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代戰神僅憑名字就可嚇退敵軍,一人屠一國,史書卻鮮有記載

一代戰神僅憑名字就可嚇退敵軍,一人屠一國,史書卻鮮有記載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戰爭從古至今從未停歇。我國悠悠五千年歷史,同樣也是人傑輩出,其中不乏征戰四方的大將。例如,行軍有素的蒙恬、百戰不殆的王翦、身先士卒的霍去病、令敵人聞風喪膽的衛青、精忠報國的岳飛、攻無不克的戚繼光等著名將領捍衛國家尊嚴,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今天我們談論一位令來犯之敵談虎色變的千古名將——薛仁貴。

說到這個名字,相信大多數人對其的了解都是通過影視作品或者小說。小說往往誇大其詞,電視劇常常歪曲事實,歷史上的薛仁貴驍勇善戰,卻有一些不為人知的陋習。他是唐朝初期的著名將領,在未被李世民賞識之前,薛仁貴不過是一個飯量異於常人、空有蠻力的布衣百姓。身懷神力的他一直希望可以大展宏圖,在戰場上一展拳腳。為了光宗耀祖,出人頭地,他曾將自家的祖墳東挪西遷,由此可見其並不如電視劇中所演的那樣睿智機敏,不圖利益。

當然,薛仁貴的成名之路離不開他的妻子的點撥。在其三十歲時,唐朝皇帝御駕親征,卻在遼東頻頻失利,一時無措,廣納賢才。薛仁貴的妻子讓其抓住機遇,前去試試,希望他可以闖出一番天地。薛仁貴恍然大悟,與妻子告別,踏上征途。正是這一試,讓薛仁貴名聲大噪。他在戰場上以一敵百,衝鋒陷陣,宛如戰神下凡。這一路上攻城拔寨,一下子將高句麗幾十座城池收入囊中。這一戰令高句麗舉國上下見到他後心驚膽戰,不知所措。只是這樣的戰績卻被皇帝歸在了另一位將領頭上。

薛仁貴在戰場上的行事風格可以與殺神白起相提並論,曾經有一個蠻荒部落侵擾唐朝。他率軍征服,並活埋了二十萬敵軍。這樣的做法可謂是慘無人道的,因此這也導致薛仁貴在朝中的人氣並不高,在敵人眼中如同魔鬼。

時間匆匆,薛仁貴轉眼年事已高,但六十八歲的他仍然嚮往戰場。有一次,他率軍出征,遭遇突厥軍隊的襲擊。突厥首領問他是何人,他不疾不徐地說出薛仁貴三個字。這一下讓突厥首領慌了神,趕忙下馬跪拜,懇請其恕罪。這一切都源於薛仁貴曾經大敗突厥,並乘勝追擊了幾十里。

作為唐朝戰功累累的將領,薛仁貴為捍衛領土主權貢獻了卓越的力量,這一點與漢朝名將霍去病有些相似。只是薛仁貴縱容手下滋事鬧事,做事毫無章法,心狠手辣,即使他才華橫溢,也難得他人喜歡,因此歷史上對他的記載少之又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州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期氣焰囂張的日本為何現如今懼怕美俄,其實原因很簡單
一位民族英雄,被凌遲3543刀,一家族為他守墓17代387年
柴榮收復燕雲十六州,碾壓契丹,可是聽說這個地名,得病而死!
趙匡胤的上司郭威,稱帝方式與「陳橋兵變」一樣,不過他名聲更好
李離自刑!從這個故事看,中國古代為什麼沒有完整的法律體系?

TAG:九州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