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養12卷這12年之所見所聞所感:關於十二卷的繁殖!

養12卷這12年之所見所聞所感:關於十二卷的繁殖!

感謝作者【小王】的原創授權分享

來源:仙珍圜

編輯整理:百科君

坐標:天津

繼續昨天的話題《養12卷這12年之所見所聞所感(上)》說說十二卷的繁殖,大家都知道,多肉及12卷的繁殖方法有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兩種

先說說有性繁殖,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植物開花--授粉--結子--播種來獲得下一代植物,這個過程相對其它方法是漫長的,但也是穩定的。還有就是通過不同品種之間的雜交而獲得新的品種,這個過程由於其不可預見性更加充滿樂趣、驚喜和值得期待。

再有就是通過選取兩株特定的親本做定向的雜交培育,例如取母本大型的個體、父本的複雜或特別的紋路進行雜交、育種,成功後播種,待小苗反映出特性在進行選拔,但幾率也是未知的,1000粒種子出來有價值的個體也許幾個、幾十個或幾百個,這就要看人品和運氣了,哈哈。但這些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時間就是金錢的今天,尤其在我國卻為商家所不取不屑,不過幸好還有如黑皮哥、張彬、douhao、朱龍喜老師等等一些知名和不知名的的朋友純粹為了興趣愛好默默無聞的在做........

朋友幾年前就對我說自己搞搞雜交育種,一來我人很懶,加上沒時間家裡沒啥地方一直沒有做。去年偶爾有點空閑,幾個不同品種康平同時開花,胡亂受了粉,沒有準確的記錄,但肯定全部是康平,同批苗之間生長速度特性很不一樣,和母本差別也很大,說明雜交的東西子一代和父母本不一定相同。壽類還好,玉扇萬象等一些追求窗面紋路的東西更甚,所以大家購買實生小苗要看實物,看親本的意義不是很大。種子同樣的道理 。更不要說一些父本或母本不清楚的東西了。正本清源,正本清源,不要最後都不知道自己在種的是什麼東西了。

去年康平雜交

再有就是無性繁殖了,毫不誇張的說這項技術已經被國人發揮的淋漓盡致到極限了,引進一個植物馬上進行根插、截頂、插葉做到一物四用,物盡其用應該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遠超歐美及日本。

現在看到一顆基本成型的植物,我們的第一印象不是感嘆它的完美、標準、條件反射般直覺就是疑問:怎麼還不砍頭?不葉插??好像這東西本身就是為了繁殖而存在,要是授粉還好,起碼它快樂過了,可這繁殖是無性的,呵呵,對植物本身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哀?

下面這個小苗是幾年前朋友朋友送的,幾年的時間(對有的人來說是漫長的)長成成株,其間至少可以幾次的砍頭、插葉,創造一些經濟價值(本人房貸還款中、兒子幼兒園中、老婆失業中),同時又為我國的多肉普及做出點貢獻,可是,你永遠不會看到這樣的成株(就算成株的話)。

幾年前~~~~~

然後~~~~~~

如今~~~~~~

上面廢話一堆,現在具體說下無性繁殖。無性繁殖包括由側芽、切頂、葉插、根插和組織培養等方法來獲得新的植株,嚴格的說,這樣獲得的植株不能算作母本的子一代,這個過程基本可以延續母本的明顯外部特徵但也可能返祖,基本不會產生創新或變異(組培的除外)。

側芽,顧名思義就是常規手法養殖到一定的年限,植物在葉腋間或者葉基部生成小的植株,不脫離母體情況下,生長較快,基本繼承母本一切特徵,母本越是成熟,出芽特徵反應越是明顯。相反越是早期出現的側芽,對母本特徵不能即時顯現,要待繼續生長。一些非常規高科技強制技術獲得的側芽我沒有實踐不做評論。

成熟期出的側芽,再小紋路也應該顯現

更小的

雪國早期下芽,一年後紋路初現

葉插、根插,G大Orion 曾發文說明:大部分12葉插是能保持母本特性的,但是不是全部,內容比較詳細,再補充一點就是12葉插是大部分能保持那片葉子的特性,尤其玉扇萬象類強調其葉截面紋路的東西,每個葉子紋路不同,葉插出苗後所反映的特性也不同。使用早期紋路稀疏的葉子和成年期紋路濃密的葉子扦插出的苗是不同的,一般用來葉插的都是外圍的老葉,而不會使用裡面紋路明顯的新葉,有一種例外就是切頂後使用頭上的新葉。根插也沒有實踐不便評說。

至於切頂後殘留的基部強制出的側芽也基本繼承母本特徵,由於根系強大旺盛,側芽甚至特徵更加顯著,後期生長減弱之母本相同(也限於未經激素等藥物處理正常的切頂繁殖)。

切頂後萌發側芽堪比天使了吧

其實就一淚珠

再有就是組培,組培從理論上說應該是完全遺傳母本的性狀,它相當於快速大量的葉插和側芽繁殖,但是前面剛剛說了葉插並不能完全的保持母本特性,那組培苗個體之間的不同也不足為異了。最早接觸組培品種大概也有10年的時間了,當時我所知道的是瀋陽組培的那種草玉扇,組培過程中自然出現一種斑錦變異,個體皺縮的厲害,群生狀,象一朵花,組培者命名曰「菊」

同期出現了組培種的康平壽、青花壽、紅石壽等,再有就是那種所謂的大M玉扇,再後來的西山壽。其中的青花壽組培中也出現一個變異品種:青花變異

青花壽

青花變異(特丸疣)

以上早期的幾個瀋陽組培品種推出時基本都是成株,也許當時技術問題,常規下養殖除康平壽、大M玉扇及後來的西山外其它品種年年髮根年年爛,幾乎不見長大,如今大多已被市場淘汰,難覓其蹤。大M玉扇據說就是組培的鬼岩城,其中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才成為那個樣子。組康較普通康平這個品種個人覺得其整體株型發散,葉面紋路呆板。只有西山壽,一直認為是一個比較成功的品種,無論在養殖難度和整體株型上都比較盡人意,當然還有價格。

但是以上這些都沒有見過非組培的個體,也就是母本。所以在完全遺傳母本的性狀方面還是未知,這些也許只有xxx自己知道它們的母本是什麼東西。

後來,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他相續推出了初霜、夢殿、銀世界、縞紋鷹爪、木葉、巧克力壽、鬼岩城等,因為這些的非組培品種比較常見了,看上去組與非組性狀幾乎相同,只是個體上感覺組培品種要小一些,其中黑壽的葉片永遠不那麼舒展,這也許和我個人養殖技術有關。最後的鬼岩城已經非常接近非組培品種,但還有一定的區別,但這區別只能意會不可言傳,前段「照片門」事件可見一斑。巧克力壽個人覺得更加接近,發一個有興趣的朋友比較下,這個是組培的母本,瀋陽的組培巧克力壽(也有稱白帝的)就是用它的葉子組培的。

不知大家發現沒有?以上的一些品種,成功的也好失敗的也好,基本窗面都是沒有紋路的,尤其相對成功的西山和鬼岩城,根本就是光面的,對了,其時南方還出現了相對穩定的組培紫肌壽,價格也很親民,也是光面。這難道只是一種巧合?

我理解為:組培完全遺傳母本的性狀,但這個性狀就是表相的,壽組培的就是壽不會成為萬象玉扇或其他的,磨面就磨面不會光面,而內在的紋路等複雜的東西不會完全遺傳、複製,尤其一些經過多次雜交選拔內在基因不一定穩定的東西,有可能出現返祖現象或變異。象一些著名的玉扇萬象。就如驢子和馬雜交產生的騾子,假設克隆騾子有可能得到的是騾子但也可能是馬或驢子,當然,這個騾子是太穩定了不一定會這樣,哈哈~~~~

好,科學在發展時代在進步,陸續一些高端組培品種又上場了,還是出自瀋陽,紫金城、日月潭和綠島玉扇,紫金城不用說了,組與非組閉眼摸都能摸出來,據說長大了都一樣,可目前還沒見過組培的成株。

非組

日月潭不好比較了,我那個掛了,非組培品種國內大部分出自蘇州葛大仙,他老人家最近不知哪裡雲遊神龍不見首尾了,這兩種也是以小苗形態上市,以後的發展還不明朗。最後這個相當漂亮而且價格不菲的所謂綠島玉扇,見到的都是大苗或准成株,它其實就是R2的組培,幾年前xxx來津有幸見到其母本,可惜當時沒有留下照片,雖然這個組培的綠島也十分漂亮,但同批個體間差異很大,有的幾乎近似母本。借上海顧大仙R2照片一用,做個比較。

顧仙的R2

組培綠島

最近又看到了其組培的太陽、荒肌、阿寒湖和酒吞上市,這次都是很小的苗,好在價格可以接受。弄了個太陽以觀後效。

可見,組培如果能完全複製母本,如前面所說的葉插一樣,也是完全複製母本的表象,組培一個萬象,能得到n個萬象,不會有玉扇或壽,僅此而已,一些高端不穩定品種複雜的紋路不一定完全複製。但受利益驅使,組培的往往正是這些所謂的精品銘品。

說到利益,試問,組培的紫金城在賣,百元左右,同樣規格非組培的要到四五百元,可也有市場,相對組紫更不容易買到,也許是數量的關係。可如果東西是一樣的難道用高出幾倍的價格去買非組的人是傻子?那個組培的R2或者叫做綠島的玉扇,價格不低號稱限量組培,可是,十個是限量,百個是限量,一萬個也是限量.......相對多肉這種小眾市場,你一萬個限量與不限量有什麼區別?不過好在那東西品質還對得起它的價格。就怕以不高不低的價格買進一些似是而非或者生長渺茫的東西。最後盆里養得是一堆標籤而不是植物。多利死於早衰就是一個例子。

馬鈴薯、水稻組培要的是量、蝴蝶蘭組培看的是花。為啥不組培人叄?到時咱切片炒著吃,不過估計營養價值也就相當於蘿蔔。為啥不組培海南黃花梨?到時咱一次性筷子都海黃的。國蘭的科技草不是吵得沸沸揚揚?組培歐美在做,日本也在做,可絕非主流,難道他們不知道這要比傳統的養殖收益要快?普及要廣?還是他們的技術不過完善?還是.....?電子、汽車等一些需要高科技的領域他們在高科技我們在山寨,而這些需要腳踏實地的東西,他們還在漫長的雜交、育種、選拔中我們卻高科技的風生水起了,不過大部分的母本還是人家的。呵呵,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反思嗎?

前幾年得傳日本某大仙在南非盜挖某珍惜多肉品種被判刑身陷囹圄,國人聞之無不拍手稱快,可換位思考下,如果我們呢?會因為盜挖一種植物被抓?反正我不會,估計我是因為走私象牙。

還有就是組培的對象,看看上面十年來組培的品種發展,可以說只選貴的,不選對的,現在一個被組培了的品種,幾乎都是培育者幾年甚至幾十年雜交篩選出來的,雖說有的沒有經過F123代,但那也是其多年的付出而得到的,是,你買來了,還價格不菲,那東西就是你的了,可是,你在大量的複製、出售獲得利益,好像就不太應該了,這裡隱約也應該有個著作權或版權類似的問題。如同你高價買來一張正版光碟,那是你的,可被大量刻錄後出售就是販賣盜版光碟了,對了,還加上製作。哈哈,雖然我也買盜版。

組培苗日本也在做,個人感覺生長也不理想,前年買的一個組的黑縞,表面特徵已經完全體現,幾乎就是一個成株的縮影,根系完好,可就是不見生長。

所以對於組培或一些高科技的東西,既有成功的典範(組R2)也有不成功的例子,既不擁躉也不排斥,相信自己的眼睛,理性的購買。購買最好有成功的母本或者不依靠標籤能明顯分辨出是什麼的東西,不要迷信一些完全複製母本的理論,也不要對其完全否定,畢竟新生事物需要逐步完善。存在即合理。但養花是一個靠時間積累獲得快感的東西,沒有捷徑。天上不會經常的掉餡兒餅,天天掉也不一定都砸到你,砸到的大部分的是雨水或冰雹。

最後說說斑錦綴化等變異,斑錦其實在原生環境也偶有發生,說到底是一種病態,任何錦化不可能終其一生,最後的結果不是全綠病癒就是全黃而終,當然這個過程可能是幾年幾十年甚至更久。玩這些要抱著「不求天長地久,只要曾經擁有」超脫的態度,慚愧自己還沒達到這樣的高度,對幾個曾經擁有的至今念念不忘,後悔啊,早知道不買了~~

5年前

然後~~~~~

現在(看最下面還有幾條黃線,我如果不說您能想像當初的輝煌嗎?)

還有這個遺像,已經全黃掛了

呵呵,說到斑錦,受日系影響,這種審美在歐美不是很受推崇。

圖片摘自佐藤勉的《多肉植物·斑入種寫真集》平成11年

看看日本人早在99年就出現的一些斑錦品種。當然流傳至今不知道還剩多少。不要空喊什麼口號,靠幾棵植物妄談什麼趕超日本。

真的趕超也是做出來的而不是喊出來了。

至於綴化這種變異,就是生長點發生變異,12類多數分頭,綴化鮮有發生,這個側芽綴化較為明顯,但生長速度明顯慢於正常。後期發展也不可預知,就像掌類帶化綴化返祖現象時有發生。

哈哈,好了,錯別字及語法錯誤請無視。

以上圖片及文字除說明引用外全部原創,由於自己沒有保留植物初始照片的習慣,很多照片失缺,歡迎大家積極回復和留言!你們的回復和留言就是我努力的來源!

最後,感謝所有給過我幫助和溫暖的人!!!鞠躬,下台,迎著潮水般的掌聲雪片兒般的鮮花和雨點兒般的雞蛋....................

==========

多肉植物百科--中國多肉第一微刊!分享養肉技巧,分享多肉生活!百科君與您不見不散,愛多肉,愛生活!生活不只有詩和遠方,還有多肉和夢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肉植物百科 的精彩文章:

美麗的西雙版納,那兒有老爸的多肉小院!
大唐時代的多肉女神!
開掛區的多肉:夏雨剛走,秋雨又至!
你眼裡的普貨,我心中的佼佼者!多肉的美需要用心經營!
多肉美文:秋風裡,讀懂一縷心事!

TAG:多肉植物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