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測試路上你問我答》是不是所有問題都可以通過某種清單去解決?

《測試路上你問我答》是不是所有問題都可以通過某種清單去解決?

【背景】

很久以前,在團隊里分享時間管理的概念,說到 GTD 里的 To-do-list 時,就有人問了我一個問題,「是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加入待辦事項清單里?」我當時的回答是一個不確定的 No,為什麼是不確定的呢,因為當時的我,能夠確定的只是 To-do-list 這種清單可以提醒我們一些待辦事項,減輕大腦記憶負擔,而心裡對於其他很多複雜的行為或場景,只是模糊地覺得可能也可以轉化成類似清單的形式,但並不確定。

【你問】

是不是所有問題都可以通過某種清單去解決?

【我答】

現在,我可以相對清晰地回答這個問題了,原因很簡單,我這個周末聽成甲解讀了《清單革命》這本書。

在學習和應用 GTD 的過程中,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接觸的 To-do-list,映射到這本書里,其實就是最簡單的「執行清單」,它就是用來處理簡單問題的,主要功能就是提醒我們,以避免遺忘。因為人類的大腦容量是有限的,更加有限的還有精力和選擇力,我們不可能記住所有的事情,更不可能完全依賴大腦在事情開始做的時候再去實時查詢記憶或經驗,從而得出正確的、完整的步驟。

所以 GTD 理念中,第一步就是要求我們「清空」大腦,將裡面所有想做的、要做的、不得不做的所有 Things 都寫在紙上,都扔到一個叫做「收集箱」(Inbox)的東西里,再通過一些方法,將其歸入不同類別的清單里去。

這裡,引入成甲從書中提煉出來的兩個理由:

(1)外包:把大腦不擅長的記憶的工作外包給清單,解放腦力。

(2)可靠:把工作流程從依靠回憶和經驗,變成了一種可視化的強制約束,從而確保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保證重要的環節不被遺漏。

另外一種,我們在日常工作中經常用到的一種清單,比如上線時的驗證測試檢查清單,比如現網客戶問題的排查清單,都相比簡單問題要來的複雜,清單里不僅僅是一些毫無關聯的 Action,而是相互之間有著邏輯聯繫的 Step 了,我們通常稱之為 Checklist。

它在本書中也有對應的類別,那就是處理「複雜問題」所採用的「核查清單」,複雜問題的程序多、專業性強,很容易遺漏重要環節,而「核查清單」能確保每個基礎而重要的步驟不會被遺漏。

這本書里提到的最後一個清單組合,從作者的角度來看:

它就是處理「極端複雜問題」所採用的「核查清單」 + 「溝通清單」。作者認為,我們除了用「核查清單」來確保複雜問題各個環節被注意到,以確保跨領域、跨部門的工作順利完成,還要用「溝通清單」來應對過程中沒有預料到的不確定問題,以確保問題和隱患能夠及時地被發現和排除。

而從我的角度來看,它從理論的層面幫助我印證了一個一直以來有些模糊的想法,就是70%的問題,其實都可以通過清單去解決和避免再次發生,這個後續會有相關的 Action 去摸索印證。

最後,附上文中關於如何製作一份有效清單的原則。

1. 設計,要簡潔、高效、可測

(1)簡潔:不要面面俱到,找到需要提醒我們的關鍵內容。

(2)高效:以效果為導向,強調清單的效果。

(3)可測:清單要具體,要有可操作性,其效果應該能進行觀測,並由此改進。

2. 執行,要設置明確的檢查點

檢查點是指提前安排某個節點或者某個情況下要使用指定的清單。

(1)在任務發生前,設置檢查點

(2)任務執行過程中,設置檢查點

(3)意外情況發生時,設置檢查點

3. 更新,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更新

清單必須不斷地符合實際情況,與時俱進。

《測試路上你問我答》里的Q&A 81,如果是你要的,甚好!如果不是,你問,我答!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個測試老兵 的精彩文章:

當你覺得專業的時候,卻未必是合理的

TAG:一個測試老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