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現狀:原來最好的教育,就是「拼爹」!
中國女性第一刊
GIF/1K
本文由第一女刊原創出品
作者:jinni.
家是避風港,是心靈的歸宿,只有在家才會有一種歸屬感。
上周,湖南台低調的開播了一檔以家風為主題的文化類節目《兒行千里》,以家庭為切入點,展現了家風的傳承。
每期節目將分享兩個素人的家風故事,傾聽不同家庭背景下,普通人在成長道路上所接受的家教、家風故事。裡面所說的故事很「小」,卻溫暖感人,傳遞知識、傳播優秀品質。這引起了很多觀眾的關注,播後也是獲得了網友們的一致好評。
首期節目邀請了何江,張立強兩組嘉賓。
書寫家風正能量
何江家的樸素家風是「天天陪伴,天天聯繫」,一個農村家庭培養出兩位高學歷人才。何江畢業於哈佛大學博士,也是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進行演講的首位中國人,通過努力成為了麻省理工博士後,更被福布斯評選為30位30歲以下醫療健康領域青年,弟弟何蛟龍也是研究生。
這位還不到30歲就如此優秀的少年,登台經過觀眾席時也不忘鞠躬致意,顯示了他良好謙遜的家教,自信的笑容讓所有人感受到他的溫暖和從容。
年少時,何江的父母就遵循「不打牌,不外出打工」的原則,堅持陪伴孩子們學習,用心的照顧他們。在飯桌上,何爸爸會給他們講哲理故事,教育他們如何尊老愛幼,如何做一個有教養的人。
長大後,不管離家多遠,何江也秉持著孝心,每天堅持與父母通電話或視頻,聊學業和家常,在外12年幾乎沒有間斷過。
而第二組嘉賓,張立強家的家風則是「不把沙漠變綠洲死都不回頭」。張立強家三代人,30多年來一直堅守在毛烏素沙漠。謹遵優良家風,他們完成治沙造林63萬畝,控制流沙面積近100萬畝,築起的「綠色長城」有效地阻止了毛烏素沙漠南移和西擴。
張立強家曾是村裡的萬元大戶,本可以生活富庶,卻因堅持買樹苗造林而被迫欠債。債主經常上門追債,即使在這最困難的時候,張立強母親就算借米糠充饑也不願意把小樹苗賣了換錢。
張立強家,多年來一直秉承一個傳統,家人團聚時要一起聆聽父親當年接受電台採訪的錄音,激勵家人完成父親未竟的願望,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治沙育林事業,最後能林業成功。
在節目現場,張立強母親把「訂婚信物」鈴鐺隨身攜帶。耳朵失靈依舊能識得鈴聲的故事也讓人感受到了最為真摯的情感傳承,愛和承諾。
無聲勝有聲:父母的力量
這是家風的力量,也是情感的共鳴。
節目一經播出就引發熱議,這是一場絕妙的視覺體驗、心靈的洗禮,也帶來了更多關於教育,關於家風的啟迪與思考。
何江父母從不缺席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和孩子們強調知識的力量。也許無法輔導功課,卻可以身體力行的在空餘時間裡陪著讀書看報。他們的陪伴不是普通的陪讀,而是用心去經營。
陪伴可以沒有內容,但一定能傳達心心相印,給孩子最真摯的溫暖。淳樸的家風,簡單的陪伴,也潛移默化的影響了何江學習和生活的態度,更讓他有了自己的做人準則。
多年的治沙辛苦,張立強父親後來不幸罹患癌症去世,張母接班繼續造林。每日笑著帶孩子去植樹,從未想過放棄,也因「執著,強悍」的家風,以父輩為榜樣,張立強的兒子開始學習林業,學慣用科學的方式繼續治沙造林。三代齊心的愚公精神讓我們感受到了這個治沙家庭平凡又具有力量的感動。
在家庭教育上,張立強面臨專業選擇時,張母不干預不強求,希望張立強能活成他自己希望的樣子。這種完全信任孩子的做法,與現在很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去傾聽孩子內心真實聲音的做法完全不同。
兩組普通家庭,沒有刻意煽情講述跌宕起伏的經歷,卻用細水長流的家庭小故事感動著我們。
其實這不僅僅是珍藏在家風中的淳樸真情,兩個家庭的家風各有不同,卻同時體現了父母的榜樣力量。正因為何江父母和張立強父母的以身作則,堅持優良傳統,才有了孩子們最重要的精神財富。
拼的其實是父母的態度
生活中常說,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師。「養不教父之過」,父母是對孩子影響最先、最深的人,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孩子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榜樣,是最好的教育。
優秀的父母會讓孩子們有一種很欽佩的感覺,在靈魂和精神上引領他們。
在這點上,梁啟超就做得十分優秀,從學識、志向到家庭,他都做了很好的榜樣,也因此,梁家會有「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盛況,這樣的榜樣力量影響了幾代人。
父親每日酗酒,母親打牌為業,他們從不過問孩子的生活和課業,等孩子成績下滑,他們卻暴跳如雷。一位年輕的媽媽也曾請教沉寂法師,自己的孩子不愛學習也不聽話,該如何管教。
法師反問她,是否複印過文件,如果複印件上面有錯字,是該改複印件還是原件,道理十分的淺顯易懂,很多父母卻常常疏於自省吾身。
曾有媒體報道過凱特王妃妹妹的婚禮,這場婚禮隆重奢華,但有一個小細節十分有趣。小王子喬治作為花童一員,沒有站在拱門前迎接新人,卻忽然走到新娘小姨的後面把她婚紗給踩了。
GIF/2K
凱特王妃在一旁看到後,立馬把喬治和女兒夏洛特喊到一個小角落,嚴肅的教訓起兒子。
簡單的鏡頭,展現了一位媽媽對孩子的教育,也給了我們啟示:父母不管自身有多顯赫騰達,或普通貧窮,需要的是,用積極樂觀的心態示範子女什麼是優良的生活習慣,用誠實、勤奮、堅韌去影響孩子。
榜樣,是最好的家教。
子女也是父母的折光鏡,可以折射出父母為人處事的哲學和做人的準則。
食不言寢不語,吃飯不吧唧嘴,不大聲喧嘩,不大聲放音樂,禮貌的讓座,貼心的問候,整潔的衣服,都是孩子教養好的表現。
中國向來高度重視家教和門風,而孩子的家教也來自於父母。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時刻通過小事來提醒孩子,學會感恩和尊重,做一個有素質涵養的人。
前段時間有個視頻在網上引起了很多人的感嘆,「無關年齡性別,有教養的人都太溫柔了」,原來是一個小女孩和姥姥過馬路時,看到車輛給自己讓行,停下腳步鞠躬致謝,還向司機揮了揮手。
一件極為普通的事,得到了很多人的讚賞,如果再細看視頻就會發現,小女孩做鞠躬動作前,她的姥姥曾對車指了指,其實,這正是姥姥通過生活中的小事在教育孩子,要學會感謝。
相反,另一個視頻是一小男孩拿磚頭不停地砸共享單車,他父母在身邊而未制止,拍攝者上前教育時,父母卻回答,孩子看別人砸他也砸,只是在鬧著玩,並不是什麼大事。
有教養且聰明的家長,會在孩子做壞事前就制止,並及時告訴他們,這麼做是不正確的。但視頻中,這對家長的一些列回答讓網友們震驚不已,紛紛表示「果然是有什麼樣的爹媽就有什麼樣的孩子」,「上樑不正下樑歪」。
視頻里的兩個孩子,其實年齡相差無幾,表現出來的素養則是完全不同,可以說孩子們的程度也代表背後做父母的素質品德,孩子現在的差距更是未來做人的差距。
父母總是對孩子的將來有美好的期待,而這「將來」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由父母決定的,孩子從小的耳濡目染直接影響他們的選擇。
「家書」抵萬金
在《兒行千里》每期節目的最後,嘉賓們都會寫一封家書給未來的孩子,一封簡單的家書,卻是千金難買的父母們的智慧,和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規矩和教養在任何時代都是不可或缺的,這種優良傳統不一定能培養出國家棟樑,但一定能培養出合格的有著正確價值觀的公民和人才。
很多時候,是先學做人,再學做事,做人是本,做事是末。一個人的教養里藏著命運,人生之路,最終能走多遠是教養說了算。
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很多父母家長強調「快」和「利益化的結果」,卻忽略了,一個家族甚至是民族,其實需要「鈍力感」。
父母們不該簡單快速的教學,而是應該身體力行的去教育。教會孩子什麼是堅持,什麼是不怕困難,迎難而上。
教會他們「慢而深入」 ,更積極向上的去體驗生活,書本中的格言和哲理讓孩子懂得道理,而父母的言行則教會他們實踐。
傳承中國好家風,不僅僅是節目中打動人心的別人家的故事,也是每一個家庭都應參與的。
父母的力量,子女的感恩。家裡微小而又溫暖的生活細節,其實就是一種家風。
—END—
※秋日清新美眉甜美氣質戶外俏皮唯美攝影
※開學了,孩子該如何收心?
※別再說這些傻話了,信不信我給你一個過肩摔!
※一日燒一食:Crêpe
※TT.101 合租房趣事2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