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未有八和,先有吉慶」中的吉慶公所你聽說過沒?

「未有八和,先有吉慶」中的吉慶公所你聽說過沒?

GIF/5K

聆聽尋源

嶺南尋源,溯本追源!

未有八和,先有吉慶,

未有吉慶,先有瓊花

最早的戲行會館

瓊花會館是粵劇界最早的戲行會館,據可考證,大概在明嘉靖年間,佛山民間演戲活動繁盛,本地戲班發展繁榮,於是就建立了戲行會館——瓊花會館。它是本地班藝伶排練、教習、切磋藝術的場所,也是當時戲班管理的機構。

瓊花會館分為三進,第一進是鐘鼓,有可拆臨時舞台;第二進是瓊花宮大殿;第三進是會所。到了清朝乾隆年間,最多本地班的就是佛山,每年臘月,萬福台等知名戲台天天都有本地班演出。

廣州也有瓊花會館,就在太平門外十八甫一帶。雍正年間江蘇人綠天來廣東做官寫的《粵游紀程》就有提到,廣州府題扇橋是戲班藝人的聚集之地。題扇橋就在廣州南海神廟西廟的德興橋,即系現在文昌路與下九路的交接處。

瓊花會館有較為嚴格的管理制度,會館之中設有慎和、兆和、慶和、福和、新和、永和、德和、普和等八堂,分別統管所屬會眾。瓊花會館的出現,表明佛山已經成為當時粵劇的發展中心,是粵劇成熟的標誌,具有劃時代意義。

八方和合 同結一心

1889年,八和會館在廣州黃沙舊地海旁街落成。八和意為八方和合,同結一心,它分為八堂,供粵劇藝人住宿之用:小生、正生及大花面在兆和堂;二花面、六分住在慶和堂;花旦住在福和堂;丑角在新和堂;武生在永和堂;五軍虎及武打家在德和堂;接戲賣戲的在慎和堂;棚面的樂師在普和堂。

八和會館由鄺新華、獨腳英、林之等粵劇藝人所建立的粵劇仝人行會組織。當時建築八和會館的費用都是透過全行在每年閏月休業時舉辦的義演,扣除工資後籌集而成,凡是入會的會員都需要付白銀一兩作為「份金」。它的成立,令到戲班事業在清朝解禁粵劇後逐步恢復,保障了營業正常。成立不久,薛覺先、馬師曾、桂名揚、任劍輝、白雪仙、羅品超、陳笑風、林小群等都先後加入,稱為「八和子弟」。

由於工作人員有很多,八和會館更設有方便所,即醫療室、養老院、一別所、小學、何益公司,即戲箱行。八和會館會員眾多,到了今天實行行長制,由全體人員推舉,定期選舉。

管理四鄉請戲買戲

正所謂「未有八和,先有吉慶,未有吉慶,先有瓊花」。八和會館成立之前有吉慶堂,而八和會館成立之後依然設有吉慶公所,是原吉慶堂的變相。

當時八和會館中間隔一條青雲巷就是吉慶公所。八和會館左邊,分八個堂,獨慎和堂遷入吉慶公所,後面是「安息所」、「敬老院」,還有一個神樓。

吉慶公所的前身吉慶堂,是管理四鄉來請戲買戲的。各戲班在吉慶公所掛出水牌,如某某班有那些演員,有哪些首本戲。訂戲的經過吉慶公所,訂合同寫合約寫明何年何月何日演出,分別保證負責上演和不欠戲金。訂金交到吉慶公所之後要到演出後才能拆訂。公所收2%傭金,由訂戲一方和戲班各付1%。但凡有拖欠戲金未清的,就要在公所內掛牌寫明,以示拒絕再去演出。吉慶公所這個行規八和會館成立之後也繼續執行。

日日聽少少,包你知唔少!

想了解更多粵曲、粵劇趣聞,梨園舊事,敬請關注「嶺南尋源」主題策劃《梨園春秋》,FM93.6南方生活廣播周一至五8點至19點,逢整點播出!

聲音:何啟明

編輯:小黃人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生活廣播 的精彩文章:

她的演唱從容,靜美
教你煲一煲強身健體的石斛湯
婦科專家告訴你,宮頸癌的篩查及科學備孕,要這麼做……
健康食材巧搭配,養生功效翻幾倍

TAG:南方生活廣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