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這群15歲就會結婚的女孩,一邊撿垃圾一邊踢球,竟連續三年勇奪世界冠軍

這群15歲就會結婚的女孩,一邊撿垃圾一邊踢球,竟連續三年勇奪世界冠軍



洞見

(DJ00123987)

——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數百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免費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度公子


來源:一日一度

(ID: yryd115)




01




2017年8月19日,


「哥德杯中國」世界青少年足球賽,


海南瓊中女足七戰全勝,一球未丟,


再一次獲得U14女子組冠軍。


自2015年橫空出世以來,


她們連續3年將3座冠軍獎盃捧回海南。


在有著「小世界盃」之稱的哥德杯戰場上,


這群女孩兒佔據了不可撼動的霸主地位。



而在這連續三年的冠軍背後,


是一個類似《摔跤吧!爸爸》的故事:



女孩兒們來自大山深處的國家貧困縣,

她們原本的人生軌跡,應該是外出打工,


或者十五六歲就嫁作他人婦,生兒育女,


但因為一個壯志未酬的外來男子,


一個把自己夢想「搞砸了」的人的到來,


她們的人生,從此開了另一扇門…




02




2005年底,肖山接到一個電話,

那是恩師谷中聲從海南打來的:


「你來我這邊,我們拉一支足球隊起來吧!」


當時肖山正在一傢俱樂部執教,月薪數萬,


對於這樣的邀請,他很難迅速做出判斷,


直到對方說:「這麼多年了,

中國足球始終上不去,


就是願意吃苦的人太少,你過來吧,


我們一起做點兒有夢想的事。」


聽見「夢想」這兩個字,


肖山突然感到一陣刺痛。


肖山


肖山從小在山西省體委大院長大,


7歲開始練足球,後來成為省隊主力。


趕上中國職業足球聯賽紅火時期的他,


加入了當時的一支甲B球隊,


那是他職業生涯最輝煌的一段時期,


一度讓他燃起進入國家隊的希望。


然而,在高收入和眾多誘惑面前,


20多歲的肖山一步一步迷失方向,


「不知珍惜,泡吧、喝酒,慢慢就荒廢了。」


28歲,本該是球員的黃金年齡,


肖山卻因身體原因不得不選擇退役。


那之後,他開過飯館,做過產品代理,


四處奔忙,可總覺得心頭空落落的:



「也掙了點錢,見了些世面,但回過頭來一想,過得沒一點意思和色彩。」


舍不下足球的他,最終自費進修,


成為了一名足球教練。



年輕時,肖山就是個很乾脆的人,


他有機會在喝茶看報的清閑單位工作,


為了能到其他球隊,卻不顧領導威脅,


不要體制、身份、工資的保障,


一天之內,直接從單位出走。


接到恩師電話後不久,他做出了決定:


「既然有這樣一次機會,那就去!」


在內地,水平高、能力強、


資歷比肖山老的教練一大把。


要說有人請他帶一隻省級隊伍,


那是一輩子都不可能的事。


但如果能在海南開拓一片天,


也許能延續自己的足球夢想。


而當時的肖山完全沒想到,


海南瓊中會窮成那樣

.......




03




瓊中地處海南島中部,


是一個國家級的貧困縣,


在海南,流傳著一個說法,


叫做一瓊二白三保亭,


是說瓊中、白沙、保亭三地特困,


而瓊中更是特困中的特困。


直到2016年,瓊中縣的農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9713元,


10年前更是窮到難以想像的地步:



「整個縣城就一個紅綠燈,一條街,


街上連一輛計程車都看不見,


想吃碗面都沒地方。」



1992年退休後,


谷中聲便來到海南海口,


試圖組建一支少年足球隊。


可是城裡的孩子太過嬌氣,


根本達不到他理想中的效果。


偶然一次機會,他聽說了瓊中,


發現住在這一座座大山裡的女孩兒,


要麼小學畢業後留在家裡,


幫助父母割膠、種甘蔗,


要麼就是在十五六歲時匆忙嫁掉。


她們大多數一生過著封閉的生活,


生長在海南,卻從未走出大山,


以至於一輩子連海都沒看見過。


但和當地人接觸得久了,谷中聲發現:


這些人生看不到希望的黎族姑娘,


骨子裡有著同齡人少有的堅韌。



「能培養出一兩個國家隊隊員,


也算圓了自己的一個夢吧。」


球員時代沒能進國家隊,


一直是肖山心裡最大的遺憾。


面對貧困到極點的瓊中縣,


肖山最終選擇了留下,放手一搏。


為了挑選隊員,肖山開著一輛破車,


跑遍了瓊中下屬的30多個中小學。


很快,他發現女孩兒們個子都不高,


但因為從生下來就在山裡跑動,


四肢協調,靈敏,爬樹比猴子還要快,


「大自然就是她們最好的教練。」



組隊3個月時的合照


面對這個外來的男人,


瓊中縣的大人們並不感冒,


當被問到是否願意讓女兒踢球時,


家長們的第一反應是:


「管吃住不?要不要花錢?」


在這個重男輕女極其嚴重的地方,


家長並不關心踢球會給女兒帶來什麼,


也不奢求這項運動會改變她們的人生,


當知道進隊吃、住、穿不花錢時,


有的家長問:「還有個小女兒,


你們要不要也一起帶走?」


2006年2月15日。


肖山從山區初選的300個女孩里,


挑選出了瓊中女足的第一批隊員,


一共24人,平均13歲。


一個勵志電影般的熱血故事,


就從這一天拉開了序幕


.......


04




人是已經湊夠了,


困難是一個接著一個。


這群來自大山深處的姑娘,


對足球的認知幾乎為零。


肖山問她們:「知道什麼是足球嗎?」


一個姑娘說:「長得跟排球一樣,


只是排球用手,足球拿腳踢。」


還記得正式訓練的一天早上,


起床後,女孩們在宿舍打扮半天,


用球衣、護腕、護膝全副武裝,


一個個喜笑顏開地來到操場上。


肖山看了,一下子火冒三丈:


「跑個步你們穿成這樣幹什麼!」


最後,一個女孩兒小聲地說:


「我們從沒穿過這麼好的衣服。」



足球基礎差也就罷了,


最讓肖山感到一絲無望的,


是整個項目只有10萬塊資金支持。


在當時,一個正常運動員,


每天伙食上的補助不能少於35元,


這樣才能滿足大量運動的體力需求。


可是瓊中女足隊員一天的補助才5塊錢,


「孩子們每天從食堂吃完飯出來,


還沒走到宿舍,人就又開始餓了。」


想來想去,肖山只好向學校申請一塊荒地,


在訓練結束後,帶著姑娘們開荒,


親手種上豆角、茄子和蘿蔔。


球隊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誰訓練最刻苦,第二天的早餐中,


可以得到一個煮雞蛋。



儘管條件如此艱苦,


姑娘們還是堅持了下來。


回憶頭三個月的基礎訓練,


簡直就是「一場噩夢」:


早晨5點半,圍著操場跑4000米,


然後顛球,熟悉球性;


下午4點,進行運球等基本動作練習,


結束後還要在4分鐘內跑完800米。


每天練足5個小時,天天如此。


許多姑娘們邊跑邊吐,邊跑邊哭,


哭完了吐完了,咬咬牙,爬起來,接著跑。


即便是在瓢潑大雨中訓練,


面對電閃雷鳴,也不曾有人懈怠退縮。


三個月後,這群啥也不懂的姑娘們,


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每人每次顛球至少200個,


連續頭頂球平均超過50次。


12分鐘耐力跑,全部在3000米以上。



女孩兒們之所以如此拚命,


是因為她們清楚地認識到:


如果能夠踢出成績,


就意味著可以踢出未來。


對於接下來的人生,


她們可以多一份選擇,


不用一輩子困在大山裡,


或者十幾歲就結婚生子。


在每一個揮汗如雨的日子裡,


她們都看到夢想在閃閃發光。




05




肖山到瓊中後不久,


妻子吳小麗也跟著來了。


吳小麗原是一名跳高運動員,


得知丈夫要到瓊中做女足教練時,


覺得他的決定太衝動了:


「放著好端端的職業教練不做,


跑來做業餘球隊的女足教練,圖什麼?」


可看到丈夫將全部心思放在隊伍上,


整個人一下子瘦了40多斤,


吳小麗感到無比心疼。



那幾個月,吳小麗來到瓊中,


看姑娘們訓練,做飯給她們吃,


接觸次數越多,對她們的處境,


也有了越發深入的認識,


無數次被她們的拼搏精神所感動。


在考慮到丈夫需要一個人照顧後,


她辭掉了中藥公司穩定的工作,


成為瓊中女足球的「萬能管家」,


她既是廚師,又是生活老師,


既是助理教練,又是知心阿姨。


幫姑娘們撐鞋、補襪、疏導心理,


也想盡辦法幫她們改善生活。



去市場買牛骨頭,


連肉都沒有的牛腿骨,10塊錢,


吳小麗就給攤主講隊員們的不易,


講了幾次後,一根牛骨降到了5塊錢。


隊里沒有隊醫,醫療條件保證不了,


孩子們摔傷或是扭到了,


吳小麗就騎著摩托車,上山采草藥,


採回來搗爛,敷在受傷的地方。


隊員們的訓練鞋是最普通的布鞋,


泡在泥漿雨水裡,一個周就爛了。


跑著跑著,腳丫子都跑出來了,


只能把腳趾頭塞進去,繼續訓練。


這樣的鞋,隊員們都捨不得扔,


吳小麗便親手給孩子們補鞋。


實在補不了的,左右腳能湊,


就湊出一雙鞋繼續穿。



女孩兒們在訓練場上揮灑汗水,


朝著既定目標往前奔跑時,


她們還沒有完全意識到,


自己的處境究竟有多麼艱難。


當時,球隊的支持資金越來越少,


照著這樣玩兒命的訓練方式耗下去,


姑娘們的身體也撐不了多久。


最要命的是,縣上有了風言風語,


有人說肖山是個騙子,來騙錢的,


有人指責他把姑娘們「當猴耍」。


面對如此「惡劣」的大環境,


肖山內心深處產生了一絲動搖。


越來越現實的問題也擺在他的面前:



比起俱樂部數萬元的薪水,


1000元的工資令人感到不安,


而妻子根本沒有編製,


一分錢收入都沒有…



壓力大得無法承受時,


肖山也曾有過想走的打算。


姑娘們得知這件事,面色凝重,


當初眼裡的光瞬間黯淡了下去。


恩師谷中聲知道條件太差,


沒有任何實際的東西能留住肖山,


他只告訴了愛徒一件事:



「如果你走了,她們就再也不會踢球,


這一生都不會跟足球發生聯繫了,


當初我通過足球,給她們畫了個大餅,


告訴她們只要踢下去,就能改變命運,


可現在她們很可能又要換下球衣,


一輩子留在封閉的大山裡。」


聽到這裡,肖山眼眶濕潤,


放下了手中正在打包的行李。




06




10萬塊錢很快花光了,


兩年的基礎訓練也結束了。


為了養活球隊的女孩兒們,


肖山和吳小麗四處想辦法籌錢,


實在不行,就拿自己積蓄墊上。


2008年,4個月的經費沒有到位,


女孩兒們為了維持球隊的開支,


甚至在訓練後出去撿垃圾。



出於好奇,


一些男子隊想跟女足打比賽。


肖山就跟他們談判:



「要比賽可以,但不論輸贏,


最後你們每個人少抽一包煙,


一對一幫助女孩們買布面的足球鞋。」


就像電影《摔跤吧!爸爸》里一樣,


一開始,女孩兒們找不到對手,


就跟縣城消防隊、媒體隊業餘選手較量。


姑娘們身材雖然都很瘦弱,


卻一次都沒有輸過,甚至贏過10:0。


一次又一次勝利給了她們極大信心。



然而,全國女足冬訓,


第一次與國內的同行碰頭時,


陌生強隊瞬間將她們打回了原型。


5場比賽里,全部告負,


甚至以0:7、0:8、0:9大比分落後。


三場比賽下來,姑娘們被打蒙了,


出遠門的興奮被慘敗沖得不見蹤影,


剩下的全是吃驚、傷心和羞愧。


去食堂吃飯,她們要麼選擇最早到,


要麼選擇最晚到,還不敢走正門,


低著頭進去,生怕被別的隊笑話。


最後一場球,賽前,肖山拿著兩袋咖啡去找對方教練求情,希望他們「給孩子們一點點自信心」。


最後,對方放水,讓瓊中女足進了球,


這讓孩子們看到一絲希望,


肖山的心裡卻一片苦澀。



其實,這樣的慘敗,


也早在肖山預料之中:


「輸得慘並不可怕,


重要的是,孩子們如何看待輸球。」


值得慶幸的是,回到瓊中後,


姑娘們訓練更為拚命,經常主動加練。


肖山哨子不停,姑娘就一直跑下去,


直到跑不動癱軟在球場。


顯然,姑娘們暗暗憋著一股勁。


她們曾偷偷找到吳小麗:


「你讓師父不要對我們失望,


我們一定會把輸掉的比賽都打回來!」




07




嘗到失敗的滋味後,


2008年整整一年,


全隊上下都掉了一層皮,


經常兩個月都不出一次校門。


風吹日晒,女孩兒們從不懈怠,


右腳練得動不了了,就練左腳,


有人練出嚴重的腰傷,有人練得腳踝骨折…


也正是在這一年的高壓狀態下,


2009年,全國青少年女足比賽,


瓊中女足拿到了銅牌。


獎牌從心態上解決了肖山的困境:


「這塊銅牌出現得太及時了,


否則我真的會馬上原地解散球隊,


如果不是這次有了一點成績,


不然絕對熬不到第五年。」



緊接著,瓊中女足獲得的成績,


是所有人當初都沒有預料到的:



2010年,全國青少年女足比賽第四名;


2011年,2位隊員進入國家女子中青集訓隊;


2012年,全國大學生女子足球錦標賽季軍。


2015年,在國內資格賽拿了第一之後,


瓊中女足第一次出國比賽。


坐了八九個小時的飛機落地後,


還沒調整時差,瘦小的姑娘們,


就站到了強壯的瑞典女足面前,


每次身體接觸,人都快被彈飛了,


但每個人都嚴格執行教練的戰術,


最後硬生生拼得一場勝利,


拿下了第一個世界冠軍!




08




從2005年到2017年,


肖山帶著大山裡一批又一批姑娘,


用汗水將瓊中女足澆灌成了大樹。


面對一次又一次榮譽,


肖山一直對前來採訪的人強調:



「冠軍並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能讓她們走出來,


如果她們能走出一個,


就能幫到更多個,走出這一代人,


那麼下一代人也就跟著出來了。」



事實上,肖山也做到了,


2011年夏天,6名女足一隊隊員,


憑藉練球獲得的國家一級運動員資格,


通過文化考試後,順利進入海南師範大學。


這樣的結果讓家長都難以置信,


對於一個大山裡的家庭來說,


女孩子能夠讀大學,無異於天方夜譚。


一個家長甚至給肖山打電話:


「肖教練,通知書是真的嗎?」


後兩年,女足大部分隊員通過考試,


進入了海南師範大學讀書,


踢球,最後真的改變了她們的命運,


把她們從窮山僻壤帶進了大學校園。


生活向這幫從大山裡走出的女孩子,


展示出它的豐富和無限的可能性。



在瓊中這樣的山區里,


早婚早育的風俗如海風般平常。


許多女孩的人生還沒有打開,


還沒來得及嘗試和收穫,


就只能嫁人照顧老公和孩子。


訓練沒幾年,隊員陳瑤回到家,


遇上小學六年級時要好的同學,


看她懷抱著哭鬧的孩子,


陳瑤問:「自己還是孩子,怎麼照顧孩子?


沒有經濟條件,又能給他什麼呢?」


同學沒有惱怒,只能無奈地說:


「已經這樣,沒辦法挽回了。」


師母吳小麗也覺得,通過訓練,


真正教給這些孩子的不止運動技能,


最重要的,是關於生命的態度:


「自主、自強、自立、自尊,


踢球以後,她們觀念會改變許多,


女性在社會上還有更多的選擇,


生活不止是孩子、老公和公婆。」



肖山說:



「有天分的,


可以在足球這條路上繼續前進;


無論以後踢不踢球,在她們的人生中,


有過這樣的經歷,全身心地熱愛一件東西,


為了夢想努力奮鬥,與團隊承擔和分享,


這會是完全不同的記憶,是人生的財富。」


曾有一個離開兩年的隊員,


在深圳做餐館服務生,睡過地下室,


最後經過自學,成了一名舞蹈教師。


她打電話告訴吳小麗說:


「每當最難的時候,我就想在球隊的日子,


那麼難都過來了,還有什麼不能克服呢?」



十年來,瓊中女足的故事,


打動了不知道多少人。


肖山和妻子的堅持、付出,


也不知感動了多少人。


幸運的是,這樣勵志的故事,


還會被肖山和更多女孩繼續寫下去。


還會有更多的大山裡的姑娘,


來到這支隊伍里,汲取寶貴的營養,


為自己的未來推開另一扇門。


那扇門並不能讓人生一勞永逸,


但可以告訴每一個開門的姑娘:


只要你對未來懷揣夢想和希望,


生活就不會被鐐銬所束縛,


腳步也不會被風雨所阻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洞見 的精彩文章:

這世界上,有個人千萬不能輕易原諒
馬雲、馬化騰、柳傳志,如果他們當年都遵循套路了……
請告訴孩子:不要在最能吃苦的年紀選擇安逸!「逼」自己優秀,然後驕傲地生活!
嫁給一個會生活的男人有多美妙?
寶貝,我盼你飛,又怕你飛

TAG:洞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