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台村落 李閣鎮范庄老院子
我家是范庄村,距離李閣鎮約5公里,原屬陳樓鄉,後撤鄉併入李閣鎮。我村據《范氏族譜》記載:范姓由兗州遷至百里村,又於清康熙年間(公元 1662――1722年)再次遷到張村(即范庄原名),後范姓興旺起來,遂改張庄為范庄,隸屬於范庄村民委員會。村民過去全都以農業為主,種植麥、玉米和棉花,因毗鄰金鄉,受其影響大面積種植大蒜經濟作物,農民生活得到改觀。全村約140戶,300餘人。以范姓居多,雜以別姓。雖然我們范姓在村中人口居多,但和其他姓鄰里之間相處得卻比較融洽,並沒有仗勢欺人。
被遺忘的老屋
風雨滄桑,人事變遷,紛頭萬緒,無從說起。范庄沒有遠近聞名的寺廟道觀,也沒有村老口譽的孝賢貞節,唯有幾處岌岌可危的老院老屋訴說著過去的辛酸和現代的富麗。還是說說我家老院子吧,窺一斑而知全豹。它像一部現代的史書,記錄著太多太多過往歲月的印跡。在那裡,它陪我度過了十幾年的光陰,直到後來去外地上學、參加工作,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我與老院的距離終因時光之河的流淌,被沖刷得越來越遠,甚至遙不可及。多少次感覺自己回到老院,回到一家歡聲笑語的從前。每次醒來,發覺那只是一個思鄉的夢,一個讓我心痛的夢。帶著對老院深深地思念,每年春節時,我都會去那裡……
走在故鄉的小路上,我看到了時光流逝的痕迹。眼前的一切讓我感到有點陌生,現實的一切,已不再是從前的樣子。在平整的水泥路兩側,是一座座挺拔的院落,高高的門樓,金黃色的琉璃瓦,都在默默地向行人展示著故鄉近幾年的變化。老院還是從前記憶中的樣子,儘管與周圍的院落相比,它顯得是那樣地孤單。也許它早被時光遺忘在了歷史的角落裡,再沒有誰注意到它。儘管如此,母親常說:「老院在,你們在外邊還有個念想,回來時還能看看……」。是的,這裡必竟留給我太多不難已忘懷的記憶,有我生長的根,給了我愉快的童年,再舊也是我的家,又怎能忘記呢?
斑駁的牆壁述說著流年歲月
一位鄰居告訴我:像這樣的老院,咱村已不太多,加上村西頭的那一居可能只有兩家了。聽了他的話,我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受,即欣慰又深重。從他的話語里可看出故鄉近幾年的巨大變化,大家生活條件好了,紛紛翻蓋起自家的院落來;可當一個個現代化的院子出現時,原本伴隨著我們成長的老院卻一個個都退出了歷史的舞台,再沒有人記起,這也許是讓我心情沉重的緣由吧?
走進院子,從翻起的黃土來看,這裡已被母親改造成了菜園。站在這裡,我好像看到院子里各式各樣的綠色生命。西邊長長的吊瓜,黃中帶著綠;東邊小辣椒伸長了脖子向上探著頭,綠色的、紅色的……因為它們的存在,老院才顯得不那麼孤獨,才顯得一片生機盎然。
獨寂的挺立在風雨中
曾經的棗樹還在,明顯地比以前粗壯了許多。看見我的到來,它使勁地搖了搖頭,像是在嘆息,也許是因為它沒有為我留下一些果實而感到惋惜,它知道小時候的我最愛吃它的果實。我輕輕摸了摸它稍有點粗糙的皮膚,時光如梭,不覺間大家都已不在年青。在它的周圍,不知何時長出許多嫩苗,我想那一定是它的孩子。一陣微風吹過,我觸摸到了它們的小手,柔柔的暖暖的好不親切。
滿目滄桑述說著過去的艱難歲月。
老屋還在,土築的牆灰色瓦,只是看上去更顯的有點憔悴;它像一個不願遠行的老人,靜靜地守護著這個叫家的地方。它曾經無怨無悔地為我遮風擋雨,也曾默默地伴隨著我的成長。也許是年久失修的緣故吧?它的臉龐似乎透露著更多更多的世事滄桑,早已沒有人再注意到它的存在,可它還默默地堅守在這裡,因為它相信,小主人有一天要回來看它的。時光猶如一把無情的雕刻刀,許多許多的印痕早已在它斑駁的皮膚上留下。也許這裡很久沒有人來過了,昏暗的屋子裡空蕩蕩的,很亂,到處是灰塵。牆壁上的報紙已泛黃,我輕輕地撫去上面的塵土,時刻不覺間穿越到1980年前後;上面的文字正向我訴說著那段過往的時光……必竟三十多年過去了,在我的大腦里,曾經的記憶是那樣的模糊,可在這發黃的紙上,記錄卻依然清清晰。
這樣的衣櫥在當時也是富裕家庭才有的
我小心扶摸著牆壁上那些泛黃的報紙,突然間,一張布滿塵埃的稿紙出現在眼前。上面赫然寫著一家人的名字,那正是父親的筆跡,我沒有認錯。父親,你在看著我嗎?你是否正以這種特殊的方式與我心與心的對話嗎?你看到家鄉巨大的變化嗎?致富後的水泥路已修到各家各戶,再沒有了往日的泥濘,大家都不在為衣食住行而憂,你看到了嗎?我不知道世間是否真的會心有靈犀?但願在天國的父親能感應到我對他老人家深深的思念。
走出老屋,心情非常地沉重,我的思緒好似在穿越著時空。從八十年代到現在,也許就跨著屋裡屋外這一步,屋內泛黃的報紙,那殘缺不全的畫報,每一個字眼,每一個人物不都是那段時光最好的見證嗎?然就是這一步,不覺間,自己卻辛苦地掙扎了三十多年,當曾經的幼稚的臉被時光之筆寫滿滄桑,自己真的已不再年青,我早已不再是以前的那個懵懂的玩童了,自己也正像這院子里的一切,正慢慢地變得老去。看著眼前的小樹苗,看著一邊玩耍的孩子,我好像看到了自己過去的樣子,還是在這個叫家的地方,假如能穿越時空,現在的孩子不正是過去的那個我嗎?現在的他們,不正是從前的我們所追求的未來和希望嗎?(范中超)
老人們的幸福家園
整潔的水泥街道
一座座漂亮的小樓房
點擊展開全文


※魚台「子弟兵」,他們誰會是中國下一個「戰狼」?
※贊!魚台帥小伙喜獲全運會橄欖球項目冠軍
TAG:今爸近媽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