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銘記屈辱:汨羅無聲,江水嗚咽/「9.3」抗戰朗誦長詩:汨羅風雲

銘記屈辱:汨羅無聲,江水嗚咽/「9.3」抗戰朗誦長詩:汨羅風雲

汨羅風雲

作者/彭流萍

朗誦 /一舟

這是一條洶湧澎湃的抗戰支流,這是一片潸然淚下的民族聖土;這是一部悲壯恢弘的汨羅史詩;這是一段永遠不容抹去的歷史;千古英雄魂祭中華,血戰到底終贏偉大勝利!

1

8000多年前

古老的汨羅江用她樸實的乳汁養育樸實

我的祖先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

泥坯的肉身貼合犁刀的卷刃

彎腰,翻滾

春夏秋冬,輪環往複

柔軟的質地收納萬物

紮根,生長,開花,結果

如同瀟湘子民,在這片聖土

源源生息繁衍……

2

從江西修水到湖南平江

從汨羅江口流入洞庭湖

水啊,我上善若水的水

古人說,厚德載物

而,厚德卻被獰笑與邪惡覆翻

半個多世紀

月光一次次洒掃

這片千瘡百孔的士地

白霜呼出煙霧

陰冷,恐懼

像刺刀進村時

閃爍的芒光……

3

1938年11月

哀嚎遍野,我看見顫抖的蚯蚓,

嘴含血腥的泥土,

骨頭漸漸生鏽

——岳陽淪陷。中日兩軍在湖之南與北

一線排兵對壘

空氣嘶咬空氣,恐懼吞噬恐懼

作為主戰場之一的汨羅,

從身體里,掏出另一個身體

阻擋徹骨的寒光

狎徒,指使沾滿鮮血

沾滿中國人鮮血的第十一軍

在飛機和大炮的縱庇下

像鑿子般

從鄂南、湘北先後鑿驅長沙——

「咪西,咪西……喲嘻,喲嘻」

日本步兵,露出黑而大的

獠牙

老人,婦女,小孩,村落,

叮叮鐺鐺的鐵匠,銀匠,商販

像木屑一樣

凌空濺落……

4

暢快啊

多麼乾淨,利落,洒脫的

訣別

看看吧

野獸的鐵蹄踐踏青草的天善

看看吧,求你們了

看看東洋人怪異,扭曲

丑劣的臉頰

殘暴鑲嵌在它們額頭

無異於中國人的黃皮膚

掩蓋不住獸的本性……

而,我們是喝汨羅的乳汁長大的

黃種人

「怕死——是——孬種」!!!

5

軍民如魚水

水,在狂熱中飆升戰火燃起的憤怒

憑藉祖先賜予的天塹,

與日軍在土地坳、同樂橋和高泉山

進行博弈

血燃燒火,火燃燒血

一朵朵跳動的烈焰,放下眷顧

把風壓低,貼近胸口

像彤雲般淡入地平線

自豪死去

6

風,拂過黃昏落滿的山岡

烏雲倉皇消遁

白骨塔,站在梅家橋畔一動不動

我眼裡常含晶瑩的淚花

像抒情的雪片

疼痛一次次緩緩鑽進大地的骨縫

我在唱誦中償試學會沉寂

而,銀光閃閃的刺刀

常常攪動我養在眼裡的

怒火

——邪淫的鬼子啊,

一截一截,像砍甘蔗

一株一株,又像鐮刀割草般割去汨羅人的頭顱

我的血液是狼群,

除了嗥叫,還要把那片屈辱的霾

飈入遼闊的詩歌草原——

7

93歲的抗戰老兵伏宗鑫:

老淚從他巍峨的顴骨飛流直下

泥沙俱下的悲疾摸不著出口

老屋涌脹

那是咆哮——如雷的怒——吼!

奏出凄涼,恢宏的顫律

——幾個鬼子,

伸出鐵一般的手掌

死死捆綁一個手無寸鐵的百姓

一勺一勺,

舀起翻滾的開水

從腦瓜頂開始,向下澆

像澆花似的

活活燙死他了呀

水,滴濺的聲響蓋住

撕心裂肺的疼……

這還不夠味兒

它們又把手中的戰利品——國軍連長

釘在子屋,拿出尖刀

從額頭開始往下剝

剝啊,剝

剝開與它們相同的皮膚

剝到腳踝

剝到法西斯主義的內核

裸露天眼。那種殘忍的嘶鳴使鋼刀卷刃,

使天地萬物咒語連綿

而,它那同樣是父母所孕生的雙手

如鐵鑄般鋼硬

絲毫沒有顫抖……

8

來吧,多麼酣暢淋漓?!!

它們又抓住一個三歲小男孩

掏出明晃晃的刺刀

從肛門一捅!「噗嗤」,

金屬與肉體摩擦的聲音

敲擊刮骨穿心的疼痛

這還不過癮?高高挑起來吧

像它們挑起自己的太陽旗

來回在喑啞的空氣中一頓亂攪……

直到一陣微弱的喘息聲

隱入黑夜體內

它們才收起淫笑,露出平靜

的外表……

9

這些還不夠,來吧!

1939年9月26日,

日軍飛機像迷途的蒼蠅

一個多小時的狂轟濫炸

「小南京」啊

國民政府手掌里的「小南京」

煙霧瀰漫,像塊白色的瀑布

凌空飄逸。彷彿把葬禮再一次推向高潮

隨後日軍第六師團佔領新市,

日寇橫行霸道,

見人就殺,見房就燒!

奸淫擄掠,無惡不作!!

罪不可赦,悖逆天道!!!

淬毒的鋼刀大肆炫耀「三光政策」,大肆舔食平民的血和淚

儼然野獸般抒發著富有天賦的殺人快感

數以百計同胞淪為刀片舌尖上的「美味」

街頭巷尾拋屍露骨

血,我醒著的血啊,汩汩(gu)冒著泡兒

散發濃郁的腥味。汨羅的天空開始坍塌

黑暗籠罩渺小的城邦,戰爭塗炭過後的空茫

彷彿控訴著屠殺的屈怨……

10

仇恨,與歷史只有風的距離

滾滾的汨羅江

驚濤拍岸,浪花飛濺

一次又一次洗濯罪孽的懺悔

在這片大火焚燒過的鄉野

在這片7.5萬亡靈無法安息的鄉野

飛鳥嗚咽,魚群蹦岸

疼痛的碎屑捲走哀嚎,

未能超度汨羅女人涼苦的魂魄——

那天,新市的陽光碎碎的

如同她們的心

「剝皮」「屠城」「虜掠」「燙澆」「火燒」……

顯然不過癮

顯然不能填滿鬼子的淫念

它們把禽獸般的扭曲

強迫給我的同胞

它們把「兒子姦淫母親」「父親強姦女兒」的影像

擷取下來,

用刺刀或一梭子彈強迫中國人

上演……

我為那些不安的靈魂

續滿血液;為那些剝落的花瓣默誦千遍,

萬遍不死的悼詞:

日軍製造亂倫慘案;毀我家園,滅我族人,姦淫婦女十八人,

手段極其殘忍——

先奸

後殺!

11

翻過汨羅抗戰的扉頁

觸目如故的內容

靜靜躺在頁子書里瑟瑟發抖

泛黃的畫冊,耀眼

綻放金黃的火焰

我的悲傷無須炙烤

情不自禁溢出來,軟如白泥,涼如霜雪——

樸實的汨羅子民迫於刺刀的淫脅

為了躲避苦水吞沒

攜老扶幼

藏進山洞

鬼子像瘋犬般肆處搜尋、獵殺

我可憐的同胞

不敢聲張

生怕掉下一根針的聲音

生怕懷裡的嬰兒

又像新市街道那個三歲小男孩

成為鬼子槍刺上的太陽旗

他們使勁捂在懷裡

藏得越深越好

恨不能藏進子宮……

當月光塗滿大地

天網逐漸在蒼茫中隱撤

那些嬰兒,沒有足夠的力氣蹬一蹬腿,

沒有一聲啼哭,沒有再吮一次乳頭……

暖暖的,軟軟的

死了,死——了!

他們來不及睜眼迎接曙光

像黎明一樣靜悄悄地消失

在殺機四伏的黑夜……

12

在黑而荒莽的汨羅

淚滴堵不住我的雙眼流出憤懣——

營田、新市、歸義三大慘案,

轟炸縣城12次,

90%房屋被炸毀,共殺害無辜百姓7.5萬人,

重傷11.7萬人……

今晚,我的肉身與靈魂

吸吮蒼白的月光,流出千行白淚

難以洗滌這扎心的涼

沒有一根稻草能幫我渡岸

我懇求濤濤江水

洗涮死難同胞的亡靈……

——這是我惟一安撫殤的方式

13

孤獨的夜包裹孤獨

沙棗樹上,掛著啟明星,

搖曳的星光,

像極了狄炳皇老人眼角的淚光

又像他胸前的軍功章

閃耀著金質的光芒……

星星點點,

如一棵棵跳動的小火苗,

點燃屈辱的燈芯

傷悲,像支火炬

在我筆下燃燒——

日軍取出一根溢滿淫光的芒刺

用犀利、尖銳的眼神打量

8個中國人

他們站成8棵樹

迫於敵人的淫脅

甚至無力反抗恐慌

芒刺被鬼子賦予邪念的思想

更顯鋒芒

熟練地穿透鎖骨

像串薄樹葉一樣,將他們串成串

架起乾柴,壓上厚木板,淋上汽油……

「燒吧,燒吧!燒吧!」

「呦嘻,喲嘻,哈哈!大大地痛快!」

可憐的村民被活活燒死了……

14

風,吹醒思緒的流蘇

轉過身,閉上眼睛,

我感受到千萬塊骨頭二次斷裂

那些斑點叢生的骨啊

在白塔,顫慄

當清明的雨潤醒沉睡的蒙塵

墳塋堆里的山花

一茬又一茬在指尖搖曳,微笑

葳蕤(wēi ruí)溢出仁慈

我將他們全部拽出淪滿屈辱與死難的泥沼

給這片靜土

溫暖,寧靜,遼闊……

創作手札

2017年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2周年,反法西斯戰爭是由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歷時長達6年的戰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戰場爆發時間最早、而且歷時最長。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堅定了盟國與法西斯作戰的信心,推動了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形成,中國人民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侵華日軍進犯中國以來,生靈塗炭,家園被毀,無數同胞淪為刀下,光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高達30萬,然而湖南汨羅系日軍進攻長沙的四道防線之一 ——1938年11月岳陽淪陷,中日兩軍在湘南鄂北一線布兵列陣,駐武漢的日本第十一軍從鄂南、湘北先後向長沙發動了4次大規模進攻,汨羅軍民為阻止日軍進攻,奮起反擊,日寇先後4次蹂躪汨羅,製造了轟動一時的營田、新市、歸義等三大慘案,轟炸縣城12次,90%房屋被炸毀,共殺害無辜百姓7.5萬人,重傷11.7萬人……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2周年之際,我與著名朗誦藝術家一舟,聯袂匠心打造抗戰朗誦抒情長詩《汨羅風雲》,該作品歷時1天12小時完工,前後修改118次(以博客瀏覽量為據),長詩從汨羅本士歷史文化淵源出發,通過著重描寫1938年日軍進攻汨羅製造的新市、營田、歸義慘案,控訴日軍暴行,以若干生活細節和慘烈的殺人手法進以鋪述抒情,全篇幅共14節,約500行左右。

汨羅是整體的,但它又像是散落式的,泛黃的戰報,逝去的英雄,慘難的平民,陳舊的武器……它們像潺潺溪流一樣,需要用抗戰這股洶湧的激流把它彙集起來;將波瀾壯闊的歷史影像深透每一名中國人的骨髓里,我們要時刻緬懷英烈,悼亡同胞,時刻警醒「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惟把憂患意識化為內心永恆的堅守,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作者介紹:彭流萍,曾用筆名,高原紅,退役軍人,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現為自由撰稿人。2015年12月在《福州日報》副刊發表處女作《立冬》《逆襲》,同年獲軍內多種獎項。其長篇人物通訊和散文詩歌多見《人民政協報》《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解放軍報》《空軍報》等。

朗誦者: 一舟, 詩人,朗誦藝術家,副教授,退休空軍大校,廣東散文詩學會藝術顧問。2008年獲國家六部委舉辦的「中華誦」中華經典誦讀大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第三屆夏青杯全國決賽二等獎。2012年第26屆金鷹獎優秀文藝節目獎、河北電視台《聲動清明》主要策劃人和特邀演員,先後參加過CCTV電視詩歌散文欄目、中國教育台、河北電視台、山西電視台、兵團衛視、太原電視台、深圳電視台、桂林電台、電視台等的大型朗誦會,朗誦代表作《河床》、《黃河》、《不朽》、《春天遂想起》等 。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散文世界 的精彩文章:

西樓:只聞花香,不再悲喜
一元兄:風兒啊,你到底在哪裡
有種女人,她們並不漂亮,但看上去卻很舒服
西樓:來世,十里桃花,便是故人來
七夕最美的告白詩,驚艷千年!

TAG:詩詞散文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