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舸:中國攝影協會新一屆主席「崗位是單位的,攝影是自己的」

李舸:中國攝影協會新一屆主席「崗位是單位的,攝影是自己的」

9月2日,中國攝影家協會第九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產生新一屆主席團成員

主席:李舸

副主席:王琛、劉魯豫、李學亮、楊越巒、陳小波(女)、鄭更生、居楊(女)、線雲強、

柳軍、雍和、潘朝陽

提及李舸,媒體圈內對他的關鍵詞:「我本來也一無所有、我不怕、我不願意、我喜歡、我自己的」

李舸和特種兵在黑龍江雪原外訓

1991年開啟攝影生涯,拍過無數國家政要、國事級別的現場,經歷中國20多年的大喜大悲大事件,走過中國千山萬水,然後走上了中國攝影界光芒四射的舞台,當上了主角之一: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

李舸在奧運會採訪

李舸體育系列

攝影界中人,對李舸的關鍵詞應該不陌生:初心攝影,左手寫字,非遺,「四獨要求」(獨家、獨特、獨創、獨幅),佛光山,中國攝協副主席……

但在圖圖看來,李舸的關鍵詞很簡單,他的故事,概括起來,就是一個大寫的「我」。

李舸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上空航拍

只留意到李舸的身份和嚴格到極致的攝影理念時,圖圖覺得他是個站在山頭上,環顧四周,人影空寥,不得不自我鞭策的獨孤大俠。

看到李舸近年系列作品甚至他個人的工作照時,又隱隱覺得他和年輕時的竇唯有幾分相似,置身圈子中,孤且直。

如今,圖圖覺得,李舸似乎和崔健更相似,同樣強調自我的價值與意義,這種強調幾乎到了極致的程度,會不斷地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在職業追求的道路上繼續探索,甚至「跨界」,也包容著這條路上其他的「現實」。

關鍵詞:我本來也一無所有

拍攝那麼多災難現場,不害怕嗎?

——無所謂,我本來也一無所有。

李舸行板系列·中國製造業

這個根於他童年經歷的「覺悟」,讓李舸勇闖許多危險的第一現場。自覺一無所有,自然也不會有太多恐懼。

李舸從解放軍政治學院新聞系畢業之後,進入人民日報攝影部當攝影記者,跑了很多自帶光環的國事現場,用鏡頭捕捉過多國政要。

李舸參加軍演

但是,中國20多年中經歷的重大災難和事故,現場也少不了他。

李舸在非典定點醫院工作

2003年,中國爆發「非典」疫情,北京作為重災區,隨著被感染的病人越來越多,社會上謠言四起:進了醫院你就出不來了,沒病的也給你弄出病來,有病的就直接給你弄死。

特殊時刻,更需要能直觀傳遞真相的照片。李舸這麼想。

李舸主動申請去非典的定點醫院之一,進駐中日友好醫院非典病房。他的申請一開始被拒絕了,工作單位不願他涉險。但領導看他態度實在堅決,也只能批准,還給他打了疫苗。

他在非典病房裡封閉了十多天,每天跟著一線的醫護人員拍攝8小時。人民日報在頭版給他開了專欄。

李舸進駐非典病房的第一天

非典隔離期間,李舸的同事們來看望他

然而,來勢洶洶的疫情,連一點「劫後餘生」的慶幸,都給不了這個硬氣的人。

「無所謂,(安全威脅)我根本不當一回事,天還塌不下來!」

同樣危險的,還有1998年長江爆發百年不遇的洪水,李舸輾轉兩湖採訪長達40多天。一次剛回到武漢駐地休整,晚上還沒躺下,就又收到工作通知:荊江分洪區有可能要炸堤分洪,必須連夜趕到荊州大堤現場採訪。

李舸和同事半夜開著車,必須逆向而上,趕在泄洪之前穿越分洪區,才能到達採訪地點。當時分洪區里幾十萬人已經全部撤離。

兩人跑到分洪區指揮部溝通此事,留守的人勸不住他們,只好囑咐:「你們逆向而行,一定要認真觀察,一旦聽到機槍聲,要立馬棄車,就近上房上樹!」

結果第二天凌晨,長江第六次洪峰順利通過荊江大堤,兩人安全穿越。

萬一真的分洪,豈不是慘了?「當時只想著採訪。經歷那麼多,命大,應該沒事。」

1998年的時候,李舸已經工作7年。這個時長,足以讓多少人在崗位上熬成老油條,李舸對現場和紀實還是如此執著,絲毫不將生命威脅放在眼裡。

用一句網路流行語來表達,那就是,面對這些險境,李舸的內心毫無波動。

會不會所有的威脅,在他面前都有些許挫敗感?

「我從小就有這個感觸,我本來就什麼都沒有。」

關鍵詞:我不怕

紀錄那些沉重的畫面,心理負擔重嗎?

——我不怕,苦難帶來的是正能量

李舸鄉村系列·拾花的日子

無論是災難現場,還是紀錄中國鄉村變化,拍攝中國非遺傳承,都難免遇到一些頗為沉重的畫面。李舸說,他一直在向拍攝對象學習,有些人什麼都沒有,依舊怡然自得。

困境對他而言,是歷練和經歷,而非痛苦。

李舸出生於北京。兩歲時,在空軍任職的父親被打成現行反革命,不久,當軍醫的母親也被打倒。

年幼的李舸和姥姥被攆出空軍大院,輾轉在各個親戚家中寄居。

這便是他「一無所有」的根源。

「小時候去到哪都是被鄙視的人,但是我那些處境同樣不好的親戚對我很好。別人給的,我都該感恩。」

可幸的是,幼年失去家庭的李舸,有個忍辱持重的姥姥。姥姥曾就讀於燕京大學,當過中學校長,對李舸的教育看來非常成功。李舸跟著姥姥,面對如此坎坷的童年,沒有反社會,甚至沒有陰影,反而經歷了一場磨練之後,學會珍惜、感恩、知回報。

正是這樣的鍛煉,讓他面對許多災難現場和紀錄苦難時,沒有害怕,也不會有沉重的心理負擔,只把它當作是生活的經歷,從中汲取的是正能量。

李舸鄉村系列·莫溝老物件

「現在的人,看一些真人秀節目,(對節目中的苦難情節)哭得一塌糊塗的,太小兒科了。」

大江大海,確實難被小風掀起浪花。

關鍵詞:我不願意

為什麼不接受師範的保送,而是選擇了攝影呢?

——我不願意(當老師),我當時想去當戰地記者

李舸初心系列

李舸中學時學美術,高中畢業時有機會被保送到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相信經歷過高考折磨的人,都知道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那種解脫感,不亞於永離苦海,修成正果。

李舸拒絕了。

「當時保送是有條件的,必須回中學當美術老師。我不願意。」

不願意的另一面,是對自我的追求。

李舸是軍隊子弟,總覺得自己就該去戰場、去前線,於是進了解放軍政治學院的新聞系。

當時成立新聞系的院校屈指可數,攝影專業更是鳳毛麟角,而李舸就特沉迷於此,自己選修了攝影。

一個我不願意,李舸從教師轉到了攝影。送到手上的「勝利」,不是他想要的,他也可以棄之。

李舸還有一件事不願意做,就是不願意幫人作序。

他認為,客觀地去挑攝影作品中的毛病,別人才能不斷進步,說一些冠冕堂皇的奉承話,沒有用。但為人家的書作一個帶批評的序,恐作者無法接受,乾脆不作。

一個我不願意,李舸在人情面前保住自己對攝影的本心。

人情關恐怕是中國最難過的關了。

李舸初心系列

關鍵詞:我喜歡

會因為其他誘惑或困難放棄攝影追求嗎?

——我喜歡攝影,它是我生活的方式

李舸行板系列·中國製造業

攝影記者的地位大不如以前,擁有相機就壟斷攝影表達權的時代更是一去不復返。

但李舸從未想過放棄,攝影已經成了他的生活方式。「我喜歡攝影,就不可能考慮放棄,只會想如何繼續改變、創新。」

面對如今大眾攝影時代,李舸覺得,這意味著攝影的門檻降低了,但作品的要求變高了。他沒有像圖圖想像那樣,是一個山峰上的獨孤大俠,相反,他眼中,但凡比他看得遠的人,都值得他學習。

90後,甚至00後的新生代攝影人,各地的宣傳幹部,來陪同創作的同好們,被拍攝的對象……

因為喜歡,所以努力汲取著一切營養。

李舸行板系列·中國製造業

李舸行板系列·西非

2008年汶川地震,對李舸而言,算是一個創作上的分水嶺。那年,他幾乎全部否定了自己之前的作品,「90%都是垃圾!」

原因在於,他當時雖然拍了很多很震撼的畫面,也都被報社採用了。但事後,連他自己都印象模糊了。反而一直深刻印在他腦海中的,是一個中年男子用床單把亡妻背在身後的影像。那是一個外國記者拍的。

李舸2008攝於汶川

2008年李舸在汶川大地震重災區北川縣城

反映當事人命運和情感的作品觸動了他,他義無反顧地拋開過去宣傳式表達,重新上路。眾人總揶揄他,當了中國攝協副主席,應該推、抬自己才恰當,但他總在各種講座、交流時把自己當反面教材。

「好作品要經過沉澱之後,留待後人評價。後人說誰是大師,誰才是大師。」

因為喜歡,所以毫不猶豫地放棄已有的成就,離開自己的舒適區,轉奔更高境界。

一般人對資深攝影家的形象,誇張點說,應該是渾身掛滿機身,腰間全是鏡頭,還得扛個大腳架。李舸卻常常只拎著個微單相機,追求直出,無剪裁、無後期。

李舸將這種追求當作一種自我訓練。他舉了個例子:去安徽拍攝時,遇到一對夫妻拍樹,拍出的葉子顏色不夠黃,丈夫豪言:回去PS即可。

「這也沒事,那也無所謂,全靠幾秒鐘就能完成的PS,是在給自己的不嚴謹找借口。我不能給自己這樣的借口。」

李舸認為後期也是一種非常好的創作,但他卻把自己的後期之路「扼殺在搖籃中」:拍攝的時候就加上黑色邊框濾鏡,便無法剪裁。

因為喜歡,每次舉起相機,都是極為嚴肅的。

關鍵詞:我自己的

每個人都該把自己的事做好,有自己的東西……

攝影,才是我自己的

李舸初心系列

在報社,當李舸成為人民日報攝影部主任時,已經是一個攝影記者所能到達的極限。

有人勸他轉行,以期繼續升職。但他像當年放棄保送一樣,把善意的建議放到了腦後。

「崗位是單位的,攝影才是我自己的。」或許改行、升遷與出好作品未必矛盾,但他認準了自己的路,就一直在那條道上發力奔跑,不理會其他誘惑。

李舸說,到了一定年齡階段,知道什麼是自己想要的,才有膽量說硬氣的話,做硬氣的事,年輕人只有多多奮鬥,才能規劃自己的人生。

縱觀李舸的學習與職業生涯,圖圖總覺得他一直都知道每一個「當時的自己」要的是什麼。

李舸初心系列

「每個人都該把自己的事做好,我既然有攝影這個技能,我就踏踏實實地用好它,這樣它才能成為你的東西。」

長期以來,李舸都在堅持拍攝三大主題:禪修文化、非遺、中國鄉村。他不光是紀錄,還從中感悟,將主題的精神轉化成作品,表達「我自己的東西」。

李舸深感社會變化,日新月異,很多事物現在不拍,以後可能就不存在了。非遺的艱難生存,中國鄉村的巨變自不必言,即使是「看似沒變化的佛教,其中的人、相對應的社會文化,其實都在變。」

哪天,當這些都已消亡,我們只能從李舸的作品中追尋。

李舸不僅是追求主題的獨特,他的作品的每一個環節,都是獨有的,帶著強烈的文化屬性。他甚至花了2年時間,在安徽宣城和非遺大師共同研發了集熟宣與生宣於一身的特製宣紙,既能列印照片、又能寫書法,而他的左手書法也別具一格。

李舸非遺系列·宣紙技藝

李舸非遺系列·鎮江香醋

一幅作品從拍、印、題字、蓋章,都是他「自己的」,別無分店,這就是李舸正在追求的「我自己的」。

李舸影畫系列·九華禪意

李舸初心系列

李舸簡介

中國攝影家協會 新一任 主席

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副會長

人民日報攝影部主任、高級記者

任中國攝影金像獎、全國攝影藝術大展、中國新聞獎、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華賽)等賽事評委

被授予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全國抗擊非典優秀新聞工作者」、「全國抗震救災優秀攝影家」等榮譽

《初心》的作品,首創將攝影、書法、篆刻和手工宣紙等多種藝術形式巧妙融合,形成了獨樹一格的跨界藝術作品

2014年初至今,鑒於李舸在禪修攝影方面的成就,他多次受邀前往台灣佛光山進行獨家攝影創作。由星雲大師一手創建的佛光山,是世界著名的道場。自1966年開山以來,幾乎沒有專業攝影師獲得過深入拍攝的許可,能讓李舸獨家較為系統地進行攝影記錄,實屬特例

從影以來,先後在亞、美、歐、澳、非等大洲的眾多國家舉辦攝影展、拍攝畫冊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攝影大家匯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攝影大家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