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紫砂壺比較輕,是不是假貨?

紫砂壺比較輕,是不是假貨?

很多朋友買壺,無論是去實體店購買或是網上購買,拿到壺之後第一時間肯定都是上手掂量。

這時有的壺友會覺得

「這把壺怎麼這麼輕」

「是不是買到假貨了」

首先,壺友們要知道,紫砂壺製成是由拍泥片圍築成型的,那麼重量也就是泥條泥片的厚度所決定的。

1

輕重之分

一般情況下,泥條的厚度都在2到3毫米左右。

拍打泥片

因為如果太厚的話,做出來的壺就比較重,屆時倒滿茶水,單手泡茶便極不方便。

單手倒茶

過厚的泥片大多是對拍打泥片把握不好,或在製作過程中出現瑕疵裂縫,補泥上去。這些都是新手制壺者會犯的錯誤,一般來說,學徒練手做的壺,比較容易出現過重的。

所以說比較輕的不是假貨,只是可能是泥片比較薄,所以導致壺身更輕一些。

2

紫砂薄胎

這就說到紫砂中的一種工藝技法了「薄胎」

顧名思義,薄胎壺,就是泥片拍打的非常薄,胎體非常輕。薄胎壺的重量可能只有普通的一半。

薄胎壺雖然看起來與普通紫砂壺毫無區別,它們的造型同樣沉穩厚重,但是上手卻很輕,有「大巧若拙」之感。

舉個例子讓大家更直觀的了解一下吧,一把薄胎150毫升的紫砂小壺,托在手上輕若一塊朽木,僅重50克,幾乎可以漂在水面之上。因此,正宗的「薄胎」又叫水上漂。

薄胎

薄胎壺的成型是非常難的,工藝技法不成熟的話,很容易就在製作過程中生坯就破裂了,而且無法修補。

同時,薄胎壺由於胎薄,在燒制時受熱不均而易燒裂,因此要製作出一把完美的薄胎壺,對於制壺者的技術要求是比一般紫砂壺製作要高的多的。

「在手疑無物,定睛似有神」的薄胎壺,往往會讓人愛不釋手,別有一番意趣。

成品胎薄如蛋殼,是紫砂壺中的珍品。「薄胎」原本是瓷器製作的一種「神技」,明清時期,有藝人將該技法運用在紫砂制壺工藝之中,薄胎紫砂壺要求技藝很高,不是誰都做得好所以傳世作品並不多,所以物以稀為貴,薄胎壺真的一壺難求,該技術的引進也開創性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奇妙效果。

3

實用審美

紫砂作為實用的器皿,即使是薄胎也要考慮其實用性。

不能為了「薄」而「薄」,一把不敢讓人上手喝茶的薄胎壺是沒有意義的。

紫砂壺絕不能夠失去其使用價值,不然工藝的生命將會喪失極大一部分光彩。

紫砂需要多使用

且薄胎對型會有影響,畢竟薄胎對身桶表現力是有劣勢的,會造成身桶單薄缺乏張力,所以很多高手,最初都是薄胎起家,慢慢的回歸到正常胎,並不是因為水平下降,而是技術和藝術必須要有一個平衡點。

薄胎壺形非常豐富:掇球壺、仿古壺、竹段壺、南瓜壺等等。方器的製作較大,要製成薄胎則更是難上加難,因而在薄胎壺中方器是少之又少。

不同的泥料所運用的胎體技術會不一樣。紫泥和段泥,胎厚敦實一點的,比較古樸穩重,不太適合製作薄胎,而朱泥的密度小、氣孔小水分不易蒸發,所以運用薄胎技術有助於茶香的散發和提升。

總而言之,紫砂壺過重是不好的,輕一些的壺會比較好,但也不要極端。(極輕的為薄胎),要注意使用,小心磕壞。

如果您也愛薄胎紫砂,且有意購買,那下面要給大家提個醒:

1.薄胎紫砂由於胎壁較薄,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格外小心,如遇到磕碰,壺比較容易「受傷」。

2.在冬天使用前要注意先溫壺,否則溫差太大容易造成壺體驚破。

3.薄胎紫砂壺的養用跟普通的紫砂壺一樣,也怕油膩,每次泡完茶也要記得擦拭乾凈,放在通風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山東生活 的精彩文章:

怎樣喝茶最養生?
紅茶綠茶黑茶怎麼分時段喝?論黑茶的收藏與增值?如何煮黑茶?

TAG:愛山東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