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媽媽的10個育兒方法,太強大了!

日本媽媽的10個育兒方法,太強大了!

這幾天,醫嘉我晚上都會看一些外國的親子教育書籍,當讀到日本的育兒經驗書籍時,感觸很深。

日本的教育,真的是涵蓋了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側重於生活能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的養成, 以及遵守社會秩序和遵守社會規則,禮儀上面的教育等等。

在這裡,我簡單整理出了10個日本媽媽的育兒經驗,供大家學習。

1

「必須對見到的人先打招呼,受到別人任何恩惠和幫助,必須口頭或者書面表示感謝,做了給別人添麻煩的事情一定要當場道歉。」這是最基本的禮貌,日本的媽媽們從小就教,特別是「謝謝」文化。因為懂得感恩,以後會收穫更多。

對於並不習慣說「謝謝」的小孩,家長也會稍加提醒。比如,在幫他切完水果遞給他的時候問他一句「你是不是應該和我說句什麼話?」小孩自然而然就會將「說謝謝」當成一種習慣。

2

公共場合,特別是在圖書館。即使只是正常的講話聲音在安靜時都顯得異常刺耳,會打擾到別人。在安靜的公眾場合大聲喧嘩也正體現了家教不夠。

日本媽媽教育孩子的是:在公共場合(除了可以放開玩兒的地方以外),說話音量都控制在不讓第三個人聽到。

3

交流能夠促進親子間的感情,同時也能打開孩子的心扉,讓他變得更加開朗、自信。

日本媽媽告訴孩子們:不願意告訴爸爸的事情,你可以只告訴媽媽;不願意告訴媽媽的事情,你可以只告訴爸爸。但是不能對兩者都不說。

4

有時候,中國的媽媽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反應會很大,會動手打他,當次數多了,孩子會通過撒謊來遮掩自己的錯誤,從而從小可能就養成了不誠實的習慣。

而日本媽媽都會教育孩子:一次撒謊可以原諒,但不要任意撒謊騙人,否則你會失去朋友家人最寶貴的信任,讓你後悔一生。

5

「如果不能避免打架,不許用工具和牙,也不許戳眼睛,除此以外可以狠狠的打,而媽媽則希望你能打贏。」日本的媽媽們都會教育孩子在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的時候要懂得保護自己。

6

掉在地上的硬幣可以揀起來拿回家積攢起來,但是錢包卻不能據為己有。別人不會在乎那幾個硬幣。

而錢包內的物品絕對不能私自動用,有些即使不是貴重的物品,對失主來說也很重要,比如各類證件。

7

別人真誠款待你吃東西,如果你不喜歡的話可以說「我吃飽了」,但是絕對不能說「很難吃」。

餐桌上的文明,即使不好吃也不要表現出來,可以少吃或者不吃並禮貌地答謝主人的盛情:已經吃過了,吃飽了。

8

在《憫農》中,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典故。日本媽媽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給孩子們灌輸任何食物和東西都是有生命的觀念,在孩子盛飯的時候都會建議要多少盛多少,避免浪費。

9

必要時遵從集體和權威的意見,但是內心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想法。

孩子們要傾聽並參考別人給出的建議,如果這個建議比自己的想法更妥當,那麼就不應當再執著於錯誤。

另外,即便自己的意見沒有被採取,那麼也不要放棄自己的想法。因為,這並不代表這個想法就是完全錯誤的。

10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用不著和別人比較。

攀比、拼爹的現象在日本也是十分常見,日本媽媽們都會教導孩子不應以自己的缺乏而自卑,同時也不應持有過高的優越感。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 的精彩文章:

這4種零食孩子吃一口就停不下,而且越吃越聰明!媽媽趕緊看看
90%的媽媽都不知道,這才是寶寶午睡的最佳時間!
爸爸參與育兒有助婚姻穩定
家長育兒技巧100條之30-積極情緒
你想和唐長老一樣育兒嗎?

TAG: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