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我混跡媽媽群的日子

我混跡媽媽群的日子



關於育兒的經歷又來了。這次是正午的記者陳曉舒。




她分享了她加入的各個群:醫院媽媽群、母乳指導媽媽群、睡眠媽媽群、深夜夜聊媽媽群、英語學習群、童裝外貿群、小區媽媽群、月子中心群。




所有媽媽都擁有一個買買買群。










01








我的孩子八個月大,最近他掌握了一項新技能。

每天睡醒剛睜開眼,他就爬到我的枕邊,又摳又推把我趕到一邊去,然後用吃奶的力氣翻開我的記憶棉枕頭,把小腦袋埋進去尋尋覓覓,有時他會呵呵傻笑出來,因為他找到了我的手機。

手機里有他的「朋友們」——扶著圍欄叫「媽媽」的葫蘆哥哥,邊吃飯邊拍案而起的胖肥弟弟。

每次當我獨自欣賞這些小孩的視頻時,他的小腦袋也會緊靠過來,皺著眉頭,仔細研究,看到最後,他也會拍大腿咯咯笑。





他至今沒見過這些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他們大多數生活在另一個城市,當北京暴雨如注時,南京正驕陽似火,當我們正要討論空調該開多少度時,家在柏林的媽媽已經開始為孩子置辦冬衣。



我突然發現,在有了孩子的這八個月里,我的社交圈正翻天覆地轉變。

我認識了一堆沒見過面的朋友,我對她們家庭了如指掌,連她們的孩子不愛吃飯、一天睡幾個小時,拉幾泡屎我都知道。

我的朋友圈裡至少有八個媽媽群,各自經營著不同的職能——醫院媽媽群、母乳指導媽媽群、睡眠媽媽群、買買買媽媽群、深夜夜聊媽媽群等等。




不管任何時候,我打開手機,媽媽群都屬於爆炸狀態,幾百甚至上千條未讀信息。我反正是沉溺進去了。




2016 年 11 月,產後第三天,我的鐵閨蜜到醫院接我回家,她用採訪的口氣問我:「現在是什麼感受?」

我想說,我心裡又是激動又是害怕,我正領著一個沒有說明書的大件東西回家,他足夠讓我琢磨一個通宵,怎麼給他換紙尿褲?他哭了怎麼辦?怎麼餵奶?

對毫無經驗的我來說,每一件事都是難題。如果運氣不好,我可能需要沒日沒夜對他研究好一陣子。




但我沒有說出口,我的閨蜜暫時不具備這方面的知識。絕大部分未婚未育女青年在懷孕之前對這些瑣碎的媽媽經都嗤之以鼻,這是我認識她 13 年來第一次欲言又止,無法深入分享。

我甚至沒有和她透露,我正絞盡腦汁擴充我的朋友圈——這對於不是社交達人的我真的蠻棘手。



在生下孩子之前,我就有無數問題想四處諮詢:新生兒需要囤上幾包什麼型號的紙尿褲?奶瓶哪個牌子最好用?

我每天花很多精力上網搜索,得到的答案千差萬別。我想有進一步的詢問,只能再去搜索另一個問題。

我已經意識到,我需要認識一群可以交流的媽媽們,一個不夠,我需要很多個,和我孩子差不多月份的,比我孩子稍微大點有經驗的,離我家近一點的,和我一個醫院生產的,等等,太多了。




我找到原本就認識的媽媽們,努力熱絡起來:「怎麼最近沒見你發孩子的照片呀?」




——「哦,我現在分組可見了,孩子照片只顯示給媽媽群里的朋友們看,你想看嗎?我可以顯示給你。」




——「我想你肯定沒興趣,我有媽媽群的育兒夥伴啊,我們現在交流得比較多。」




對我來說,媽媽群是個隱秘的組織,我費了很大功夫都沒找到。

在網上的育兒論壇,有人發帖要建立媽媽群,我跟著留言:「群主求拉!」沒人理我。

我上網搜索媽媽群,也有和我一樣的媽媽在尋找媽媽們,留言中有各種「想邊帶寶寶邊創業的可加」,「母嬰用品秒殺群」,我覺得都不靠譜。看到路上推著小嬰兒的媽媽,我就剋制不住想去搭訕:「嗨!我們能做朋友嗎?」。

我找朋友幫忙:「拉我進你的媽媽群吧!」「我們那個是月齡群,你去找和你孩子一樣大小年齡的群啊,到處都是。」她說得輕而易舉。




產後一個月,我才找到第一個媽媽群。

那是我生孩子的醫院媽媽群——幸虧我平時不放過任何相關信息。

這個媽媽群新成立,剛開始幾天,群里沒人吱聲,直到有一天,有媽媽急切地甩出了幾張大便圖:「急!有懂的醫生或媽媽能幫看看嗎?」




從此以後一發不可收拾,群里每天不分時段甩出各種不同顏色不同性狀不同分量的大便圖,每一款大便都有三四張圖片,橫著拍,豎著拍,大便全景圖,大便局部圖,發照片的媽媽們都顯得很焦慮:

「能幫忙看看寶寶今天的大便正常嗎?」

「急,我家娃今天拉了這樣的大便,需要去醫院嗎?」




我的孩子那時只有一兩個月,我算是新手媽媽,同樣迷茫和焦慮。




黃金糊糊——「很好啊,完美的母乳便。」有媽媽回復。我點開看看,完美的母乳便該是長什麼樣子?




綠便便——「會不會消化不良?」「偶爾一兩次綠便沒關係吧?」媽媽們七嘴八舌討論,還有媽媽發了寶寶便便卡顏色性狀比對圖,我點開比對,我家娃兒這幾天也拉綠便便,是該關注下。




稀水便——「怎麼回事?每次打開紙尿褲都有一灘,屁股都紅了。」我一邊默默記下媽媽們的支招,一邊點開照片看看。




大便帶血絲——「看不出是不是血絲。」「送醫院化驗!」「等下一泡大便拿保鮮膜接住,不能拉在紙尿褲上,一小時內送到醫院化驗,超過一小時就不新鮮了。」有經驗的媽媽們指導狀況中的媽媽,我又趕緊點開,學習並預防這種狀況。




這個群的媽媽們每天「以屎交流」,群里「每日一便」,甚至每日無數便。新手媽媽們顯得緊張兮兮,大便太濕?慌了,大便太干?也慌了,大便顏色不均勻?六神無主,大便不在便便卡中的那幾類,天完全塌了。




我也在這個群里發過一次便便圖,像鼻涕一樣的黏液便,群里的醫生們、媽媽們都紛紛跳出來:「精神狀態好嗎?狀態好,先觀察一下」,「最好去醫院看一下」。

接下來的一個月,有好幾個媽媽申請加我為好友,申請備註里寫:「寶媽,我娃的便便和你娃的很像,你能幫我看一下嗎?」「寶媽,你孩子後來怎麼樣了?我娃也拉了那樣的便便」。我通過她們的好友申請,一張張點開便便圖,仔細辨別,並深入交流。




也不知道從哪天起,我開始慎入這個「每日一便」群,娃兒的食物日益豐富,「每日一便」群里的圖片,不再只是個研究物,開始變得有手感有溫度有味道起來。

最後,我也會學著那些成長起來的媽媽們,告誡新手媽媽:「別和屎較勁」。






02




在我育兒的每一個困惑時期,我都能找到對應解決困惑的媽媽群。

某段時期,我沉浸在睡眠群里,學習交流其他媽媽如何大戰小睡渣三百回合。

有時候又需要在母乳指導群里尋求幫助。帶娃帶到精疲力盡之時,便沉溺在買買買群里,一買解千愁。




每個媽媽都有好幾個媽媽群:英語學習群、童裝外貿群、小區媽媽群、月子中心群等等,而所有媽媽都擁有一個買買買群。




在買買買媽媽群,每天都有新的購買接龍。

在我的買買買群里,有媽媽聊起了某款芝士蛋糕,「吃芝士會漲奶哦!」「真的?我也要吃。」「求下奶!」芝士蛋糕當晚就火了,風靡買買買群。群主媽媽響應呼聲,出面服務群眾,到這家芝士蛋糕天貓店,點擊店小二的頭像,開始洽淡「更合適」的價格,並全程直播。




後來我發現,幾乎所有的產品都可以團購。寶寶會翻滾了,大家一起團購床圍欄,10 人起賣,20 人折扣更低。寶寶要學爬了,媽媽們團購地墊。玩具,紙尿褲,推車,餐具,沒什麼是不能團購的。

媽媽們的自發性很強,有媽媽看中乳酪,便可以自己去淘寶店商量團購價格,並在群里發起接龍。

成團後,只需要備註一個暗號,就能用團購價購買東西。許多媽媽有好幾個買買買群,大家會共享信息,蹭「隔壁買群」的團。




日本亞馬遜、美國亞馬遜、澳洲大藥房,媽媽們一個人買東西划不來,便集體海淘拼郵。

上海母嬰展、香港母嬰展,離得近的媽媽會去參展,義務為大家買東西。然後大箱小箱拖回家,分裝並填寫上百個快遞。

有些買買買群更加職業化,群主和熱心媽媽會聯繫廠家、代工廠,生產媽媽們需要的產品。

我和現實生活中的朋友交流,他們都覺得這不可思議:「憑什麼這麼熱心腸?」

我回答不了,這是一種亦友非友的關係。很多時候,我們就像是一個戰壕里的戰友,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又是陌生人。






03




媽媽群里也是魚龍混雜的,充斥著許多微商

起初,每天都有賣紙尿褲奶粉的微商媽媽添加我,到後來,每個媽媽群都會訂立規矩,給隨便添加媽媽們的微商「飛機票」出群。




微商們用更隱秘的方式藏匿起來。

一旦有孩子紅屁股,立馬有媽媽跳出來說:「我覺得國產紙尿褲不比大牌差哦,吸水性好,又薄,我家一直用 XX 牌。」

有孩子發燒感冒,也有媽媽跳出來說:「我家小寶昨天也感冒了,我給他用了 XX 葯,一晚上就好了。」




我有個媽媽閑置轉讓群,設立的目標是分享媽媽們的閑置品,寶寶的玩具衣服更新換代得實在太快了。群里有個媽媽和平常一樣轉讓閑置品,推車、麵包超人玩具,九成新,價格優惠。

但有一次,突然有媽媽大喊:「她是騙子!」「大家別買!」「群主,她是騙子,快踢出去!」

騙子「媽媽」瞬間退群,群里一片恐慌:「啊,我被騙了嗎?我買了!」「我的天,我差點加她微信買東西!」




這個騙子「媽媽」流竄在各個媽媽群里,給購買的人一個微信支付二維碼,但是永遠都不會發貨,有媽媽被騙了 9000 塊錢,報警,警察說管不了。大家問群里的媽媽們如何發現她是騙子,「她微信號都不換」,「不抓住她,就繼續行騙」。




類似的新聞也在各個媽媽群流傳,配以聳動的標題:《熱心「二胎媽媽」海淘代購母嬰用品,發貨時竟把「淘寶進貨單」也發給客戶……都是套路啊!》。




媽媽群里也散布著各種被騙事迹。

比如,「不是親戚好友不能信,我在免稅店親眼看見有代購在現場直播買東西,直播完了瘋狂退貨!

「也有媽媽說,她被親戚騙了:「我找海外親戚代購奶粉,運來了竟然是國內發貨的。」




一番對話後,群里的氣氛頓時微妙起來。但用不了幾分鐘,大家又恢複信任,隔著虛擬的網路,似有似無的人際關係,媽媽們似乎更放得開。




她們經常發泄式地釋放壓力,旁若無人的大段獨白。和老人的育兒觀念發生衝突了,和老公吵架了。她們也毫無顧忌公開自己的隱私:一年沒來的月經,一年沒有過的性生活,都是群里的熱門話題。

每個群里只要有媽媽起頭抱怨家庭矛盾,一定能波瀾壯闊地發酵成上千條信息。




有時候,大家在群里訴說,也許只是想尋找安慰。




在醫院媽媽群,「奶牛」媽媽和「草牛」媽媽正在群里暢聊。「奶牛」媽媽正訴說自己的苦惱,每天親喂哺乳完還能吸出 1500 ml 毫升人奶,冰箱都塞不下了,倒掉又覺得可惜,騙老公喝,塞給媽媽喝,喝不完連保姆都幫著喝,大家都喝噁心了,只好倒出來全家泡腳。




「你就別吸這麼多呀。」「草牛」媽媽說。




「奶牛」媽媽甩出各種你不懂我心裡苦的淚奔表情:「不吸就是兩塊石頭啊,分分鐘堵奶。」




在三百多人的群里,她友情附送一張正在狀態的「奶濕」圖,附上圖說:「我剛剛渴到不行,喝了一杯白開水,t 恤都濕了。」果然,藍 t 恤上兩大攤。




「草牛」媽媽展露出明顯的羨慕嫉妒:「我已經把孩子 24 小時掛身上餵奶了,我寶還是吃不飽,把我的乳頭裹得血肉模糊的,每天餵奶我真的是一邊哭一邊忍,生孩子都沒這麼疼。」看文字已經驚心動魄,「草牛」還扔出了一張血肉模糊照。




「奶牛」媽媽為了安慰她,發了幾張堵奶求醫照。通乳師歷時一小時才把「奶牛」媽媽的乳房疏通。在照片里,奶噴射出來,以及從細細的乳腺管里擠出來的一堆結了晶的奶石。




圍觀媽媽們紛紛感嘆當媽媽的不易,擁抱的擁抱,獻花的獻花。




突然有媽媽跳出來說:「這群里好像有奶爸……」




「媽媽群里怎麼會有男的?」「奶牛」媽媽急了,「草牛」媽媽不吭聲了。




「有,還經常發言。」





圖片備註:2015 年,青島。38 位辣媽眾籌給孩子辦樂園,宣誓「不早教、不補課、不買學區房」。參與眾籌的媽媽們都是賽娟辣媽群里的成員,她們以外企白領、醫生、律師、大學老師、私企老闆為主,媽媽們每天都會在網上交流育兒心得,隔三差五還會舉辦線下活動。來源:視覺中國。






04




我不知道媽媽群里潛伏了多少爸爸。

也許有爸爸假借媽媽們的名義,混跡在群里默默潛水,學習各種媽媽經,或者每天偷偷圍觀媽媽們吐槽婆婆和老公,隔著屏幕倒吸一口涼氣。

但我所在的每個媽媽群里,幾乎都有那麼一兩個行事磊落的爸爸。他們絲毫不隱匿自己的身份和性別,並熱衷參與所有討論。




在醫院育兒群中,五哥從准爸爸時期就是樂於分享的育兒達人。他醉心於幫助有困難的媽媽們,每當有人求助,他都挺身而出。

有媽媽說自己頭疼,諮詢能不能吃阿司匹林泡騰片,五哥:「我記得懷孕不能吃阿司匹林,哺乳還真不知道,等我看看啊。」然後他分享了一堆文章,並且幫助得出結論。

有媽媽說吸奶器不好用了,五哥建議:「拿棉簽沾點撫觸油或食用油,粘著擦,時間長了是有可能粘連。」

有寶寶幾天不拉屎,五哥:「精神沒問題,便沒問題,應該算攢肚吧,娃腸胃功能好了,基本都吸收了。」

有人問月嫂、育兒嫂需要提供哪些體檢報告,五哥專業地列出一大堆。




五哥的娃出現了問題,長了小疹子,他理論知識有,但從來沒見過實物痱子,媽媽們很願意出謀獻策。五哥一一謝過,最後總結:「一切皮膚疹子都是紙老虎,不管是什麼,都要做幾件事:1,……;2,……;3,……;4,……。」




買買買群里的好爸,則是另一門類的「模範爸爸」。

樂高、汽車安全座椅、學步鞋,他無所不精,經常深夜甩出折扣信息:

「歷史最低價,可搶!」他被封為媽媽群的「買買買顧問」,但凡有媽媽要買東西都會諮詢好爸的建議。

好爸從不參與媽媽們瑣碎的聊天,媽媽們聊到私密之事,會開玩笑:「你們忘了群里還有好爸啊。」「好爸千萬別爬樓!」好爸識趣地隱匿起來。




有時,媽媽們會好奇好爸的身份。

「我猜好爸是個玩具測評師,小好的玩具已經買到十歲了吧」?「我覺得好爸可能是劉強東」。




這些爸爸為什麼會進媽媽群,答案各不一樣:「月子里不想孩兒媽老看手機傷眼睛,所以就替她進群了。」「我是奶爸啊,職責範圍。」「老婆帶娃辛苦,這點小事就交給我吧!」

這種時候,群里的媽媽們會刷屏,這是「別人家的爸爸」。






05




媽媽群里的話題從不中斷。

從要不要辭職做全職媽媽,到如何保證上班奶量不減少?從女兒將來遇到渣男怎麼辦,到願不願意幫將來的女兒帶孩子?




時間一長,媽媽們互相之間越來越熟悉。常聊天的幾位,會知道各自職業、年齡、老家、哪個學校畢業的,甚至了解家裡每天發生的各種狀況。

聊得好的,會私下拉小群深入聊。聊得不好的,會在群里吵架。

有媽媽群會因為不同的養育方式在群里辯論得天翻地覆,也有媽媽因為看不慣其他媽媽給孩子斷奶,認為所有孩子都應該自然離乳,繼而憤然退群。




我和聊得好的十幾個媽媽們一起組建深夜夜聊群。

我第一次擁有天南海北這麼多不一樣的朋友,有女警察、建築設計師、證券分析師、老師、保險產品經理、外企員工,開瓷器廠的、剛考上縣城公務員的 90 後媽媽,也有全職媽媽。

她們成了我的育兒夥伴,每天像打卡一樣到小群里報道。早上醒來,會報備昨晚孩子睡得好不好。

蘑菇媽發了一個紅包,寫上「不能誇」,大家心領神會,蘑菇昨晚睡得不錯。葫蘆媽說:「我昨晚睡了一個假覺。」媽媽們肯定跳出來問,「葫蘆昨晚醒了幾次?」然後一起分析原因。




胖肥媽是群里的廚神媽媽。當我們的寶寶都還在吃糊糊時,胖肥的伙食就已經千變萬化,自製寶寶腸,各種口味的鬆餅,小餛飩,小包子,小飯糰。

胖肥媽獨自帶娃,每天夜裡大戰每 40 分鐘一醒的小睡渣,仍然堅持早晨 4 點起床給胖肥做早餐,然後開始一天不停歇的陪玩陪睡陪吃。在她的帶動下,群里許多不會做飯的媽媽們,也都成了輔食製作小能手。




胖肥媽第一次在群里嶄露廚藝,是製作蛋黃溶豆。她無意兜售,無償給我郵寄了一份,這是我第一次收到陌生媽媽製作的食物,包裹得特別密實幹凈,但我也不敢太放下戒備。

胖肥媽特意發了微信詳細說明:「雞蛋是胖肥專享有機五穀蛋,蛋清剔得相當乾淨,打發的比較好,再加上奶粉比平時的還要少一點,所以顏色比第一波淺,胖肥是純母乳,溶豆用奶粉又太少,所以買的是貝因美的小包裝奶粉,一共三個蛋黃十五克奶粉五滴檸檬汁,沒有加其他東西,裡面的袋子是胖肥爸爸用的食品級茶葉分裝袋,外面的是宜家的食品保鮮袋,我順手拿了一個盒子用膠帶纏上了,怕被人拆,放心吧。」

她最後提醒我:「一星期吃不完就扔掉好了。」




我信任她,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信任。

我問群里的媽媽們,你們為什麼願意沉溺在媽媽群里?




鐺鐺媽說:「緩解壓力,每次帶娃累到帶不動,就進群看看,一下子心情就好了,原來孩子們都一個樣。」




胖肥媽說:「精神寄託!看到群里有未讀信息的小紅點,就忍不住爬樓刷刷刷,明明知道可能也沒聊什麼。」




毛毛媽說:「我做眼睛手術不能看東西,朋友圈都關了,所有的群都不看,但這個媽媽群我每天都要爬樓。」




有天,一個媽媽在群里問:「你們寶寶有一起長大的朋友嗎?」除了住在老家的媽媽們,在外地工作的都說:「沒有,求朋友!」

有媽媽說:「像我們這種北漂、海漂、廣漂,家人親戚都不在身邊,朋友圈裡沒孩子的居多,有孩子的也難得遇到適齡的,別說從小一起長大了,沒有媽媽群我都活不下去。」




媽媽群們很快開始行動。最開始是醫院媽媽群組織了線下的插花活動,媽媽們圍在一起插花,寶寶們聚在一起爬行。

上周,深夜夜聊群里住在廣東的兩位媽媽帶著寶寶見面了。




這是一場等待已久的會面,提前一個月就開始商議。見面的那天早晨,從寶寶們各自家中出發上車,到聚在一起玩耍聚餐,兩個媽媽在群里全程直播。




「我們是不是也該見面了。」群里其他同城的媽媽們互相招呼。




「我在想像,我們每個孩子的個性都這麼不一樣,聚在一起不知道是什麼場面?」毛毛媽說。




「下個月北京見吧。」鐺鐺媽媽招呼到。




我們還商議明年一起去孤獨圖書館,一起住樹屋,一起去雲南住三寶媽的客棧,一起環中國去見每一個媽媽群里的朋友。

我想,也許我的孩子很快就能見到他線上的「虛擬朋友」了。






本文轉載至微信公眾號「正午故事」。








 丁香媽媽徵稿 




關於懷孕、生娃、養娃的一切


歡迎來稿,500 萬媽媽在傾聽




一經採納有稿費哦!




投稿郵箱:mama@dxy.c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香媽媽 的精彩文章:

寶寶乳牙發黃,是怎麼回事?
帶娃去超市千萬不要這樣做,已經有孩子出事啦
寶寶肚臍真的不能摳,覺得臟可以這樣做
看到寶寶第一眼,老公的反應竟是......

TAG:丁香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