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用一絲溫暖擁抱無限悲涼——《三體》之人性美與惡

用一絲溫暖擁抱無限悲涼——《三體》之人性美與惡

「我想回去,但如果你想留在這裡,我也跟你留下。」她對關一帆說。

——《三體3:死神永生》的結局,當程心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故事有了最終的結局,人性也走向了它最後的歸宿,在這一刻,程心才真正豐滿起來。

在這部經典的科幻小說中,導致地球滅亡的,劉慈欣解釋得很清楚,是宇宙規律,而在宇宙規律的背後,則是數學規律。

當然,我所說的這些,終歸要你去看一下小說才能明白,很早就知道了這部小說,直到最近,我才用了兩天兩夜的時間真正看完了這部小說。

很少有電影或者小說給我寫讀後感的衝動,但三體給了我這個衝動,這不是宇宙規律,或者數學規律帶來的衝動,而是人性帶來的衝動。

《三體》作者劉慈欣

-《三體》簡介:人性推動的進程-

《三體》是一個由人性推動進程的故事。

似乎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故事內容:

《三體1:三體》的故事是:天文學家葉文浩遭遇了文革浩劫,極端的遭遇(父親之死)帶來了極端的人性:葉文潔以太陽為天線,向宇宙發出了地球的聲音,而四光年外的「三體文明」經歷了無數次毀滅和重生,正被迫逃離母星。

「三體文明」的和平主義者接到了地球信號後發出了警告:「請不要回復!」因為回復將可以精確計算三體文明和地球的距離,但對人性絕望的葉文潔,仍舊回復了,鎖定了地球位置之後,三體艦隊駛向地球,帶著一份人類滅絕計劃。

《三體1:三體》圖片來源網路

《三體2:黑暗森林》:生死存亡之際,人類開展了自救,一個關鍵人物出現:羅輯發現了一個宇宙法則——黑暗森林,在這個法則下,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在更高級的外星文明面前只是蟲子。

這些外星文明會清理蟲子,一個前提是,人類文明或者三體文明向宇宙發射了自己的坐標,因為知道了這個法則並且有了發射信號的能力後,地球文明和三體文明尋找到了一個互相威懾的平衡點,平衡點掌控在羅輯手中——如果三體文明敢於襲擊地球文明,羅輯將發射三體世界的坐標,如此地球明和三體世界將同歸於盡。

《三體2:黑暗森林》圖片來源網路

《三體3:死神永生》:平衡是脆弱的,因為繫於執劍人羅輯手中,但三體文明極為忌憚,他們分析認為,如果三體文明侵略地球,羅輯發射坐標並同歸於盡的可能性為90%,也就是威懾度為90%。但羅輯正在老去,人類需要選擇一個新的執劍人。

程心就是新的執劍人,然而,就在程心接過執劍人的時候,三體文明向地球文明發起了進攻,地球文明毀滅在即,但,程心沒有選擇發射坐標,三體文明的威脅解除了,但人類面臨滅絕。

為什麼會是這樣呢?因為三體文明的智子系統推算,程心的威懾度僅僅是10%,而另外一名執劍人候選者托德的威懾度是100%,如果托德成為了執劍人,三體文明和人類文明的均衡將繼續延續,但托德因為瘋狂的性格遭遇了人類的唾棄。

此時,兩艘逃離的人類太空船選擇了發射三體世界坐標,三體世界被摧毀,因為三體文明和地球文明的聯繫,地球也即將被摧毀,三體文明的參與艦隊選擇了離開,人類文明得以暫時延續,但毀滅是註定的。

此時,程心從被三體人捕獲的雲天明那裡得到了人類文明自救的若干方法,只有一種方法是正確的,托德又堅定地選擇了這個方案,那就是製造光速飛船,但光速飛船(曲率驅動飛船)的痕迹恰恰容易暴露地球坐標,有愛的程心制止了托德,人類失去了最後的機會。

程心仍舊被秘密製造的光速飛船營救出來,並且找到了逃離的兩艘人類飛船和三體殘餘艦隊,雲天明為程心製造了一個小宇宙,在大宇宙膨脹又塌縮之後,可以延續生存,但小宇宙的存在破壞了質量守恆定律,影響了大宇宙的塌縮和新生。

程心面臨又一個選擇:將小宇宙的質量歸還給大宇宙,但這意味著他們不得不和大宇宙一起面對塌縮的命運,最終,程心選擇了歸還小宇宙的質量給大宇宙,程心唯一一個地球人類夥伴關一帆選擇了陪同程心一起回歸大宇宙。

《三體3:死神永生》圖片來源網路

有些啰嗦,但啰嗦是為了說明一個清晰的道理,三部曲的三個主人翁,葉文潔、羅輯和程心都在人性的驅動下推動了歷史進程,葉文潔的對人性的絕望,羅輯相對冰冷的邏輯感,聖母葉文潔愛心泛濫下的一錯再錯,當然,就本書而言,他們的人物性格,或者人性確實是單一的,但坐著劉慈欣反而通過單一的個體人性展現複雜的群體人性。

-《三體》中的人性之惡,於當今無處不在-

《三體》獲得了世界科幻作品最高獎項雨果獎,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這項獎項,不過,在對《三體》三部曲的評價中,很多專業人士認為,人物的單薄是一個瑕疵,當然,更多的人認為,在劉慈欣宏達的宇宙描述中,弱化人物並不是太大的問題。

人物單薄的問題,我們隨後會談及,但我們真正想說的是,儘管人物刻畫稍顯單薄,但人性的描述卻讓人無比心動。

普通文學作品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是複雜的,當然,那些「臉譜化」的作品除外,但一般的作品,對於人性的刻畫總是有著空間和時間的局限,而三體,恰恰從微觀到宏觀上,超越時間和空間,展現了人性的善與美,人性不但和個體的生死存亡相關,也和人類、文明的生死存亡相關。

電影《三體》中的葉文潔劇照

葉文潔對人性絕望源於父親在文革中死亡,我們看這樣的一個場景——葉文潔父親葉哲泰死於小紅衛兵之手,死亡過程刻畫的非常清晰:他的妻子、葉文潔的母親選擇了背叛,他的小女兒、葉文潔的妹妹選擇了叛逆,4個14歲的女紅衛兵施暴殺死了他,他的兩個學生雖然心痛卻無能為力,葉文潔見證了這一切。

你和我,會是誰呢?或許,我們就像葉哲泰的兩個學生,雖然明白一切,卻終究被潮流攜裹,但註定有不少人會隨著潮流一起瘋狂,盡情展現人性惡的一面,當然,在他們心中,或許以為自己展現的是人性之美。

不說別的,就像那些在網路上瘋狂惡意謾罵的人群,如果現實如網路,唇槍舌劍恐怕就會變成真刀真槍,刺向人的肌膚,射向人的心臟,在染血的大地中盡情狂歡。更簡單的例子:歷史上的無數次屠城,納粹屠殺猶太人,日本人的南京大屠殺,一些獨裁統治下的血腥,和獨裁被推翻後的血洗。

個體再豐滿,終歸抵不過群體的瘋狂,還比如說,跳廣場舞的那些人、暴走族、大街上喊口號的那些店鋪,你會看到生動的個體面孔嗎?不會,只有群體的瘋狂。

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不以社會進程而真正改變。

其實,無數小說同樣揭示或者暗示了這樣的現實,只是,《三體》把這個現實放在文明的發展和滅亡這樣的大空間中,給人的觸動就更加瘋狂和明顯。

電影《三體》官方劇照

對於程心人物的解讀,我們放在最後一個部分,我們更想說的是托德——人類個體仍舊在進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比如那些決定歷史走向的人物,托德就像是這樣的人,他有堅定的目標、有堅實的實現手段,但這樣的人物,往往是:一念向惡,一念向善,但人類卻偏偏分不清善惡。

為了拯救人類,托德決定刺殺程心——普通概念的惡,但當程心阻止了托德製造曲率驅動的光速飛船後,托德選擇了聽從程心走向死亡——普通概念的善,有點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感覺,但放在宇宙而言,刺殺程心的惡是真正的善,聽從程心的善反而才是真正的惡。

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說的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吧。

其實,劉慈欣的另一部短片小說《鏡子》更有意思,白冰找到了人類目前宇宙的真正模型,可以看到過去,看向未來,裡面有個很有意思的例子:

「這個人在說,在近海防禦中,不要一味追求大炮巨艦,就這麼點錢,與其從西洋購買大噸位鐵甲艦,不如買更多數量的蒸汽魚雷快艇,每艘艇上可裝載四至六枚瓦斯魚雷,構成龐大的快艇攻擊群,用靈活機動的航線避開日艦艦炮火力,抵近攻擊……

我曾請教過多位海軍專家和史戰研究者,他們一致認為,如果當時這人的想法得以實施,北洋水師將是甲午戰爭中的勝利者。這人的高明和超前之處在於,他是海戰史上最早從新式武器的出現發現傳統大炮巨艦主義缺陷的人。」

這個人是誰?方伯謙。當然,這只是一個假設,並非為方伯謙翻案,裡面有更多的例子可以證明,不過,結論接近於真理:「名垂青史的人物並非全都是英雄,也有卑鄙的騙子和陰謀家,那些真正為正義和真理獻身的人,有很多默默死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方伯謙

歷史是人來記載的,所謂的人絕不單單是統治者,也包括民眾,所以人性之惡,或者人性之不辨是非原本就是常態,就像《三體》中的民眾選擇了聖母程心,而放棄了真正的拯救者托德一樣。

這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而是人性之真實寫照。

-用一絲溫暖擁抱無限悲涼——程心歸於豐滿-

當太陽系滅亡——二維化之後,逃離太陽系的程心一定是這樣的感覺:「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其實,前面倒是有故人——儘管最終未相見,但卻碰到了了關一帆,但後不見來者確實實實在在的——太陽系已經滅亡了。

我不知道你們是否有這樣的感覺——某個午後,或者夜晚,突然想起宇宙之浩然,個人之渺小,身後之一片虛無,此時,心中一片空虛,直到,走出內心的氛圍,看到做棉被的母親,或者妻兒,內心才又一次充實。

或許每個人的內心都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但我也常說,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就像過往我對魯能,但凡不到忍無可忍,我總是抱著期待和希望。

在逃離太陽系的那一刻,程心沒有讓我反感,但也沒有好感,因為從愛情的角度出發,我期待他和雲天明相逢而相守,或許,人類的愛情和親情,恐怕是戰勝恐懼唯一的方式,也是戰勝憎惡的唯一方式。

程心最終和雲天明錯過了,但他和關一帆生活在雲天明送給她的避風港——可以躲避宇宙塌縮的小宇宙里,雲天明的結局也很好,他和程心的女伴AA幸福地生活了一輩子。

但是,小宇宙的存在破壞了質量守恆定律,小宇宙必須向大宇宙歸還質量,大宇宙才可以塌縮和重生,這一刻,程心選擇了歸還——她的聖母光環在這一刻得到了升華,更最讓人感動的是,她選擇徵求關一帆的意見:「我想回去,但如果你想留在這裡,我也跟你留下。」——這是她對關一帆的責任,對愛的責任。

好吧,我們終歸是俗人,浩瀚的宇宙也無法讓我們免俗,儘管是雨果獎的得主,劉慈欣超越了人類,放眼了宇宙,但終歸也不能免俗——因為愛,不管未來如何,我們終歸是欣慰的,儘管,這是一絲溫暖擁抱無限悲涼。

也有一線光明和希望,智子(三體文明的科技產物,最終追隨了程心)對程心和關一帆說:「放心,我在,你們就在。」

這就好。

編輯 蘇揚

-------------------------------------------------------------------------------

足球報製造,資深記者陳永主筆,魯能資訊第一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述魯能 的精彩文章:

TAG:陳述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