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不夠優秀,也許只是因為少走了這一步

你不夠優秀,也許只是因為少走了這一步

你會把每天的時間,花在哪些資訊平台上?

讓我猜一猜:知乎,今日頭條,微博,網易新聞,騰訊新聞,Zaker,朋友圈……

這些平台裡面,多多少少應該有一些吧?

有沒有統計過,你每天花在這些平台上的時間,佔到空閑時間的百分之多少?

不要誤會,我並不是要對這些平台口誅筆伐 —— 我自己也在用。

今天想聊的,是另一個話題。

很多這種類型的資訊平台,喜歡做一個事情:極力渲染平台的活躍用戶數量。

他們會告訴你:有幾百萬、幾千萬人正在用我們的產品,如果你不用,你就落伍了喔,你就被這幾百萬幾千萬人超過了喔。

當然,我很理解,這是互聯網產品的流量思維。活躍用戶越多,流量越大,盈利的想像空間就越大。

但是,對於信息來說,大多數人所關注的,就一定有價值嗎?

很多時候是相反的。

如果一個東西已經廣為人知,進入大眾視野,那往往說明,它已經沒有了價值。

為什麼呢?因為信息的價值,正在於它的不對稱。

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過一個理論,收到好幾條留言:這不是某某老師的理論嗎?

我告訴他們:不是。這是國外幾十年前的東西,那位老師只是把它推介到國內而已。

這就是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紅利:你不必成為信息的創始者,只要搶佔傳播節點,也可以藉此實現「佔位」,完成個人品牌的建立和傳播。

一條信息,從誕生開始,到被大眾所知,中間有著太多的傳播環節,可以被用來榨取價值。而一旦進入大眾視野,那就說明,它的價值,已經被榨取幹了。我們從中得不到更多的紅利和社交貨幣。

所以,更好的做法, 是把有限的精力和時間,花在更前沿、更窄眾的渠道上,爭取走在大多數人前面,去當「最早觸及」的那一小部分人。

你甚至不必深入鑽研,只要比大多數人多走一步,你所獲得的東西,就會比別人多得多。

我把這稱為「臨界效應」。

格拉德威爾在《引爆點》中,提出了一個觀點:

他認為,所有的流行都遵循一個規律:先在小部分人之間盛行開來,慢慢增長,直到這個比例超過一個臨界值,便會瞬間引爆流行,擴散速度呈現直線上升。

這個臨界點,他將其稱為「引爆點」。

無獨有偶,羅傑斯在《創新的擴散》一書中,也提出了一個「創新擴散曲線」。

他認為,任何一項創新發明,都會經歷一個「S曲線」:先是緩慢增長,直到超過一個臨界點,這項創新便會一躍成為新的流行,曲線也驟然變得陡峭起來。

這個臨界點的比例大致是多少呢?根據羅傑斯的研究,大約在10%-25%之間。

不要小看這個比例,對於很多企業來說,這就是一個鬼門關。

邁得過,就能站穩腳跟,慢慢謀圖發展;邁不過,就倒閉。

而邁得過和邁不過之間的比例是多少?很可能連1%都不到。

所以,為什麼我一直強調,對於企業來講,最關鍵的,不是把所有事情都做到合格,而是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到100分?

就是因為,很多時候,100分和60分之間,就是邁得過和邁不過的差別。

這不是1倍、2倍的差距,而是100倍以上的差距。

許多行業會有一個「規模均衡點」。當消費者達到這個閾值,我們就認為,消費者帶來的長期價值,可以抵消公司的開支。那麼,公司就可以把大量的市場預算,轉移到提高產品、提高服務上,實現質量的飛躍。

而低於這個閾值呢,哪怕只是低一點點,也屬於「入不敷出」,公司不得不繼續砸錢去擴大市場。

這裡面市場成本的差距,很可能達到幾千倍。

這就是「臨界效應」的威力。

不但對於企業,對於個人,也是一樣的。

很多人都知道這句話,「要跳出你的舒適區」。其實,跳出舒適區,並不意味著你要去接受高難度的任務,去做完全沒接觸過的事情 —— 這是進入「危險區」,而不是跳出舒適區。

你要做的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刻意要求自己多走一步,就可以了。

簡而言之,就是為自己設定一個「踮起腳尖」的要求,往前多走一步,走到「舒適區」和「危險區」的邊界上。

跟大多數人相比,你就已經處在了臨界點上。

因為,大腦的習慣就是偷懶。大多數人在生活中,總會按照直覺和習慣行事,他們的思維和行動,其實都受限於自己和外界所設下的框架。

你要做的,就是通過這種「反直覺」的練習,不斷地打破這個框架,把自己的邊界,一步步地向前推進。

日積月累,你會發現,其他人在原地踏步,而你在日益精進 —— 不知不覺之間,你已經比別人領先了許多。

很多人之所以優秀,未必是因為天賦異稟,更大的可能,是他們不滿足於重複自己、原地踏步,而是追求在每時每刻之間,不斷地審視和超越自己。

這是一項可習得、可複製的能力。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機會,可以讓我們進行「反直覺」的練習呢?

1. 弄清楚信息的邏輯框架

日常生活中,當你讀到一篇文章、接收到一條信息時,你會怎麼做?

大多數人的做法,是不假思索地接受 —— 因為對於大腦來說,不間斷的思考,是一件很累人的事。而相比之下,新鮮刺激的愉悅感,又是如此的吸引人。

但我希望,你能夠多走一步,去審視信息的有效性,可靠性,然後再決定將其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

如何對信息進行審視呢?

我的習慣,是理清信息的邏輯框架,然後針對它,問這幾個問題:

1. 這篇文章的論點是什麼?論據是什麼?

2. 作為論據的部分,哪些屬於事實,哪些屬於觀點?事實可靠嗎?觀點有力嗎?

3. 用來連接論據和論點的邏輯,是否嚴密可靠?是否具備嚴謹的因果關係?

像我今天讀到一篇文章,講「公司不能對員工太寬容」,點進去一看,論據全都是「我有一個朋友」,然後就從這些「朋友」的案例中,推導出最後的結論 —— 那麼,我不用細看,也能知道這篇文章的觀點,基本是站不住腳的。

再舉一個跟大家討論過的例子。

「特朗普表露心聲:想讓美國重新變得偉大」。

這句話就是典型的「夾帶私貨」。因為「表露心聲」是一個個人的、主觀的事情,外人是沒辦法知道他是否「表露心聲」的。

如果你面對一條信息,不是下意識地接受,而是先停下來,審視一下,去查一下有沒有相關的事實佐證,分析一下論證的邏輯是否有力,有沒有犯滑坡謬誤,有沒有將「可能」當成「必然」,有沒有刻意隱藏其他的可能性……

直到,將這套流程,變成完全自動化的直覺。

那麼,你的判斷力將會變得敏銳許多,你的思維也將變得更加清晰。

2. 審視自己的認知過程

當我們面對複雜問題時,我們是如何作出決策的?

很多時候,我們會採取一種策略,叫做啟發式策略,來幫助我們處理信息,作出判斷和決策。

什麼是啟發式策略?

簡而言之,就是根據我們過往的經驗,構造出一個框架,把信息放在這個框架中,進行認知和理解。

舉個例子:

在一所理工科大學裡,有一個學生,叫做 L。他是一個幽默風趣、能言善辯、反應敏捷、善於社交的人。

那麼,L 更有可能是下面哪個學院的學生?

A. 計算機學院

B. 輕工學院

C. 生物學院

D. 傳播學院

這是丹尼爾·卡尼曼在1973年提出的著名實驗「Tom W」。在實驗中,大多數人都選擇了「傳播學院」。理由很簡單,對 L 的描述,與我們心目中傳播學院學生所具備的特質相似,因此很多人會下意識把 L 和傳播學院歸類到一起。

但實際上,一方面,個人特質跟所在的學院,並沒有必然聯繫;另一方面,這是一所理工科大學,A、B、C三個選項的人數,顯然必定比傳播學院多。因此,從整個學校抽取一個學生,剛好抽到傳播學院的幾率,肯定是比其他三個選項低得多的。

這就是「啟發式策略」中最典型的一種:代表性啟發式。

當面對不確定的事件,我們往往根據其與過去經驗的相似程度,來進行判斷或預測。

這種策略有時能夠奏效,但很多時候,也很容易將我們導向錯誤的結果。

更好的方式是什麼呢?是擺脫過去經驗的限制,多走一步,用數字去分析:

它的可能性是多少?它的收益是多少?每一個選項的期望收益是多少?我應該如何選擇,才是最理性的?

你要明白,過去的東西已經過去了,它對現在的局面可能會有幫助,但絕不能影響自己的判斷。只有站在當下的角度,搜集信息,並對信息作出不偏不倚的解讀,才能更加接近事實。

推薦一本書:卡尼曼《不確定狀態下的判斷》。講得十分透徹。

3. 主動地尋找新路徑

去年,我所在的公司經歷過幾次轉型,團隊打散又重組。很多人被安排了新的工作,做著完全不熟悉的方向。

一時間,大家都有點手足無措,私底下各種竊竊私語。團隊的士氣達到了最低點。

於是,我一個一個人地找來當面溝通,希望能穩定情緒。

其中,有一個很能幹的男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問:最近感覺怎麼樣?有沒有什麼想法?

他搖搖頭:沒有。我喜歡現在的工作安排。

我問:你對這份新的工作,沒有什麼顧慮嗎?

他的話令我記憶猶新 ——「怎麼會呢?有機會接觸全新的挑戰,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我們都知道,重複做自己已經掌握的事情,是沒有太大價值的。因為你永遠沒有成長。

但是,當我們面臨挑戰的時候,又特別容易退縮 —— 無他,只是因為對於未知的恐懼,和對於熟悉事物的可控感,使我們始終難以邁出這一步。

不用付出多大努力,就能獲得非常穩定、可控的結果。這是極其難以抵禦的誘惑。

但是,這樣的結果,只能是使自己慢慢失去競爭力。

所以,在大多數人都習慣於路徑依賴,習慣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的時候,我希望你能夠多走一步,去主動地接觸新的挑戰、新的路徑。

嘗試著用全然不同的思維和方法,去解決一個問題。

這才是不斷取得成長和進步的最好方法。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嶺創投 的精彩文章:

要在上海維持《我的前半生》,陳俊生要掙多少錢?

TAG:紅嶺創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