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李可染藝語:談臨摹

李可染藝語:談臨摹

來源:李可染畫院

臨摹是為後面寫生做準備

要領會山水畫的

意義、傳統、意境、意匠

我十年來最大的心得是線條不能快

好的線要完全主動,不主動最壞

要能完全控制住,到積點成線的程度

《松陰觀瀑圖》 李可染

風景畫技法很多,筆墨上有兩個關,一是線條,一是層次。有的畫家一輩子線條不好,中國畫家對線要求極苛,規律很多。最高級的能自由駕馭規律。古人有「見字見畫,二寸就得」的說法,雖不全面,但有它的道理。不能主動的是敗筆。筆做主了,你沒做主。關鍵在於慢,有了功夫以後可以快些。

《江山入畫圖》 李可染

風景山水表現事物最複雜,層次要豐富,一定要渾厚,空間深遠,最忌單薄。這一關比線條關還難過。黃鶴山樵、李成、范寬的畫層次都很多。層次最好的是黃賓虹,他的畫在山水上最豐富。黃先生的意匠較舊,但方法是新的。整體感很強,自然,前後福關係很好,山樹又分又不分的關係他能表現的很好。我的畫主要是學黃的層次、齊的筆觸。

黃賓虹作品

意匠

即是千方百計地設計

「語不驚人死不休」

臨摹要少而好

畫的快是由於對對象認識不深

看得很簡單

一棵樹可以畫成一幅傑作

如果認識到了

就會覺得很難辦

浮光掠影只是個記號

《雨後夕陽》 李可染

一張好山水是從整體出發的,不是割裂的。好畫是畫家用思想感情在講話,方法都忘了。規律的運用要自在,「隨心所欲不逾矩」。用筆不可筆到意不到。畫風景不能隨意勾。每條線的感覺要有十幾、二十幾里路遠。石濤講「試看筆從煙中過」。有些人畫山水像塊石頭。畫山,中間要清楚、兩頭消滅,不能只知清楚的一面。中間清楚、兩邊模糊,使人感到隱於霧中,「無起止之跡」。

《嘉定大佛》 李可染

用筆要自然,規律之中,最重要的規律是自然。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畫線條時,畫家總想盡量清楚、勁利,但又要含蓄、隱藏、消滅,在消滅處引起人的聯想,在有限中表現無限。清楚與含蓄要對立統一,筆要毛,便於與空白連接,使人的感覺往空白處伸引。藝術必須給人滿足,並非只有簡單才是高級的,「千筆萬筆不嫌多,三筆兩筆不嫌少」。

《家住崇山茂林煙霞中》 李可染

山水畫的空間感要求很大,要表現極其深厚的層次,能表現多種事物的複雜關係,中國山水畫有許多精闢的理論。

俗話說「見景生情」,寫景即是寫情,古人講「緣物寄情」。山水畫主要要有意境,也就是情與景的自然結合,例如,看到三峽,使人心胸開闊起來;看到太湖煙波浩渺,心情極其開闊,將這種心情表達出來,就是意境。作者如果沒有這種思想感情便畫不好。意境是作者的靈魂。作畫光靠透視、解剖、色彩、明暗來表現是不夠的。真成為一個大畫家時,手與技術本能地結合一起,不再去考慮技術。技術訓練與生活的體驗過程已經過去了,全憑思想感情講話。現實與畫家的感情結合之後,便被推進了一步,由生活進入藝術的境界。對於一切事物都冷漠無動於衷的人就不會畫好畫。

《家家都在畫屏中》 李可染

臨摹時也首先要體會作者的意境。藝術是最艱難的創造性的勞動。有再大本領的人也要全力以赴。要把本領用盡。不能認為明暗、色彩、透視准了,對象就跑不了。藝術不是探囊取物,條件不成熟、心思沒用到,大畫家也畫不好。藝術要像獅子搏象,必須全力以赴,一定要嚴肅對待。藝術有個很大的秘訣:心思用的最多,花的勞動最大,態度最嚴肅。不能靠幸得。

《杜甫草堂》 李可染

註:本文文章選自李可染《師牛堂藝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luo 的精彩文章:

明代名家:商喜繪畫作品欣賞
梅墨生:對中國當代山水文化的反思
清初最負盛名的花鳥
明代名家:王紱繪畫作品欣賞

TAG:藝術l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