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發展一項神秘技術,廉價裝備有望擊垮美軍

中國發展一項神秘技術,廉價裝備有望擊垮美軍

西方觀察人士稱,為了發揮廉價武器的數量優勢,中國正在大力發展集群技術,美軍的先進武器平台在這種非對稱作戰手段下遭到巨大威脅。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8月31日刊文稱,集群技術可使無人機威力大增,被認為是世界防務技術發展最有希望的領域之一。目前,中美兩國正在該領域展開競爭,中國看上去更具競爭優勢。

文章指出,無人機既可有效地用作致命武器,也可用作非致命武器。比如,數千架3D列印的廉價無人機能夠成群攻擊航母或戰鬥機,而航母或戰鬥機當前還沒有針對此類攻擊的反制措施。

專家們表示,無人機集群還可有效跨越標誌著武裝戰爭打響的紅線,同時不發揮致死作用——尤其是對較弱的國家而言,這是一種很有價值的威懾形式。 專門研究中國軍事的俄羅斯專家瓦西里·卡申指出,北京正在優先發展無人機集群技術。

外界注意到,2017年6月,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CETC)展示了包括119架無人機的集群技術,這是世界迄今最大規模的無人機集群,打破了美國保持的紀錄。 對此,新美國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保羅·沙勒表示,中美正處於某種古怪的「集群競賽」之中。

沙勒表示,美軍中正在服役的無人機約有7,000架。分析師稱,中國陸軍和空軍中目前正在服役的無人機可能至少有1,300架,因此,很難評估「中國在無人機集群領域的技術優於美國」的說法是否正確。

不過,專家警告,集群技術的發展成熟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需要開發必要的技術來大幅改善無人機之間的通訊,找到延長它們的續航能力的方法,還需要一支能夠將集群技術用於實戰的現代化軍隊。

雖然中國軍隊的無人機從未在攻擊行動中使用過世界各地的戰區都可以看到中國造無人機參戰的身影,它們掌握在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等無人機進口國的政府軍手中。

這些無人機並非自主運行,操作它們需要至少3名機組人員。集群技術可以使無人機威力大增。

沙勒介紹,集群的本質就是合作。他舉例稱,擁有100架或1,000架無法相互交流或協調行動的廉價小無人機沒有太大價值。真正有價值的是如果這些無人機能夠相互溝通並協同運作。沙勒形容,「這是配合默契的狼群和各自為戰的數匹小狼之間的區別」。

分析認為,過去20多年,部署數量更少但更先進(且昂貴)的武器平台成為軍備發展的趨勢,而集群技術的出現有希望改變這一趨勢——先進的技術系統很可能被自主集群的絕對數量優勢打敗。

沙勒表示,集群技術發展帶來的結果將是一種範式轉變——數量再次成為戰場上的決定性因素,擁有最智能的演算法可能比擁有最精良的硬體更重要。

研究中國軍事的獨立分析人士埃爾莎·卡尼亞表示,中國期望集群智能和集群戰術可以成為一種對付美國高價值武器平台的非對稱作戰手段。 文章指出,在無人系統時代到來之際,處於商用無人機行業中心的中國的確擁有一些優勢。大疆(DJI)、零度智控(Zerotech)、億航智能(Ehang)等無人機製造商主導著全球消費無人機行業,而且許多此類民營企業都已選擇為中國軍隊效力。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全球衝突與合作研究所所長張太銘表示,民用和軍用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特別是在無人機等領域。

防務專家表示,集群技術之所以對北京具有吸引力,是因為它可以讓中國在引起軍事對抗的可能性較低的情況下使用軍力。與戰鬥機或航母不同的是,無人機的威脅性較小,可以在不引發軍事衝突升級的情況下被擊落或捕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艦船評論 的精彩文章:

中國首艘「航母奶媽」呼倫湖艦入列,可以保障戰鬥群2個月補給
裝甲車在馬路「甩尾」,撞汽車後淡然離開
中國為何要關停遼寧號艦載機殲-15A生產線,原因揭開
中俄年內簽約造200架先進直升機,中國生產,俄羅斯提供技術

TAG:艦船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