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想像的消逝:從跨國婚姻的爭議看「中產生活」

想像的消逝:從跨國婚姻的爭議看「中產生活」

想像的消逝:從跨國婚姻的爭議看「中產生活」

張頤武

最近報道的主持人和全科醫生結婚在美國生活的激烈的爭執,引發了中文網路的熱議和中國公眾的興趣與關切。雙方各執一詞,看來是都有理由。對於這個事情的理解和議論也有不少差異。

從報道的情況看,我感覺這個事件中的種種問題,既有文化差異,也有生活觀念的差異有中國人對西方,尤其美國中產生活生活有想像造成的誤解。尤其是受了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對美國和西方生活的一些介紹影響的結果。這其實還是對美國的現實的生活狀況相對隔膜,並不熟悉具體情況,這其實反映了很多具有文化意味的現象,值得社會關注。這裡所集中呈現的,其實是一種不同社會的「中產生活」的差異。

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的現實指標就是一種普遍的「中產生活」變成了社會的主流。發展中國家所追求的發展在具體的生活方面,往往是一種「中產生活」成為社會的現實。而發達國家的重要的標誌就是「中產生活」早就成為社會的主流。而今天的這個家庭的衝突中所凸顯的當然有其個人的性格和生活態度的原因。但為人們所廣泛關注,其實也有對「中產生活」理解的差異。

現在看,中國的中產生活和美國相比並不差,早就是各有利弊。但不少中國人還是存有浪漫幻想。如美國除了在紐約這樣的大都市的中心,住一個單獨房子,其實是極為平常的事情,體力勞動的工人也會如此。但中國或東亞城市的中產多數是住公寓,獨立的房子被稱為「別墅」,是高大上的成功人士住的。在美國等不少西方國家其實不過就是一般中產的普通住所而已,三五個卧室都不為奇。中國常有內地子女在美國的老人,到處拿個兒女在美國有大別墅的照片找人炫耀。覺得子女在美國已經是不得了的高薪聘請,其實真實的情況還是美國的中等偏下的生活而已。這就是住房理念和環境在不同地方的差異,並沒有高下之分。但凡大都市就住的密集,公寓就多些,周圍的郊區和小城市,獨立房子就多些。東亞人口密集,公寓往往是中產的第一選擇。日本韓國等地中產也以住公寓為主。但美國郊區或小城鎮則獨立房子就極為普遍。這當年在中國人看來簡直就是豪宅,是不得了的高級生活方式,其實這些年這觀念已經開始被更多人意識到不靠譜了。但有些還是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中的。

同時,中國的勞動力價格相對便宜,中產之家雇個小時工或全天阿姨,請人幹家里的裝修或修理等等都司空見慣。但在美國,勞動力價格昂貴,雇個人對一般中產難以想像,多數自己幹活。常是什麼都靠自己。那個主持人的事情,其實也是如此,男方就是全科醫生,普通中產,哪裡雇得起人,所以讓女方打掃幹家務、在美國,一般的中產房子大,花園除草,修理電動門、通下水道等等工作男女等得干,這些難免讓不熟悉這些生活的女方覺得憋屈,因為在中國干這些都不多。至於買大包便宜打折東西美國中產生活更是極為普遍。叫個中餐外賣,覺得很好,其實跟我們百度外賣或美團也就差不多。女方以為是闊太太了,應該生活得遠比在中國強太多,誰知不過如此,反差就難以適應。所以現在中國不少人到了美國看了住大別墅的美國人的日常,都覺得他們摳。其實是對美國生活有天真想像而已。當然最關鍵的還有文化差異,融不進主流,很多習慣規矩也不同,付出不少,得到並不理想,還是覺得自己邊緣。

前兩年有渲染美國不用託人上幼兒園小學中學,很公正,其實中國要保證上學也不用託人。但關鍵是上好學校,美國也要或者有經濟上的支撐,或者有推薦信等體現人脈的資料,有各種關係中得到信賴的基礎。如父親是有影響的校友,孩子上這個大學就方便。當年好多人學過的《走遍美國》里就有父親是那個大學的,就能讓兒子和招生的見面,指點上這個大學的門徑。這都是美國的正常。真上好學校,沒有體現硬實力的優異成績或文體等方面的表現或關係、人脈、經濟的基礎等,在美國也難。這也是現實。

還有個問題是社交圈,熟悉的文化中的社交的空間對於人來說也是自我認同的來源和生活的重要的方面,不可缺少。到了美國往往要重新建立自己在本地生活的新的社交圈,而不是僅僅憋在家裡。如這位前主持人當年在中國可以見到不少各界人士,自己感覺也很良好,但到了美國,就是小地方社區里的那些普通中產,華盛頓、紐約的大腕根本就談不上,社交或熱鬧的世面都無從談起,也讓人覺得委屈。有些活動也就是附近教會或社區的人,說不上高大上。失落感也會很強。至於海外職場的競爭關係,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其實在那裡都會遇到。

幻想其實來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中國剛開放,生活差距太大,產生了震驚。當時可是許多人洗盤子也要去,因為實在太窮,中美之間呈現出絕對的巨大的差別。看當時的美國遊記或像《北京人在紐約》或《曼哈頓的中國女人》這樣的流行作品,就容易產生幻想。當然也有過去看西方十九世紀小說留下的關於貴族仕女的想像。當年中國生活在消費和基礎設施方面和美國的巨大的差距,以及當時收入的巨大差距,其實是當時許多文化想像的基礎。實際上,當時知識分子所爭論的「中西文化」的差異,其關鍵的問題還是中國和西方在物質方面的巨大的差異。這種差異的具體和現實對當時社會的衝擊是相當巨大的。開放之初,到海外就意味著理想的生活和舒適的環境。從海外歸來就意味著謝絕國外的「高薪聘請」,這些表述實際上都是在文化的差異之外,凸顯了物質方面的距離最為重要的意義。

如八十年代末期査建英的著名小說《叢林下的冰河》描寫敘事者中國留學生「我」留學期間在美國大學裡遇到了美國小夥子捷夫,小說寫這個捷夫有一輛白色的敞篷汽車。於是作者描述道:「這是他十八歲生日時老子送的禮,我想到我18歲生日那天,媽媽買回來半斤果脯,爸爸單只揪了揪我的毛刷子,當然這種中西比較沒有什麼意思。」其實這描寫中的意思還是非常明確的。周勵的《曼哈頓的中國女人》中有一個把自己和特朗普比較的段落也是饒有興味的:

「眼前是「Trump Plaza」「Trump Tower」,這個名叫「Trump」的人,比我大不了十歲,已經是風靡紐約,舉世聞名的億萬富翁了。他有百萬富翁的血統,他父親就是顯赫的地產商人。而我呢……當年我去北大荒建設兵團時,只是在火車快開動的時刻,面帶憂傷的父親才往我手裡塞了5塊錢。我知道父母沒有錢,還背了債,因為家裡一下子有5個人下鄉,下一步列車就載著我父親,、母親、弟弟、妹妹開往北大荒呼瑪縣一個叫做河南屯的小山溝舉家插隊落戶……我出國時,父親一分錢人民幣都沒有給我,我也堅決不要家裡的錢。我到美國後寄回上海的第一張100美元,母親壓在玻璃板低下,鄰居們爭著來看,簡直排上了隊,短短四年啊,四年前,我根本不知道美元是何物。」

這個關於特朗普和「我」的對比的段落其實集中凸顯了當時許多中國人對美國的想像。其實特朗普在美國也遠非中產生活。但畢竟可以看出,物質上的差別讓當時的人們所感受的震驚是難以言表的。而把在美國也是遠超「中產生活」的形態理解為美國普遍的「中產生活」其實是當時中國人對美國想像的重要的部分。

 經過了這些年的高速的成長,這種「想像」其實已經消失了,今天的這場家庭衝突所凸顯的正是一種原有的想像和今天的現實之間的巨大的差異。那時其實很多中國人把美國式的富豪的生活當成了美國生活的某種常態,因此對於美國的中產生活有了相當的幻想。美國現在已經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現實的生活,絕對的物質差異已經不復存在。只是人的各種選擇之一而已。現實中的這個家庭的齟齬呈現了歷史的變化和幻想的已經消逝。

現在實事求是地說,一種具體的中產生活在中國和美國等都是各有利弊,各有長短,很難從一個方向上簡單地判斷。這些其實都和什麼意識形態之類的沒有關係,都是實實在在的生活。這都需要理性選擇,其實是利弊皆有,冷暖自知的。關鍵是在外邊往往付出比國內多,得到的也差不多,這也是實在的情況。現在倒是原有的那種絕對的物質差異早就淡化之後,現實的「中產生活」所凸顯的複雜性被彰顯出來。人們對中產生活的形態的更多的認知,其實會對自己的生活選擇和價值觀念等都發生現實的影響。這也是值得社會關注的方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新博客 的精彩文章:

追求幸福的實用哲學
理想主義在現實社會中
新生兒的疫苗打在哪兒?
蹉跎20年,航運業減排之路終於啟航

TAG:財新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