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當回憶已成往昔,倫敦70年代公寓樓里的百態人生

當回憶已成往昔,倫敦70年代公寓樓里的百態人生

「Trellick Tower」是位於倫敦西北諾丁山(Notting Hill)地區的一棟標誌性建築,其最初是於上世紀70年代由政府所建造的公租房。因其古怪的造型和多年來的風雨洗禮,讓這棟建築附上了神秘的色彩。在此,攝影師Nicola Muirhead走訪了這棟建築內的老住戶們,聊了聊他們的故事。

落成於1972年,由匈牙利著名建築設計師Erno Goldfinger親手操刀打造,這棟建築的來頭實在不小。藉助直接暴露在外的鋼筋混凝土材質,彰顯了其「野獸派」建築風格的特徵。這種建築風格曾風靡於上世紀60-70年代,後來則逐漸淡出人們視野。不像周邊其他同年代的建築,這座樓因為一些特殊的緣故,沒有進入翻新改造的進程,仍然保持著這座公租樓最為原始的樣貌。這幾年以來,攝影師Nicola Muirhead採訪並拍攝了這棟已建成45年之久的傳奇居民樓中的一些住戶,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Edith,已居住33年

Edith是這座公寓中最老的住戶之一,她從牙買加移民至倫敦並成為一名護士。「倫敦給我的感覺,就像是第一次喝水的體驗,」她說道。「當我來到這裡居住後結實了很多朋友。」現在,Edith已經90碎了,她獨自居住在這裡,平時只有社區的護士會偶爾來照看她。

Damani,已居住22年

Damani享受居住在這裡的感覺,但覺得這裡因為地理關係租金還是太貴了。「就說門口這條路,」他說道。「我昨天下樓遛彎的時候發現至少有十多家餐館我都消費不起,那他們幹嘛要開在這裡,這裡又不是什麼富人的地方?」

Sue,已居住33年

「我曾經在Hackney地區居住,後來搬到這裡,」她說道。「當我走出車站時,我真是被這棟建築震驚了!」最初在這裡定居時,她記得這棟樓里沒有自來水,住戶必須使用樓外的固定水龍頭。「那時候我覺得人們對此是又愛又恨。還有,一直有人叫這裡『野獸派』,而我最近才知道是什麼意思。」

Fatouma,已居住30年

1974年,當時Fatouma只有16歲,從摩洛哥移民來到倫敦。她最初在這棟建築附近的街區長大,直到1986年才和她的兒子一起搬到這裡,而她的丈夫則定居美國。Fatouma回憶道,「這裡的過去和現在大不相同了。」她也十分懷念之前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日子。「這裡曾經沒有任何安保措施,」她說道,「這裡有你能想像到的一切,包括毒品。但現在我喜歡這裡,這裡的條件好多了。」

Cameron和Adia,分別居住了30年和12年

Cameron發現,在80-90年代,也就是這棟建築改制的那段時期,越來越多的人購買了這棟樓里的房子。「那段時間真是非常突然,對我來說最煩的,是那些買房的人根本不了解這裡一切,」他說道。「那些買房的人,單純是為了賺錢投資罷了。」

Molly,已居住19年

19歲的少年Molly在這棟公寓樓中出生和成長,她已經習慣了居住在這棟樓的最頂層。她覺得住在高層的好處是可以開著窗帘睡覺,因為沒有人可以窺視她。她對於能住在這裡感到非常自豪。「我經常看到會有人慕名前來圍觀這棟建築,」她說道。「我多麼希望我也可以被這棟建築的震懾力所感動,感受這座建築的龐大。唉,可惜我在這長大。」

大量往來的遊客在此處圍觀這棟建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蜂鳥網 的精彩文章:

數碼單反人像攝影技法詳解
小潘:如果覺得生活無趣,那就拍些有趣的片子吧
「我為什麼要生個兒子!」看完這組照片,我這樣問自己
一分鐘出大片,三分鐘出精品,我行你也行
送上一份男生拍照pose指南,這樣拍超帥!

TAG:蜂鳥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