏)

中藥 | 道地藥材「浙八味」,原來是這幾味!(收藏)


?

學習人體各個穴位的相關知識和健康養生方法



浙江的道地藥材很多,但其中以「浙八味」最為有名。「浙八味」實際上是指

白朮、白芍、浙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參、筧麥冬、溫鬱金

這八味中藥材,由於其質量好、應用範圍廣及療效佳而為歷代醫家所推崇。




早在漢代著名醫學家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就有58處運用「浙八味」。明代著名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引宋代的《圖經本草》說:「白朮生杭、越。」可見「浙八味」早已馳名中外。北京同仁堂、上海雷允上、杭州胡慶余堂等一些名老藥店,都選購「浙八味」作配方用。 「浙八味」 在浙江的栽種已有悠久的歷史。




中藥「浙八味」屬浙江地區道地藥材,即在浙江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等諸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所形成的產地適宜、品種優良、產量高、炮製考究、療效突出且帶有地域性特點的中藥材。而所謂的「道地」既有相對性,又有絕對性,二者是辨證統一的,是經過歷史演變並在某一特定歷史階段下的經驗積累,具有最佳和穩定藥效的藥材生產基地。




第一味:浙貝母



浙貝母為百合科貝母屬,是多年生草本,因形如聚貝子,故名貝母。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浙貝母的鱗莖。




【別名】土貝母,象貝,浙貝、象貝母,大貝母。




【炮製】揀去雜質,清水稍浸,撈出,潤透後切厚片,晒乾。



【性味】味大苦,性寒。




【歸經】入手太陰、少陽,足陽明、厥陰。




【功用主治】清熱化痰,散結解毒。治風熱咳嗽,肺癰喉痹,瘰癧,瘡瘍腫毒。




【主要分布】主產地以鄞州、磐安、東陽、縉雲、定海等地為主。




第二味:白朮






白朮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叫冬術。浙江產的白朮個大,外觀黃亮,結實沉重,清香誘人,藥效顯著,是一味常用中藥,與人蔘齊名。




【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白朮的乾燥根莖。




【別名】冬白朮、冬術、浙術。




【性味】苦、甘,溫。




【歸經】歸脾、胃經。



【功能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




【主要分布】主要分布在四明山、天目山、天台山、括蒼山等山脈的33個市(縣)。其中新昌、嵊州、東陽、磐安、天台等縣市所產稱「浙東白朮」,杭州、臨安、餘杭所產稱「杭白朮」。




第三味:元胡(延胡索)




元胡是罌粟科多年生草本,也叫延胡索、玄胡、玄胡索。元胡味辛、苦,性溫,有活血散瘀、行氣止痛的功效,是一味常用的鎮痛中藥。




【來源】本品為罌粟科植物延胡索的乾燥塊莖。




【別名】延胡、延胡索、玄胡索、元胡、元胡索。



【性味】辛、苦,溫。




【歸經】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功能主治活血,利氣,止痛。用於胸脅、脘腹疼痛,經閉痛經,產後瘀阻,跌扑腫痛。




【主要分布】產區主要分布在東陽、磐安、縉雲、永康等市(縣)。



第四味:玄參





玄參為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叫浙玄參、元參、烏玄參。浙江玄參,質堅性糯,皮細肉黑、枝條肥壯,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的功效。




【來源】該品為雙子葉植物玄參科玄參的乾燥根。




【別名】元參、浙玄參、黑參、烏元參。




【性味】味甘、苦、咸; 性微寒。




【歸經】歸肺,胃,腎經。




【功效主治】涼血滋陰,瀉火解毒。用於熱病傷陰,舌絳煩渴,溫毒發斑,津傷便秘,骨蒸勞嗽,目赤,咽痛,瘰癘,白喉,癰腫瘡毒。




【主要分布】產區主要分布在磐安、天台、東陽。




第五味:白芍







白芍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芍藥。白芍常冠以產地名稱,由於古代杭州產的白芍頗有聲譽,所以浙江產的白芍統稱杭白芍。杭白芍粗直而長,兩端等大整齊、體重、堅實、粉性足。




【來源】本品為毛茛科植物芍藥的乾燥根。




【別名】白芍藥、金芍藥、芍藥。




【性味】苦;酸;微寒。




【歸經】肝;脾經。




【功能主治】養血和營;緩急止痛;斂陰平肝。主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崩漏;自汗;盜汗;脅肋脘腹疼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




【主要分布】主要分布在東陽、磐安、縉雲等22個市縣。




第六味:杭白菊





杭白菊是菊花的一種,為菊科植物。杭白菊味具有疏風清熱、平肝明目、解毒消腫的功效。除入葯外,還可用以釀酒泡茶、製作飲料。清朝時曾作為御用上品藥材,稱為「貢菊」。




【別名】甘菊、白菊花、茶菊、葯菊。




【性味】辛、甘、苦,微寒。




【歸經】歸肺、肝經。




【功能主治】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




【主要分布】主產於桐鄉、蘭溪、淳安等地。




第七味:浙麥冬







浙麥冬為百合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別名麥門冬、寸麥冬。浙江麥冬素以「寸冬」聞名。




【來源】該品為百合科植物麥冬(沿階草)的乾燥塊根。




【別名】杭麥冬、麥門冬、筧麥冬、寸冬。




【性味】甘、微苦,微寒。




【歸經】歸心、肺、胃經。




【功能主治】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於肺燥乾咳,陰虛癆嗽,喉痹咽痛,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




【主要分布】主要分布在浙江餘姚、杭州、慈溪、蕭山、三門等地。




第八味:溫鬱金



溫鬱金為姜科薑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叫玉金、薑黃子、黃姜,溫鬱金性辛、苦,性寒,具有活血止痛、行氣解郁、清心涼血、疏肝利膽的功效。




【來源】本品為姜科植物溫鬱金、薑黃、廣西莪術、或蓬莪術的乾燥塊根。




【別名】玉金、薑黃子、黃姜。




【性味】辛、苦,性寒。




【歸經】歸肝、心、肺經。




【功能主治】行氣化瘀,清心解郁,利膽退黃。用於經閉痛經,胸腹脹痛、刺痛,熱病神昏,癲癇發狂,黃疸尿赤。




【主要分布】主產於瑞安、樂清、永嘉等地。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小淇(微信號:1355491207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刮痧拔罐艾灸圖解 的精彩文章:

養身 | 口淡、口苦、口酸、口咸,你的身體該這樣調理!
好物推薦|女人醒醒吧,別讓宮寒痛經偷走了你的健康和美麗!
中醫 | 腰痛、過敏、痛經……國醫大師如何用藥?
艾灸 | 艾灸後為什麼皮膚髮癢出水泡?真相驚人……
我們又晚一步?韓國拍電視劇,宣傳中醫……世界各國都在瘋搶中醫!

TAG:刮痧拔罐艾灸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