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天捧著個手機在那兒笑笑笑,你看那些東西有什麼用?

天天捧著個手機在那兒笑笑笑,你看那些東西有什麼用?

思考是對自己的尊重

你身邊一定也有這樣的年輕人:閑著無聊刷刷手機,有事沒事講點段子,間歇性勾起嘴角微笑神秘;諧音雙關欲揚先抑,各種手法「6」到飛起,只為了講講自己車胎漏氣。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們整日里嬉皮笑臉、沒個正形,恰恰相反,有的人平時或許還有點兒嚴肅。只是在個人生活中,他們更喜歡追求「好玩兒」的狀態。

故此,段子,是我們每天都能接觸到的重要文學形式。上到國家領導訪問會談,下到隔壁家作死熊孩子,內容林林總總,包羅萬象,充分展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智慧。即使你不刻意去搜索什麼集錦,打開「朋友圈」、「qq空間」,也一定會有幾個人用彷彿段子一般的語言和形式,配合「悲傷蛙」、「鸚鵡兄弟」等各色已過氣、正在過氣、還沒過氣的表情包大咖,吐槽自己一天的生活,這種調侃的態度,正是「輕好玩兒」,輕輕的好玩兒。

輕好玩兒,不是大張旗鼓提前宣告的「我給你講個笑話」,不是馮鞏大爺用力搞笑的「我想死你們了」,它沒有固定的程式,也沒有標準的方法,主要表示為段子,是因為段子是在平凡生活中最常見、出現頻率最高的一種「好玩兒」的態度,那麼當然,一切能體現這種風趣的情致,均是輕好玩兒的一種體現。與其說輕好玩兒是一種搞笑手法,不如說輕好玩兒是一種生活態度,是在繁忙生活中「偷得浮生半日閑,偷得浮生家徒四壁」的自娛自樂。

GIF/1016K

以我媽為代表的廣大認真淳樸的中年長輩,通常對此表示不能理解:「天天捧著個手機在那兒笑笑笑,你看那些東西有什麼用?」我只能一臉委屈弱弱抗議:「好玩兒啊……」也難怪長輩們通常捕捉不到好玩的點,像「當年我背井離鄉,從此家鄉人再沒有水喝」這種典型的句子,它們不是直白的大笑,也沒有撓你腳心的強硬,委婉、含蓄,大家一起做做文字遊戲,聽懂的人會心一笑,互相讚美一句機智,都從心裏面泛上來點愉快,這是最好的狀態。話至此,那麼為何當代青年人會熱衷於這種形式與態度呢?

正如越是被隔壁老王戴了一百頂原諒色帽子的先生,越是喜歡對外宣稱我們婚姻很幸福,老話一言以蔽之,「缺啥顯擺啥」,這話不完全正確,但也有一定道理。我們當下的社會,是一個節奏很快、強度很高的社會,大家各自為生計奔波,每個人心裡都揣著一本辛苦賬,哪怕隔壁小學的第一名,沒準也在吃飯的時候咬著勺子想:「第二名是不是正在學習,準備超過我啊?」所以在更早的時候,我們就呼籲把節奏降慢一點,讓生活更輕一點。

話雖如此,可是五斗米、半吊錢再少,我們也不能像家有良田美池的陶淵明老先生一樣,欣欣然拂衣而歸。

我們在人生的賽道上撒開腳丫子奔跑,而心態卻可以率先輕起來。於是,面對節節攀升的房價,我們說:「以單位為家沒什麼不好」;面對熱情似火的氣溫,我們說:「陌生人出門相視一笑,變熟人了」;面對突然宣布的考試,我們說:「是時候讓老師知道我真正的實力了」;面對不眠不休的加班,我們說:「馬上能修成大羅金仙」,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你看,這些瑣碎的、無聊的、甚至有些悲傷的小日常,突然變得活潑起來,我們自己治癒了自己,與人說起時,不再顯得狼狽,也不用擔心聽者接受了太多的負能量,在相視一笑中,雙方都得到了調節,使心情變得明朗。

其實我們心裡都明鏡兒似的知道,即使高喊一百遍的土豪我們做朋友吧,也不會有某位神明駕著祥雲經過讓人美夢成真。但我們還是樂此不疲地在每一條希望朋友一夜暴富自己蹭吃蹭喝的微博下瘋狂艾特自己的閨蜜,畢竟,生活已經那麼沉重了,用這種好玩兒的方式互相激勵一下,何樂而不為呢?

原載於《中國青年》2017年17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青年雜誌 的精彩文章:

這個「手辦大神」有點2.5次元

TAG:中國青年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