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國古代選拔人才的方式及其發展

我國古代選拔人才的方式及其發展

隨著九月的到來,有一個新的學期開始了。許多在經歷了高考的學生拿著錄取通知書到大學校園報道了。高考是我國目前最常用的人才選拔方式。那麼在古代政府是如何選拔人才的呢?這些選拔方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又是如何繼承並發展的呢?小編通過總結髮現我國古代主要有四種方式。

1.世襲制。這種方式主要在奴隸社會制度時期使用。西周時期,官員主要依靠世襲制。如果家裡有一人為官,那麼其子可以繼承其官職。如果沒有合適的繼承人,也可以傳位給侄子或者養子,也可以是指定的人。這種制度在奴隸社會時期為統治階級選拔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前後共延續了一千多年,到春秋戰國時期這種制度開始沒落。

2.察舉制。以推舉,舉薦為核心。興起於漢武帝時期。沒落於魏晉南北朝時期。這種制度的特點是由地方行政長官在自己管轄的範圍內考察,選取人才。如果發現優秀人才即可向上級推薦,也可以直接向皇帝推薦。經過上級或者皇帝批准即可任命為朝廷官員。

3.九品中正制。這種制度是主要興起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在察舉制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它的主要特徵是地方官員向中央推薦一名德高望重的官員,此人需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必須在皇帝身邊工作;二是必有有良好的口碑為人正直。這個人被稱為大中正。再由大中正選出小中正。朝廷管理官員的吏部向這些大、小中正發放一張人才登記表,將人才分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中正們將全國各地的人才登記在案進行匯總再交由吏部篩選從而選拔出適合的官員。

4.科舉制。這是我國封建社會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人才選拔制度。有隋朝隋煬帝創立直至清光緒年間消亡。前後共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科舉制也是有九品中正制延伸而來並有所發展。它與其他選拔方式根本的區別是,科舉制可以允許人才自薦。這使得許多有學歷有能力的貧苦大眾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科舉制源於隋朝興於唐朝發展於宋朝。它的主要特點是採用分科取士,考試為主要方式。方式考試的場所叫貢院。我國古代最大的貢院是江南貢院,坐落在南京夫子廟東側,佔地面積約30萬平方米。這種方式相對更加公平合理,為貧窮百姓提供了走向上層的舞台。但是長期的不變漸漸束縛了人們的思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山東省博、臨沂市博、徐州漢畫藝術三家博物館藏「胡漢交戰」主題漢畫像石嗨賞
歷史上,這四個民族消亡後,你還敢說自己是純正的漢人
「斷袖」——不得不說的事
漢朝這四位太子的結局, 在後世封建中央集權制接班中很有代表性!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