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色難

色難

恭請點擊上方

凈土宗專修平台

】- 【進入公眾號】 - 回復【

阿彌陀佛

】既有大量珍貴資源(

在百度雲網盤裡

)與您分享!






去年春節的時候,村裡一位79歲的老奶奶跳河自殺了。


 


老人姓張,膝下有一兒一女。之前張奶奶一直和老伴住一起,直到70歲那年,老伴得癌症死了,於是她搬去了大兒子家住。


 


大兒子在贍養老人方面做得挺好,物質什麼的從來不會少,對張奶奶的健康問題也是盡心儘力。


 


但大兒子有一點很不好,就是脾氣十分暴躁,經常對老人擺臉色。以前我們每次去他家吃飯,都能看到他為了一點小事就沖張奶奶嚷嚷。


 


比如大家都在洗菜做飯忙不過來,沒人端茶倒水的時候,張奶奶想幫幫忙,大兒子就會很不耐煩地說:「你能不能歇著?誰要你幫忙了?萬一摔了磕了又得折磨多少人啊。」


 


又或者張奶奶怕飯菜不夠,躲在房裡想等客人吃完了再出去吃,大兒子發現了,就會皺著眉責怪她:「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不用你這樣忍嘴待客,放心去吃,別人看到了不知道的還以為我虐待你呢!」


 


每當聽到這些話,張奶奶要麼唯唯諾諾默不作聲,要麼躲在一邊偷偷擦眼角。





 


後來,兒子兒媳做起了生意,常常往城裡跑,孫子也去了別的地方讀書。再後來,兒子在城裡買了房子,回來的時間更少了,就算偶爾回來了,也免不了隔三差五說教一番。




大部分時間,張奶奶都是獨自在家。雖然吃穿不缺,兒子也經常給她寄錢,她的臉上卻很少能看到笑容。



張奶奶不想去打擾二女兒的生活,就這麼默默地忍受著,每天過著豐衣足食卻形單影隻的生活。




就在去年春節,大兒子為了八十歲大壽設宴的問題與張奶奶大吵了一架,並因為生氣提前去了城裡。然而就在他們離家的第二天,張奶奶直接投河自殺了,二女兒得知後,一怒之下與大兒子斷絕了關係。


 


在給母親辦完喪禮後,因為自責,也因為周圍輿論的壓力,大兒子帶著全家搬走了,再也沒有回來過。






聽說這個事情後,我首先是覺得吃驚,接著心中湧出一股濃厚的悲哀感。


 


79歲,明明是可以慢慢等待壽終正寢的年紀,卻選擇了如此慘烈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是怎樣地絕望,又是怎樣地無奈!

 


然而,在如今,這種令人痛心的社會現象並不少見。


 


據第七屆全國心理衛生學術大會調查顯示,每年至少有10萬55歲以上的老人死於自殺,農村老人自殺率更是高到觸目驚心的地步。


 

社會學教授王忠武指出,大部分老人自殺的原因,除了家庭經濟困難、不堪病痛折磨外,就是缺乏親情的關愛。





 


對現在的老人來說,這是一個異常孤獨的時代。


 


以前科技不發達的時候,老人們還能和小一輩聚在一起,坐在樹下納涼,聊天。年輕人們想知道點什麼新奇事,只能聽老人們講故事。


 


現在社會科技發展迅速,家家戶戶門窗緊閉,年輕人們各自躺在狹小的沙發上,要麼看電視,要麼玩手機,就連幾歲的小孩都可以捧著Ipad整天不說一句話。


 


年輕人們可以從網上知道所有想知道的新鮮事,追趕不上科技的老人們只能喃喃自語著過去的故事。







孤獨寂寞、無人傾聽、仿若被時代拋棄的他們,倘若還要經常看著子女的臉色行事,這將是何等殘忍的事情!


 


《論語·為政》里,子夏曾問過孔子,何為孝,孔子的回答是:「

色難

」。


 


「色」乃和顏悅色之意,「難」意為困難,「色難」的意思就是說,孝順父母,不給父母擺臉色看,是最難的。


 


有人以為只要讓父母吃好穿好,給父母足夠的物質條件就是孝順。然而,很多人養一隻貓、一條狗,也都要讓它們吃好穿好,難道養父母能跟養寵物一樣嗎?


 


有些人回到家中,對寵物又抱又親笑眯眯的,對父母卻會忍不住擺臉色,難道對父母的耐心還不如對阿貓阿狗嗎?


 


像張奶奶的兒子一樣,只有養的形式,沒有愛的核心,並不能等於真正的「孝」,父母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呵護。




對待父母,面色溫和,不惱不慍,才是最大的孝。





 


于丹也說過,如今兒女有錢了很容易做到給父母買車、買房,但是最難做到的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


 


心理學上說,這是因為父母是我們最信任的人,在他們面前我們卸下了所有的偽裝。子女知道,無論自己再糟糕,再無理取鬧,父母都會無條件地原諒自己,這種穩定的安全感讓我們變得肆無忌憚。


 


有的時候,父母或許什麼事都沒做,僅僅因為自己心情不好,便忍不住對他們冷言冷語,說到底還是沒有保持一顆平靜恭順之心。




現在的人生活壓力很大,工作上的不順讓人變得急躁不安,無處訴說的焦慮讓人變得孤獨冷漠,常常在不知不覺間就衝撞了父母。


 


「色難」之所以「難」,就在於我們要克服人性的缺點,不把最糟糕的一面,留給最愛我們的人。


 


我們常說對他人要保持修養,然而一個人最大的修養,就是善待他的父母,不僅在物質上孝順父母,更要在精神上尊重父母。







子曰:「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


 


襁褓中的你要三年之久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從咿呀學語到蹣跚學步,再到長大成人邁入社會,這期間又是十幾年的悉心照料。




父母對你如此盡心儘力,剋制自己的小情緒不給父母臉色看,又能有多

難呢?


 


我們不是惡人,更不是不懂孝道,我們只是習慣了自私,習慣了任性。




面對日益孱弱的父母,多一點笑臉,少一點不耐煩,

發自內心地去關愛他們,照顧他們,切莫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




   別讓父母在我們面前變得小心翼翼,別讓「色難」變成父母與我們之     間難以逾越的鴻溝!


 感謝瀏覽!( 文章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煩請告知)


 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信願念佛  

求生凈土



點擊

閱讀原文

了解更多善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凈土宗專修平台 的精彩文章:

凈空老法師:念佛有時念多了心太累,怎麼辦?
震驚全場的演講(推薦觀看)
科學實驗證實「阿彌陀佛」會放光【視頻】
凈空老法師:拿到這個學位,保險了,縱然到地獄度苦眾生,也沒有絲毫障礙
凈空老法師:這個樣子念佛相應,功德無量,念念都得佛力加持

TAG:凈土宗專修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