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目擊!切開最珍貴大腦 網路直播40萬人觀看

目擊!切開最珍貴大腦 網路直播40萬人觀看

H.M.生前的照片

他大腦的核磁共振圖像

2008年12月2日,一個被稱為「H.M.」的人去世。他的大腦被立即冷凍起來,一年之後的本月,他的大腦被切成了兩千多片,以供後續的科學研究。

簡稱為「H.M.」的病人因為一直只有短時間的記憶而成為腦神經學科中最著名的病人,他發生故障的腦部部位非常關鍵,H.M.生前唯一的職業是病人,而他死後,卻享受了和愛因斯坦一樣的待遇———解剖大腦進行分析。這次大腦切片的整個過程都在網路上全程播放,3天的直播過程中,全球有超過40萬人觀看了現場直播。收視最高的時候,有1.8萬人同時觀看。

1 珍貴大腦只能記憶20秒

幾乎所有醫學生都曾經在教科書上讀到過H.M.的案例,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名摩萊森(Henry Molaison)。H.M.每次看到鏡子中的自己,他都會驚訝不已,因為他對自己相貌所有的了解都只停留在年輕時候的樣子。H.M.患有罕見的失憶症,他能記住少時的記憶,但新的記憶卻只能停留20秒左右。他記不住朋友,記不住剛吃過的飯,任何問題都是新的,他永遠記不得自己曾回答過。

H.M.大腦出現問題的部分是一個叫「海馬回」的部位。他年輕時為了治療癲癇而通過手術切除了大部分海馬回,從此他患上了失憶症。後來的研究顯示,海馬回正是決定人類記憶和認知的關鍵部位。此後,H.M.成了一名「職業病人」。2008年12月2日,摩萊森死於呼吸衰竭。

死後4小時,H.M.的屍體就被送到了波士頓的麻省總醫院。麻省理工學院的行為腦神經科學家、研究H.M.長達46年的娜柯金(Suzanne Corkin)晝夜兼程對他的大腦進行了整體磁共振掃描。

隨後,H.M.的大腦被放入福爾馬林溶液中保存。接下來,他的大腦要進行一場長途跋涉,前往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大腦與認知中心的大腦觀察所沒有幾家實驗室願意接受H.M.大腦的切片,這個大腦關係著人類腦神經科學的重大進步。而且我們只有一次機會,一步都不能走錯。責任太大了。

今年2月,大腦觀察所所長安內瑟(Jacopo Annese)坐在從波士頓飛往聖地亞哥的噴氣式飛機上,手裡拿著一個18升容量的白色塑料冷藏箱,裡面裝著H.M.的大腦。有一些乘客奇怪地看著他手裡拿的東西,有的人還好奇地詢問。

「我不想忸忸怩怩的,就告訴他們這裡面裝著一個非常重要的科學物品。」安內瑟說,「我沒告訴他們這是個大腦,不想嚇著乘客。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大腦與認知中心大腦觀察所網站上的H.M.大腦切片直播截圖

安內瑟在查看一片大腦切片

2 切片之前先浸糖水

H.M.是腦神經學科中被檢查次數最多的一個病人,然而即使是這樣,他身上還有無數的謎,比如H.M.能記得很久以前的記憶,1963年一次實驗之後,他竟然記住了當年肯尼迪被暗殺的新聞。這說明,儘管他失去了75%的海馬回,但依然有一定的記憶。這也可能表示,大腦的其他部位也在產生記憶功能。為了尋求更多的答案,研究者必須對H.M.的大腦做更深入的探索。

聖地亞哥大腦研究所的實驗分成幾個部分,一個部分用以處理大腦,另外的區域放置著高清晰度的顯微鏡和用以數字化處理的計算機。安內瑟和麻省總醫院的神經科學家福勞斯(Matthew Frosch)直接負責了H.M.大腦的切除工作,在接受採訪時,安內瑟說:「我緊張得渾身被汗澆透了。」

任何新鮮的大腦都非常容易被破壞,H.M.的大腦一旦破壞,就可能嚴重影響了之後的科學研究。不過,兩人成功地切除了大腦,將其放入福爾馬林溶液中,為防止和容器底部相撞,他們還安置了一個懸空裝置。

兩個月後在聖地亞哥,安內瑟再次對大腦進行了一次磁共振掃描,記錄下更多的解剖數據。這也是這個大腦的最後一次完整記錄。接下來,大腦被放入高濃度蔗糖溶液中。糖進入大腦之後,會取代細胞中的水。這樣,就減少了切片過程中冰晶可能對組織產生破壞的風險。

上周三,H.M.的大腦切除正式開始。整個過程非常公開透明,大腦觀察所的網站上全程直播了切片的所有過程。歷時3天的直播最終吸引了全球超過40萬的觀眾觀看直播,最高收視率時刻同時有1.8萬人在觀看。

3 最終切成2401片

隨後,H.M.的大腦被浸泡在-40℃的異戊烷溶液中,直到完全冷凍。隨後,大腦被裝在一個容器中,周邊被乙醇包圍以保持一定的溫度:太冷,組織可能會在切除過程中粉碎;太熱,組織則會變軟。接著,容器和大腦緩緩地經過一個被改裝過的顯微鏡用切片機。每片切片的厚度與頭髮絲的直徑相仿。

經過53小時的連續工作,H.M.的大腦變成了2401張切片。其中兩張切片受損,16張存在部分問題,其他切片都完好無損。一個工作人員始終坐在切片機前面,每張切片完成後,他都要小心翼翼地將蜷縮的切片展開鋪平,按序列盤放,裝入緩衝溶液的容器中。

大部分的切片都會被保存在低溫中,為隨後的研究待命。技術人員從每30到50片切片中挑出一些切片,仔細撫平,再放入明信片大小的玻璃片中,這個過程相當複雜,大概需要1個小時才能完成。然後,他們將這些切片烘乾,並按照大腦的不同部位對其進行染色標示。

最後就是對這些切片的數字化———藉助20倍顯微鏡記錄下所有細胞信息。每張切片的信息需要裝200張DVD。安內瑟表示,研究人員最終可以通過這些信息在3D系統中重組H.M.的大腦。科學家將不僅可以看到個體神經元,也可以看到整個腦部的運作。這些數據將被放在網路上,供所有人隨時免費查詢。這對於研究各種腦神經疾病如老年痴呆症,大腦的研究如記憶和意識的產生與組成等等,具有無法估量的潛在價值。

安內瑟說:「就像小提琴一樣,我們都生來具有同樣的樂器,但我們如何拉這個樂器卻決定了每個人的一生。從大腦研究中,我們可以知道我們都是怎麼拉它的。它會成為每個人的解剖指紋,從生理層面指導我們知道自己是誰。」

網友評價切片直播

這太神奇了,我剛以我和我男友的名義給兩片切片贊助了一些錢,我希望我和我男友的美好記憶能夠永遠不要消失。

無需說,各種額葉白質切斷術和這個「腦切片」項目沒有任何相似之處,這個項目前所未有。

我希望這個項目能夠向任何不相信大腦特定區域受損會導致腦損傷的人證明,不同的記憶的確會被存儲於不同的區域,而即使是失憶症患者也能「記起」一些而不是另一些東西。

這個項目很有野心,是為找到大腦中視覺皮層進行處理功能的特定區域,接下來的目的是為了將這個區域翻譯成認知軟體。

太驚人了!希望他們能一直讓數據公開!

世界最知名的失憶症患者的大腦正在被切片,太驚人的「邊緣」科學展示!

表層已經都切出來了,進展已經很快了。誰說腦神經科學不好玩的?!

H.M.最後剩下的大腦正在被切除,病理學從來沒那麼吸引人過。

快來看科學家把人的大腦切成谷歌地圖的樣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逍遙大悠 的精彩文章:

中國拒收外來垃圾後,塑料垃圾對中國來說也是一個巨大問題

TAG:逍遙大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