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群英奮戰四十天,舊機整修換新顏——電鍍12號機大修記

群英奮戰四十天,舊機整修換新顏——電鍍12號機大修記

1989年1月29日,臨近虎年春節還有一周時間,人們正忙於置辦年貨迎新春,此時在上海自行車廠卻熱火朝天地打響了一場「大會戰」:一支由能動科、設備科、基建科、環保科、電鍍車間精幹人員組成的隊伍,將對電鍍12號機進行「脫胎換骨」的大修。

經過四十天的緊張大修,1989年3月11日電鍍12號機開始生產出第一批質量上乘的合格產品,標誌著此會戰勝利結束。

圖為12號機大修現場

電鍍12號機是上海自行車廠的主要生產設備,生產能力為日產鋼圈8700隻,日產值約5萬元。當時廠里生產任務很緊,日產量達萬輛自行車,因此全廠主要的生產設備從年初一到年三十連軸不停地運轉,日以繼夜地投入生產。而電鍍12號機已連續運轉12年,設備陳舊磨損嚴重,已影響了優質高產。但如果將此設備包給外單位大修起碼要停產3個月,維修費用更高達300萬元以上。為此,在厂部的直接關心支持下,廠設備科、能動科、基建科、環保科等部門與電鍍車間齊心協力組織大會戰,拼時間、搶速度、求質量,僅用四十天時間就打贏了大會戰,而大修費用更是節省一半以上。技術人員還結合這次設備大修,改進了電鍍工藝,把暗鎳改成青銅後不但每月能節約金屬化工原材料54000元,而且大大減少了車圈脫皮現象,提高了產品質量,可謂是高效節能。

在1989年電鍍12號機的大修會戰主旋律中,曾湧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樂章」。今天,我們從這些「樂章」中擷取幾曲「小和弦」,以再現當年「永久人」的風采!

合理調度抓進度

電鍍12號機大修是一場繁雜而艱苦的「戰役」,會戰部門多,車間場地小,生產任務緊,這就需要有全面規劃和合理調度。如果12號機多停轉一天,就會給電鍍車間的生產帶來很大壓力,從而影響到全廠的生產進度。故而作為這次大修會戰的牽頭部門——廠設備科的任務相當艱巨,如何要保質保量儘快完成大修工程,孟景武科長壓力很大。為此孟科長將本次大修的具體調度安排工作交給郁東輝同志負責,這是郁東輝第二次參加電鍍機的大修工作了。他認真總結了第一次參加電鍍11號機大修的經驗,提出了一套科學合理的計划進度和網路安排,精心組織,合理調度,抓進度,抓落實,使會戰初戰告捷,做到了時間過半,任務也過半。尤其是鉗工任務,更是超前完成,且大修工作未曾有過返工現象,確保了整個大修工程的進度。在全面安裝調試工作即將開始時,郁東輝提前一周告知採購人員落實外購凈化塔和8號風機的工作。在各部門的通力協作下,保證了12號機大修工作的圓滿勝利完成。

身體力行帶一片

在電鍍12號機的大修會戰中,設備科的機修工段長林偉文同志負責全部大修中的鉗工工作,擔子相當重。他的責任是要科學安排、合理指揮整個大修鉗工工作的進度,所以在施工現場大家經常能看到他親自動手,帶頭干最難最累的活,彷彿渾身有用不完的勁。其實林師傅有嚴重的胃病,春節前他胃病又複發了,嘔吐不止,原準備住院開刀動手術,但當領導把大修任務交給機修工段時,他毅然挑起了重擔。幾次在大修現場,工人們目睹林師傅抱病搶著幹活的模樣,實在於心不忍只得找到支部,要求領導下命令「逼」他回家休息。可是第二天一早,在現場大家又見到了林偉文忙碌的身影,工人們深受感動,齊聲稱讚他不愧是鉗工組的好帶頭人。

在這次大修中,設備科的三位技術員把辦公桌搬到了施工現場,一改過去蹲辦公室「遙控指揮」的慣例,直接在現場幫助工人解決問題。尤其是技術員羅振同志,一直工作在鉗工的崗位上,邊干邊進行技術指導,排疑解難,保證了質量和進度,使鉗工的活無一例返工。設備科鉗工組組長楊元興患有嚴重的腰椎盤突出症,需卧床休息治療,但他一心為生產著想,天天堅持到會戰現場,甚至連海峽彼岸的親友千里迢迢回滬探親也顧不上去探望、敘述一下離別之情。這樣的感人事迹在12號機大修會戰中層出不窮、舉不勝舉。

齊心奮戰一盤棋

電鍍12號機大修,由廠基建科負責通風系統的設計安裝。當王志輝副科長把具體任務交代後,楊釗營、朱健、沈天婷、沈定富等毫不含糊地擔當起施工設計的工作。他們日夜苦戰,想方設法尋找最佳方案,僅土建設計一項就為廠里至少節約了八千元費用。

電鍍機大修不光是設備的維修,更涉及到三廢處理的問題。因此,廠環保科的任務就是配合大修進度,落實三廢處理措施的得當與否。環保科將此重擔交給了殷長庚,殷師傅相當負責,在整個大修期間將12號機作為他的陣地,經常在現場指導三廢設備的安裝擺放,檢查三廢處理的具體措施,有問題及時幫助解決。

按會戰分工,電鍍12號機大修工作由廠設備科主管,電鍍車間參加調試階段的工作。可電鍍車間領導認為電鍍機是我們車間的專用設備,我們應以主人翁的姿態協同參與。為此電鍍車間的技術主任楊時樺、副主任張金根、技術副工長賀佐棠,技師張承卓等同志,專門配合設備科做好這次大修工作。大修前,他們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每天下班後與設備科的同志一起制訂商量大修計劃,對一些重大的技術疑難問題進行研究討論,提出解決方案,大修開始後,又到施工現場和工人們同甘共苦。即使在春節加班期間,他們在做好車間電鍍設備的維修和保養工作的同時,堅持參加電鍍12號主機的大修工作。為了更新12號機上的某些設備,需要法藍片,可廠里卻沒有備貨,如果停修待料,那將貽誤時機影響生產,為此,楊和張兩位主任立即組織安排加工,並現場監督指揮,保證了加工零件的產品質量,從而大大地推進了大修的進程。

圖為12號機大修後恢復生產

會戰集體群英圖

若大的大修工程,僅用短暫的四十天就保質保量地完成了,無疑是「永久」設備改造更新中的一個奇蹟,而正是永久廠的幹部、黨員、技術人員和工人凝聚合力,敢為人先,創造了這一奇蹟,體現了「勤奮創新,質量求精,文明團結,永久為民」的企業精神。當時的《永久報》記者懷著幾份崇敬,幾份激動,真實記錄下了電鍍12號機大修會戰中的感人故事,繪就了一幅「永久」群英圖。

技師張承卓動了不少腦筋,在這次大修中徹底解決了11號機大修時一直不能解決的過濾泵定位測試問題。他查資料,搞實驗,把事後鑽眼改成了前切割,從而至少節約了二十個人工,縮短了周期,更新了設備,提高了產品質量。

電鍍車間工藝組副組長李梅珍同志為了儘早把暗鎳改青銅的電鍍工藝平面圖繪製出來,不顧家務重,身體不適,大年三十來廠加班,把原計劃畫二周的圖紙用兩天時間就繪製成了。

管道組的原組長張仲昇,在電鍍12號機的大修的隊伍中,是年齡最大的。聽到12號機大修工程打響後,當年六十四歲已退休在家的張師傅閑不住了,堅持來廠參戰。由於管道組工作量大,人手少,張仲昇不顧年高體弱主動和小青年一起日班連中班連軸轉,廠休節假日也來加班,而且全是義務頂班,從不計較得失。當周邊人關切地詢問他的身體狀況時,他笑著反問道:「和青年人一道,不覺得更年輕嗎?」

在老組長的無私奉獻精神感召下,整個大修過程中,管道組整體配合得很好,除了負責承擔蒸汽管、空氣管、自來水管、油管、三廢管等許多管道的安裝以外,還幹了很多額外的活,克服了工作量大時間緊的困難。在鈦管脫期,需管子讓道時,組長殷炳康說得乾脆:「我們不怕麻煩。」任允膠則幽默地說:「用戶是皇帝!」

12號電鍍機的小車有100多隻,每隻重50多斤,扁擔200多隻,每隻約重20斤,在不能使用行車的情況下,焊接師傅陸榮華、李汝凡,電工陳虹寶,技術員羅震等打破了工種界限,和鉗工師傅把100多隻小車和200多隻扁擔全部扛到離地2米高的機架上,然後用手再一隻一隻安裝,反覆校正,就位,最後用螺絲擰緊。這項工作的體力消耗之大是難以想像的,但為了抓進度,省時間,師傅們顧不上多休息一會,一直突擊干到凌晨三點多鐘,早上八點鐘他們又在自己的崗位上忙碌開來。

鉗工組鉗工左作嶺,前一年電鍍11號機大修時,已放棄春節與親人團聚的機會,原打算這年春節回鄉探親,但當得知領導沒有安排他參加12號電鍍機大修時,主動請戰,堅守在大修第一線。喉嚨啞了,眼睛腫了,甚至發高燒,他都一聲不吭,去醫務室配點葯仍不肯下火線,常常日班連著中班干,有時一連幹上二十小時;張炳文師傅已年近花甲,在12號機大修的日子裡每天早晨七點到廠,給鏟車加油加水,為出車作好準備,還常常親臨現場指揮;扳金工邵金華在大修中被人稱為「海、陸、空公司」,這是因為他爬高、落地、鑽底層樣樣干;王湘國的母親癱瘓在床,女兒尚幼,妻子三班倒,可他為了永久事業,日夜奮戰……

當年曾作過統計,在電鍍12號機大修的全體參戰人員中青年工人佔80%,這充分體現了永久的文化、永久的精神在永久廠青年一代身上的繼承和發揚,他們是永久的未來,企業的中堅力量。

(永久報:吳文勛 酈潔 周紀雄 潘同富)

改寫、責任編輯:安軍

原創聲明:本文系《永久故事》組織撰寫的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永久故事》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繫刪除

歡迎您在頁面最下端點擊「寫留言」提交您的留言,永久故事將在本公眾號登你們的精彩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早安,世界都在看-美國恢復向俄公民發放簽證,但條件更為苛刻
四國暢駕,體驗文化(下)
文明禮讓 和諧至暢
平樂這條路總是灰塵滾滾,只要從這裡走過都會變成「灰洲人」!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