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媽媽的情緒影響家庭教育的質量

媽媽的情緒影響家庭教育的質量

一個在廚房裡做著飯,一邊埋怨他人的媽媽,與一個在廚房裡做著飯,一邊哼著愉快的歌曲的媽媽,給孩子帶來的家庭氛圍是不一樣的,所接收到的愛的訊息也是不一樣的。前者會在壓抑的氛圍中產生內疚、自責、愧疚的情緒,後者則能體驗到愛的信任、接納和積極的態度。在家庭溝通中,媽媽的情緒決定了溝通的效率,甚至決定家庭教育的質量。

記得看過德國Jutta Bauer的《發脾氣大叫的媽媽》繪本一書,與大家分享一下,感受其中帶給我們的思考。

繪本中,一隻可愛的企鵝向我們講述了它和它媽媽之間的經歷。

今天早上,我媽媽發脾氣,沖著我生氣地大叫。

結果,嚇得我全身都散開飛跑了......(暴力語言帶給孩子的傷害,不言而喻)

我的腦袋飛到了宇宙里。(當孩子受到批評、斥責等攻擊時,內心會充滿恐懼,大腦會出現暫時的空白,以逃避現實的恐懼情況,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神遊」。)

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在家庭中,父母常常利用權威與孩子進行溝通,而孩子卻不敢反抗,一旦出現負性情緒,有時會表現出暴飲暴食,通過咀嚼來緩解壓力。)

我的翅膀掉到了熱帶叢林中。(焦躁不安的內心狀態)

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想說卻說不出來,想表達卻無法得到傾聽)

我的尾巴呢? 它在街上就像是個謎。

我就剩下了一雙腳,跑啊跑......

我想叫,但沒有嘴。

我想找,但沒有眼睛。

我想飛,但沒有翅膀。

跑啊跑,

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

這時一個大影子罩住了我。

是我發脾氣大叫的媽媽開著大船來了。她已經把那些丟掉的部分給找了回來,並把他們重新縫好連上。

最後找到了我的腳,這下全縫好了。

「對不起!」發脾氣大叫的媽媽對我說。 然後我們就開船回家了。

你的內心有沒有被觸動呢?

孩子的內心很柔軟,也很容易原諒父母。可是,當父母在情緒激動時,表現出的口不擇言或行為失控,給孩子帶來的心理創傷將是不可抹平的。就像小企鵝的媽媽,雖然「她已經把那些丟掉的部分給找了回來,並把他們重新縫好連上。」但能夠讓孩子的身心恢復至原貌嗎?因此,我表示媽媽的情緒影響著家庭教育的質量。

回到家裡,孩子能夠經常看到媽媽面帶微笑,情緒積極的面對問題,那麼孩子也能獲得如何處理自己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孩子在校,心裡知道自己的媽媽雖然忙,但ta需要的時候,媽媽會永遠在ta身邊,提供愛、溫暖、安全感,ta知道自己的媽媽是一個有夢想、有追求的媽媽,是一個充實且快樂的媽媽,那麼,孩子也就能在媽媽身上獲取前進的動力,ta會相信生活充滿了美麗的挑戰,而不是惱人的障礙。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言傳身教。

想一想你跟孩子相處的每一時刻,你是否在用積極的模式來影響孩子?很多家長向我反映,在情緒上來的一瞬間,自己無法控制,認為自己已經忍了很多次,不能再忍了…… 這裡,我只想說,我們確實需要不斷修練提高,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在面對衝突的時候,首先不要把衝突想像的那麼可怕,而是相信自己有辦法來很好的應對;其次,要學會使用「暫停鍵」,暫時離開衝突的環境,讓自己的心情平復下來,或者閉上眼睛深呼吸,默數十個數,儘快收起激動的情緒。最後,用平靜的態度與孩子交談,就事論事,不扯舊賬。我相信這樣的處理模式會影響到孩子內心,也會教育孩子該如何處理自己在生活中的情緒問題。

文/編輯 by 婁素娟

圖片 by 網路

婁老師心理工作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婁老師心理工作站 的精彩文章:

TAG:婁老師心理工作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