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把孩子當事業的媽媽,已經輸了

把孩子當事業的媽媽,已經輸了



文章 | Jenny喬  



01




驚聞朋友圈裡又多了一位全職媽媽,心裡不免咯噔了一下。



眾所周知,我一直覺得全職媽媽不是個明智的選擇。很多人覺得,全職媽媽的日子很爽,不用朝九晚五地上班打卡,不用看老闆臉色,不用和同事不時上演一出宮斗大戲。




可是,

你隨便問一個全職媽媽感覺怎麼樣,無論她們是心甘情願還是被逼無奈,得到的回復百分之百是同一個字:苦。




這幾年,身邊越來越多的女同事都陸續結婚生子。過去,我一直覺得女人一旦當了媽,基本上就沒什麼事業心了。



每天踩著下班鈴奔回家做飯,節假日想讓她們加班更是想都別想。




可是,我錯了,那些休完產假回來的女同事個個都成了女金剛。一細問,原來都怕自己丟了工作,不得不回家帶孩子。




每每說起休產假的日子,她們無不感嘆,和當媽比起來,上班實在太輕鬆了。



幾年前,一個女同事在一片反對聲中勇敢地辭了職,理由是任何人帶孩子她都不放心。




公婆的文化程度不高,保姆又鐵定不會盡心儘力,想來想去,必須親自上陣,才能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的確,她身上具備一個超級母親的標配,名校畢業,海龜學霸,智商、情商都是一流,詩詞歌賦,樣樣精通。



工作上,更是那種肯對自己下狠手的人,再難的項目,不眠不休也要啃下來,絕不輕易服輸。




學習都是觸類旁通的,就憑她工作上那股狠勁兒,所以我從沒懷疑過她當媽的能力。可人生常常事與願違,你手握一把好牌,卻打不贏一局比賽。




這些年,她完全沒有養兒為樂的愜意,笑容越來越少,白頭髮卻越來越多。孩子2歲的時候,得了一場肺炎,醫生說沒有生命危險,她卻自責了整整一個月,覺得是自己沒有照顧好女兒。



後來,女兒上了幼兒園,功課各種跟不上,她又加班加點地給她補課。為了讓女兒有學英語的環境,每年假期都帶女兒到國外生活。




可即便這麼認真努力,孩子還是沒有像她一樣光彩奪目,反而平凡得沒有一項拿得出手的才藝。




有一次,在街上遠遠看見她帶著女兒去上英語課,風風火火,依舊是那副雷厲風行的模樣,但看得出來,她再也沒有過去那種自信和得意。





02




小時候,社會教育我們,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職業。長大之後卻發現,那些把媽媽當做職業的女性大多過得並不好。因為事業和養育在本質上有著天壤之別。




事業上的成功需要具備很多要素,知識、能力、熱情、勤奮、努力。但這些要素每一個放在媽媽的角色里,都是毒藥。




生活里,很多媽媽變成怨婦的慘劇都是從把養孩子當成事業開始的。她們總是喜歡說,我花費了那麼多心血,孩子為什麼就是不成器。




講真,孩子是一塊璞玉,但媽媽卻不是工匠。無論你多麼用心打磨,他都不會變成你期待的模樣。




他只能成為他想成為的樣子。




與其說全職媽媽不是一種職業,不如說是一種心態。




有些女人即使沒有全職在家,也喜歡把孩子當作給自己長臉的唯一籌碼。你一定常聽人說,我這輩子最大的驕傲就是孩子。




說實話,每次聽到這句話,我都在想,這樣的家庭里,孩子的日子又過得怎麼樣呢?






03




我在美國念書的時候,有一個朋友,上高中就來了美國,媽媽為了她,賣掉了一套房,辭掉了薪資相當不錯的工作,來美國陪她讀書。




活像《北京遇上西雅圖》裡面王倩演的浩浩媽。一落千丈的江湖地位,讓兒子成了她唯一的指望。




我這個同學也很懂事,一路高歌猛進,在常春藤拼了很多年。他沒有像電影里的浩浩一樣變成一個自閉抑鬱的孩子,相反他陽光得不得了。




直到畢業前的那一次律考失敗,他離名利雙收的美國律師只差一步之遙的時候,被阻擋在了門外。




其實,

每年都有不少人會敗給這場考試,頂多再等半年的時間,但他卻像天塌了一樣一蹶不振。




有一段日子,他定期去看心理醫生。偶爾會說起,每次一想起媽媽期盼的眼神和這麼多年的付出,他心裡的愧疚就排山倒海般襲來。那種無力回報父母的感覺,我懂。




但讓我驚訝的是他媽媽是個非常堅強的女人,但堅強反而培養出了脆弱。






04




或許,當孩子發現母親的成就始終和自己有關的時候,他反而會膽怯,會經不起挫折。




媽媽這種角色真的不適合全情投入,否則你就容易愛得很苦,難以把握分寸,更難得體的退出。




英國心理學家唐納德?威尼康特曾經提出過一個「足夠好母親」的概念,媽媽無需完美,只需要恰到好處。




他說:「足夠好的母親,在開始的時候幾乎完全適應她的嬰兒的需要,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她逐漸地適應得越來越少,並根據嬰兒逐漸增長的能力來應對她的失敗。」 




說得多好。




母愛註定是一場挫敗,每一個母親都無法避免要面對與孩子的分離。




唯有一種人能坦然接納這種挫敗,那就是領悟到當媽這件事本身是一場自我修鍊。所有的養育和教導都不是為了造就一個怎樣的子女,而是幫助你更深刻地體驗生命而已。




我曾經問過一個待產還在開電話會的女同事,生孩子這麼大的事,何必要再這麼拚命。她頭慢悠悠地抬起頭來反問我:「哪件事不重要呢?」




是啊,媽媽不過是一個女人一生中所要扮演的眾多角色中的一個而已,如果你太投入,就很難齣戲。




想來,一個好媽媽應該是孩子的擺渡人,把孩子平穩地從小家渡到一個更大的世界。




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媽媽,培養出很多優秀的孩子。但是,一個成功的女人從不把孩子的成績當作自己一輩子的榮耀。




當媽本身是一場自我修鍊,孩子再好,也撐不起你全部的人生。所以,把養孩子當成事業,你就輸了。




作者簡介:Jenny喬,八零後一朵小花,自由撰稿人,煲走心的雞湯,寫溫情的故事。理性成功、感性成長,微信公眾號:Jenny喬。本文來源有書(ID:youshucc),授權轉載請聯繫微信號:youshuzhubian。




什麼樣的愛是適度的?怎樣的態度對待孩子才不會帶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情緒影響甚大。在此我為您推薦

田先老師的專題課程《父母情緒管理:少點脾氣多點愛,培養平和自信的孩子》。



課程內容




課程1:情緒到底是什麼?

90%

的人都理解錯了!


課程2:你為什麼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


課程3:如何

4

步輕鬆控制你的負面情緒?


課程4:

3

大法則練就陽光心態,幸福就在一念間!


課程5:掌握

2

項身心平衡修鍊秘技,讓你越活越自在!


課程6:當孩子有負面情緒的時候,父母該怎麼辦?


老師簡介



田先

 老師



「中國式精英教育」體系創始人


知名情緒管理專家、少兒教育專家


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特聘專家


北大公學教育研究院/北京市婦聯特聘專家


中國教育學會「小學生傳統文化素質狀況調查研究」課題組專家




每周微課 

∣ 

專業的媽媽學習成長平台

關注我們,每天朗讀,每周聽微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周微課 的精彩文章:

兒童財商管理:讓你的孩子擁有頂級的財富思維
朗讀者 | 江山是銀,母親是金
新學期奧巴馬寫給女兒的信:停止在做的17事情(深度好文,雙語珍藏版)
朗讀者 | 他的媽媽也愛我

TAG:每周微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