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睡不著的時候都幹什麼?

你睡不著的時候都幹什麼?

Go

在寂靜的夜裡,你可能和我一樣沒在睡覺,不知道你在幹什麼?我正在想如何將我剛學到的這幾個概念在忘掉之前,用在其他地方。

以下5個概念是《5分鐘商學院》裡面的內容,主要用在商業領域。但我想只要是知識它就一定不止這麼一點用。

我們來看概念

概念:損失規避

得到的快樂其實並沒有辦法緩解失去的痛苦,心理學家把這種對損失更加敏感的底層心理狀態叫做損失規避。甚至有科學家研究出來,這種損失所帶來的負效用是同樣收益所帶來的正效用的2.5倍。

這在商業上通常被這樣用:

案例:用獲得感代替失去感。

你打算去買一台手機,同一款手機一種說法是:手機2000,配件200,這種說法容易讓人覺得「買手機竟然連配件都不送,太摳了!」另一種說法是:手機2200,不要配件的話還可以便宜200元。

同樣是賣一樣的價錢,給人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一個給人失去感,一個給人獲得感。就像上面例子中所說的,換種說法就能規避對方心中的損失。

然而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我們也能用到這個概念。

工作場景:

你不小心搞砸了一個業務,弄得老闆很不開心,這時候你是因該垂頭喪氣的等待著暴風雨的降臨,還是回去把自己在執行這項業務過程中所犯的錯誤整理出來,並告訴老闆:我整理出來的這個錯誤報告可以在以後 的工作中避免無數次這類錯誤。接下來就讓老闆自己去思量,你該選後者。

面對熊孩子的反向運用:

孩子喜歡玩具,但家裡玩具成堆,可以和他定這麼一條規矩:我們家裡只能出現3個玩具,每買一個新玩具就要扔掉一個舊玩具·······

······

概念:比例偏見

比例偏見是指,在很多場合,本來應該考慮數值本身的變化,但是人們更加傾向於考慮比例或者倍率的變化,也就是說人們對比例的感知,比對數值本身的感知更加敏感。

例:

677和676這兩個數值有多大區別?前者比後者大1。

2和1這兩個數值又多大區別?還是前者比後者大1。

但你們明顯能感受到差別是嗎!

就好像賣1萬塊錢的東西給你便宜100塊錢你會覺得那人小氣,但是如果賣200塊錢的東西給你便宜100塊,你就覺得太賺了。

人們對比例的感知天然的大,我想這可能是在原始森林為了區別食物和危險而進化出的本能(體型大的是危險小的是食物),這個概念告訴你:

1.在傳遞信息的時候要考慮到接收對象的不同,我們要懂得加工信息。

比如我今天花了5000塊錢,我可以說我花了我一個月薪水的90%,我也可以說我花了全部積蓄的1%,3種說法給人的感覺各不相同,具體看是對誰說。

2.利用這個概念讓自己的信息更容易被記住,不光是對別人。

比如你和同事都寫了一篇10萬的文章,他是10萬你是13萬,怎麼更容易讓人區分你們呢?告訴別人你的文章的閱讀量比對方高30%,這樣區分起來就容易多了。

概念:心理賬戶

我們會把錢分門別類的存在不同的心理賬戶裡面。比如說,生活必要的開支賬戶,家庭建設和個人發展賬戶,情感維繫賬戶,享樂休閑賬戶等等。雖然這些賬戶都是在一個大賬戶之下,但其實各個子賬戶都是獨立存在的。

主要是指個人財產在各個方面的預算。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觀,也就有了萬千姿態的心理賬戶。有人側重於情感,有人側重於個人發展,有人側重於享樂·······

只能說他側重於哪個心理賬戶,哪個心理賬戶的需求就多,待挖掘的價值就多。

例子:

有人對你說,你買點補品吧!對身體好,你可能會說我身體很好,用不著。如果那人說「你買點補品給爸媽吧!」這個時候你就可能會買,因為你的孝心賬戶有這個需求。

與人談合作的時候也能用到著個概念。比如你知道對方是一個情感賬戶預算多的人,預算多也就對應著需求多,這時候如果可以在你的方案里加入一些能夠滿足對方情感需求的項目,就能更加愉快的合作了。比如如果你同意,你以後就可以在離家很近的地方工作了。

概念:沉沒成本

人們在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僅是看這件事情未來對他是不是有好處,同時也會注意自己是不是在過去,已經在這件事情上面有過投入,這是一種非常有趣而頑固的非理性的心理,我們稱之為叫做沉沒成本,也叫做協和效應。

最常見的就是這個。一個電影看一半覺得沒勁,但又因為已經付出了那麼多時間,還是把它看完吧!

沉沒成本體現在女性身上更為明顯。

之前聽羅胖說過,很多女性在決定結婚的時候,都是因為自己之前已經在對方身上投入了很多,甚至都懷了對方的孩子,所以即便現在對對方不滿意,也會選擇結婚,你看沉沒成本的效應無處不在。

看清楚這一點,這個概念其實是用來當耙子的。

如果有東西能證明你之前的選擇是錯誤的,那麼這就不該叫成本,而是寶貴的經驗。

很多時候糾結於沉沒成本其實是放棄更好的選擇。就拿看電影來說,果斷放棄看了一半的爛電影,就好像一個四條腿走路的人突然發現原來自己可以直立行走,然後就果斷放棄四條腿走路。

不執著於以前,不將就於未來,是強者的態度。

ps:8月底收到珊珊真情書籍,沒來得及好好說聲感謝,記得當時是說感知麻木!但再麻木也不會忘了。對了!今年我經歷了許多第一次:第一次加入社群、第一次創建社群、第一次被陌生人鼓勵、第一次通稿、第一次自己給自己理髮、第一次給別人寄信、第一次收到別人送的書······人類有個很怪異的特點,就是對於第一次記的尤為清晰,上面有些事情都隔了一年多了我還能清晰的回憶起來。

這時,也許你已經進入夢鄉了吧!祝你做個好夢,晚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怪咖學生 的精彩文章:

TAG:怪咖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