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元代瓷器的鑒賞和收藏

元代瓷器的鑒賞和收藏

元代瓷器由於歷史悠久,產量有限,水準高超,價值一向不菲,受到眾多投資者和收藏愛好者的青睞。

釉里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元,高34cm,口徑8.5cm,足橫26.5cm,足縱8.2cm。故宮收藏。

壺圓唇,短直頸,弧肩,肩兩側各置雙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細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於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壺兩面均刻龍紋、靈芝形雲紋、火珠紋、如意雲頭紋和折枝花紋,花紋以外釉里紅填地。此壺的造型別緻,帶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徵。工藝方面則體現出元代釉里紅瓷器初創時期的製作水平和藝術風格。

龍泉窯青釉執壺

元,高25cm,口徑4.5cm,足徑3cm。故宮收藏

執壺直口,口下漸豐,垂腹,圈足微外撇。壺一側置長流,相對一側置曲柄。附平頂圓紐蓋。口、足邊露胎。通體施青釉。此執壺上瘦下豐,線條流暢,收放適度,造型優美。其釉面勻凈,釉色粉青,美若天然古玉。

景德鎮窯青花纏枝牡丹紋罐

元,高27.5cm,口徑20.4cm,足徑19cm。故宮收藏。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圈足,砂底。內外施白釉,外壁以青花為飾,自上而下用青花雙弦線分隔成4個紋樣帶。頸上繪纏枝梔子花,肩部繪纏枝蓮花,腹部繪纏枝牡丹,近足處繪仰蓮瓣。

這件青花罐造型飽滿莊重。青花色調明艷,呈寶石藍色而帶黑色斑點,表明使用的是外來青料。畫筆流暢,構圖繁而不亂,每層紋飾之間因有弦紋相隔,既突出了主題圖案,又增加了畫面的層次感。

景德鎮窯藍釉白龍紋盤

元,高1.1cm,口徑16cm,足徑14cm。

盤折沿,淺壁,平底。通體內外施藍釉,外底無釉。盤心坦平,在藍釉地上以白色泥料塑貼一條矯健的白龍。龍細頸,三爪,作昂首翻騰狀。

此盤屬於高溫鈷藍釉瓷器。這種傳世元代藍釉白龍紋盤見諸發表的共有4件,除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一件以外,日本出光美術館、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和英國倫敦大維德基金會各收藏1件。

高溫鈷藍釉瓷器是元代景德鎮窯的新品種之一,它是明代霽藍釉的前身。元代藍釉器的造型有梅瓶、匜(yí 音儀)、爵、小杯、盤等。裝飾方法有描金和用白泥堆貼龍、飛鳳、海馬紋等。飾有白龍紋的藍釉器僅見於梅瓶和盤。

景德鎮窯青花釉里紅鏤雕蓋罐

元,通高41cm,口徑15.5cm,足徑18.5cm。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砂底無釉。附獅紐傘形蓋。胎體上薄下厚,胎質細膩。青花色彩濃艷,釉里紅略暗。通體青花釉里紅紋飾。罐蓋繪青花蓮瓣紋、卷草紋、回紋各一周。罐身近口沿處繪青花纏枝花紋、卷草紋各一周。肩部繪下垂如意雲頭紋,雲頭紋內繪青花水波紋托白蓮,雲頭紋之間繪折枝牡丹紋。腹部四面堆塑雙菱形串珠開光,開光內鏤雕山石、牡丹、菊花等四季園景,以釉里紅繪山石、花卉,青花繪花葉,紋飾有浮雕效果。腹下部飾青花折枝蓮花,與肩部雲頭紋相對應。近底處繪卷草紋及變形蓮瓣紋,蓮瓣紋內繪倒垂寶相花紋。

景德鎮窯釉里紅劃花兔紋玉壺春瓶

元,高20.5cm,口徑6.3cm,足徑6.8cm。

瓶撇口,細頸,垂腹,圈足。通體施青白釉。肩部及腹徑最大處各有暗刻弦紋4道,上腹部刻劃一隻野兔奔跑於花草間,小兔作回首觀望狀,以釉里紅點睛,刻劃技法嫻熟,刀鋒犀利洒脫,線條流暢自然,形象栩栩如生。花紋空白處隨意塗抹釉里紅,形成紅地白花,增強了圖案的藝術效果。瓶內口部塗抹釉里紅。

玉壺春瓶是元代景德鎮瓷的常見器型,其品種除釉里紅外,尚見有青花、青白釉、孔雀綠釉青花等。

景德鎮窯青花海水白龍紋八方梅瓶

元,高46.1cm,口徑6.2cm,足徑13.4cm。

梅瓶胎骨厚重,小口平沿,頸細短。瓶身修長,有八棱。肩飾斜格錦紋,錦紋下一周大如意雲頭紋,內繪鳳或麒麟穿牡丹圖樣,瓶身中部一周繪4條白龍,襯以青花海水和火焰紋,近足處飾一周如意雲頭紋,內繪牡丹花葉。

佛經中說曼荼羅始轉於東方,末至西北,總為八方,意即佛法遍及周圍各地。元朝廷崇道信佛,此器八方,又以龍紋等為飾,寓意皇帝威加天下。

此器是元代瓷器中的大型酒器,胎骨細膩潔白,釉質滋潤透亮,青花色澤濃艷。元代的青花瓷器造型碩大豐滿,紋飾繁密,層次豐富,構圖嚴謹,一改唐宋以來瓷器花紋布局疏簡的傳統,工細的描繪加上繁複的層次,形成了花團錦簇的藝術風格。器肩與近足處碩大的青花雲頭紋借鑒了元代絲織品披肩的圖案,龍紋的出現顯著增多也是這一時期瓷器裝飾藝術的特點。

龍泉窯青釉塑貼四魚紋洗

元,高7.2cm,口徑27.6cm,底徑24.5cm。

洗口呈花瓣形,腹較淺,坦底。外底正中有臍心內凹。胎體厚重。內外施青釉。外底一環行區域內不施釉,臍心施青釉。外壁刻凸弦紋兩道。洗內用刻劃技法裝飾水波紋、蓮花紋,並貼有模印的四魚紋。

此件作品造型規整,釉色柔和,在盛水使用時,器內的紋飾將更顯生動活潑。

中國曆朝瓷器都有其鮮明特徵,元代的瓷器可說是最大氣瀟洒的。元瓷是中國瓷器走向大眾美的第一個階段。不但中國人喜歡,外國人也很喜歡,以致元代瓷器出口量大增,而元朝的統治者們也因此大力發展瓷業、使制瓷生產技術日臻完善。元代瓷器秉承宋的自然和真實、樸素,又揉進了一點點的功利。它不像宋的瓷器,美的陽春白雪,虛無縹緲,讓人理解不了;又不像明清瓷器那樣絢爛濃烈,急於討人歡喜。它其中的風骨與市儈平衡得恰到好處,這正是中國大眾文化的精妙所在。因此,哪怕是普通老百姓,都能欣賞元瓷的魅力。

到了現代社會中,元瓷更是得到廣泛喜愛,大眾更容易接受元代瓷器的審美觀。在外觀上,元瓷有著讓人驚嘆不已的圖案。很適合居家擺放,供人觀賞。甚至在很多房屋的裝修圖片上,我們都可以常看到元代瓷器的蹤影。

元代因歷史短暫,致使瓷器數量留世不多,博物館內的元瓷更為稀少,大部分還是存於民間。當然,元瓷比宋瓷更易模擬,但是從胎釉、審美、工藝等幾大方面來判斷,也不難分別其真偽。

近幾年中,元瓷在拍賣上屢創佳績,出現不少拍品價格衝上百萬。所謂物以稀為貴,元代瓷器數量上本來不多,加上供求量的大大上升,令市面上元代瓷器的數量更加的稀少。價值隨時間穩穩上升,對投資者和收藏愛好者們來說,收集元代瓷器是你一個極好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偉收藏 的精彩文章:

天外之物 隕石、銀幣之首袁大頭
讓世界震驚的中國瓷器
揭秘「鬼谷子下山青花罐」仿製全過程
「國寶幫」的前世今生:制假、買假、賣假!

TAG:陳偉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