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權威期刊發表研究:多吃主食死得快?

權威期刊發表研究:多吃主食死得快?

柳葉刀最新發表了一項以人口為基礎的隊列研究。研究使用食物頻率法調查了18個國家35-70歲的成年人,其中18個國家中,3個是高收入國家,11個中等收入國家,4個較低收入國家。發現的基本結果是,吃碳水化合物比較少的人群和那些說得非常少的人群相比,平均碳水化合物供能77.2%的人死亡的人數比碳水化合物少的人群要多28%,主要的心血管系統疾病風險沒有太大的差異,那麼吃脂肪供能35.3%的人和吃的非常少的人(10.6%)的人相比的話,死亡風險低23%。

昨天我收到了十幾位朋友看了標題為《多吃主食死得快……》發文章後發來求證的微信,微博問答里也有網友花了198元向我提問這個問題,我還注意到網上很多宣傳生酮飲食、低碳飲食的人士都在歡欣鼓舞……

其實類似的噱頭不僅國內有,國外也有很多媒體標題:「減少黃油乳酪和肉類會引起死亡風險增加……」搞得好像很有顛覆性,但估計都是沒有認真研究過論文,比如這項研究調查對象所在的多數等國家,飲食中本來奶製品、黃油用得就沒有多少……

文章中確實顯示了高水平的脂肪攝入可以將死亡率風險降低32%,但是你知道這個所謂的「高水平的脂肪供能「到底是多少嗎?

35%!

我國2015年發布的慢性病營養調查顯示,國人平均脂肪供能是33%,「平均」是什麼概念?和農村一平均,城市裡不少人的脂肪攝入鐵定已經超過這個量了吧?何況2%的差別其實也就相當於半勺油這麼一點的量。

除了脂肪再來說說碳水化合物,這項研究確實發現從碳水化合物中獲得3/4能量的人比那些從碳水化合物中攝入大約一半熱量的人的死亡率要高出28%。

有些人就開始高呼:「哎呀,得少吃主食。我明天開始只吃肉。」

問題是,碳水化合物供能77%的食譜那基本都是大米和蔬菜了,蛋白質、脂肪都嚴重不足。

更何況作者在論文中寫明了這項研究不能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提供支持,因為他們認為在體力活動的情況下需要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來滿足短期能量需求,因此適度的攝入量比如50%-55%的碳水化合物供能可能比非常高或者非常低的碳水化合物更合適。

2015全國調查顯示國人的平均碳水化合物供能是55%,是符合論文作者所推薦範圍的(50%-55%),而一般那些低碳水減肥法所宣傳的基本碳水化合物供能都在30%以下。

到底是誰被打臉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雨醫生 的精彩文章:

陷入了節食減肥——暴飲暴食的死循環?當心是這種疾病的徵兆!
既然代糖不是糖,那用它代替日常用糖好不好?
流傳了100多年的「排毒」,是健康領域最成功的炒作!

TAG:春雨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