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歷代盛世之我見藤枝投稿

中國歷代盛世之我見藤枝投稿

文/許樂

···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亂世出英雄,亂世顯忠良,亂世會產生很多彪炳史冊,可歌可泣的英雄,奸雄,梟雄和恩怨情仇。如描寫亂世的東周列國志,三國演義,隋唐英雄傳等傳世經典,雖然演義不全是歷史,但世人通過這些經典亦可對亂世都能品談一二。相對於亂世,盛世真的是稀少的,這次我們也來試著回顧一下中國歷史的各個盛世。

先秦

中國人說的聖主明君,最具代表的,無可爭議的無法超越的就是三皇五帝,商湯,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似乎那時就是盛世,其實不然,先秦尤其是春秋以前,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普通大眾混個溫飽都很困難,而且先秦的歷史記載都有些半仙半史的感覺,所以不做討論。

秦:

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一統華夏,秦對中國乃至整個東方影響深遠,統一文字,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修建通往全國各地的高速公路—馳道,中央的政令可以順暢通達帝國的地方郡縣鄉亭,始皇帝本來有望開創中國史上第一個盛世,春秋戰國幾百年的混戰結束,中原大地地廣人稀,大片無主荒地,如果不是始皇帝暴政急政,如果始皇之位傳於公子扶蘇,廢始皇剛猛勞民治國之策,讓百姓修養生息,以秦國的民風,兵威,開疆拓土,「始皇盛世」,「扶蘇盛世」也許就會載入史冊。

西漢:

秦二世而亡,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經過十數載廝殺,無賴出身之劉邦,席捲天下,亡秦滅楚,建立了漢朝。戰國時期尚未恢復的生產力水平又經過經過始皇帝幾十年的暴政急政,秦末十幾載的廝殺破壞,整個天下已經接近崩潰。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皇帝的馬車都不能挑出四匹毛色相同的的馬,將相只能乘坐牛車,天下疲敝可見一斑。面對這樣的形勢漢高祖劉邦採用道家無為而治,休養生息之寬鬆政策治理天下,士兵卸甲歸農,豁免其徭役,重農抑商,恢復了殘破的社會經濟。平城白登山一役失敗後,此後數十年與匈奴實行和親國策,不對外用兵。高祖後呂后專權,諸呂作亂,周勃安劉,迎立漢文帝,此段動亂皆發生在統治階級高層,對社會經濟影響甚小。地廣人稀,修養生息之國策,流民還歸田園,戶口迅速增加,國庫充盈,百姓富足。經過景帝時,平定「七國之亂」,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據之間的矛盾基本解決,漢初休養生息政策的繼續和發展,統治階級高層,天子帶頭厲行節約,抑制豪強兼并土地及奢靡之風,使中國出現了第一個治世——文景之治。經過高惠文景四代七十餘年的積累,厚積薄發,到漢武帝時財大氣粗,集四世之積累,舉全國之力,開疆拓土,北擊匈奴,西通西域,打通絲綢之路,大漢文明遠播萬里,同時統一思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治國,漢作為一個民族符號首次形成,漢文化的主流形態基本形成,開啟了中華文明富強的序幕,普通民眾有了民族意識。當然秦皇漢武做的都是勞民傷財之壯舉,國庫為之一空,武帝後期悔悟,發布輪台罪己詔,修正國策,才避免漢全盛而亡。後還有「昭宣中興」,但大漢之衰落不可避免。所以,兵者,凶也,開疆拓土必須要有強大的經濟,國力支撐,否則就是窮兵黷武,自取滅亡。

東漢:

「位面之子」光武帝劉秀,再建大漢,採取一系列措施,恢復、發展社會生產,緩和西漢末年以來的社會危機,東漢初年出現了社會安定、經濟恢復、人口增長的局面,史稱「光武中興」,後繼者漢明帝、漢章帝承繼了光武帝的施政方針,繼續執行寬鬆治國和與民休息的開明政策,史稱「明章之治」。漢之聲勢又一次達到頂峰,但是東漢建立者本就是豪族,從開始土地兼并就很嚴重,漢和帝後,外戚,宦官相繼專權,國勢迅速走向平庸。

隋:

漢滅亡後,三國亂世,經過西晉短暫統一後,又是長達兩百多年的十六國,南北朝對峙,四百年後,中華文明終於走向第二階段。與秦一樣,隋建立於數百年亂世之後,民生疲弊,隋文帝多次減稅,減輕人民負擔,休養生息,促進國家農業生產,穩定經濟發展,在全國推行均田制以及嚴厲的戶籍清查,行政上精簡行政機構,大幅縮減行政公務支出;更重要的是人才選拔制度上,廢除了落後的,注重門第的九品中正制選官制度;中央建三省六部制,成為後世政權架構的模板,此兩條對中國後世影響深遠,史稱「開皇之治」。繼任者隋煬帝楊廣,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之雄才大略之君,不在秦皇漢武之下。開鑿大運河,把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銜接了起來,將全國的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銜接在一同,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苦在當代,利在千秋之壯舉,在以後千年及到現在,仍在受用;開創科舉制度,通過考試選拔官吏,提高了官員的文化水準,使得下層的知識分子有了上升的渠道,大大的削弱了士族,豪族的特權,中國的封建社會能延續兩千年,科舉制度功不可沒,現在的高考也可以算是科舉的延續;再次打通中斷數百年的「絲綢之路」。但隋煬帝不惜民力,如始皇帝一樣,濫用民力,暴政,急政,三征高麗失敗而天下反,帝國大廈迅速土崩瓦解。盛世沒有持續,但楊堅楊廣父子,為唐的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隋唐經常被同時提及,一脈相承。

唐繼承了隋打下的制度基礎,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大運河將江南的賦稅,糧食源源不斷送往洛陽,長安。唐太宗親歷強大的隋王朝在強大的農民戰爭中迅速崩潰過程,認識到了農民階級對君主專制統治穩定的重要性,「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以隋煬帝作為反面教材,警誡自己及下屬。吸取隋亡教訓,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以緩和階級矛盾,穩定社會秩序,恢復經濟。選賢任能,從諫如流唯才是舉,不計出身,不問恩怨,留下「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的名言。在強大國力的支持下,開疆拓土,北滅突厥,西擊吐蕃,吐谷渾等西域諸國,設立安西都護府,單于都護府,安北都護府,將漠南、漠北、西域、青海納入唐朝的統治之下,還打敗高句麗設安東都護府,大唐聲威遠播,四方臣服,太宗被尊為「天可汗」,這一切都是強大的國力支撐,此外燦爛的文化,開放包容的民族政策,是為強大的軟實力。後經過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周時期,統治階級高層雖然權力鬥爭激烈,但整個社會還是發展向前,到了唐玄宗時期,玄宗採取了一系列積極的措施,延續太宗時政策,使得大唐天下大治,經濟迅速發展。各方面實力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國力空前強盛,經濟空前發達,文化空前繁榮,民族政策空前包容,人口也大幅度增長,鼎盛時期人口達到8000萬人,國家財政收入穩定。商業繁榮,數十萬上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層出,對外貿易不斷增長,波斯、大食商人紛至沓來,長安、洛陽、廣州等大都市商賈雲集,各種膚色、不同語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裝來來往往,十分熱鬧。唐朝進入全盛時期,中國封建社會達到頂峰階段,史稱「開元盛世」。當時的唐就如現在的美國,開放包容,強大軍事力量後面,更為強大的軟實力,才是盛世的關鍵,如蒙元之強大軍事力量,卻無文化,也難以造就盛世。但盛極必衰,天寶年間,安史之亂後唐帝國跌下巔峰,唐乃至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走下坡路,中國歷史再難見此等盛世。

宋朝是中國古代史上少有的不限制商業發展的朝代,商業繁榮,國庫充盈。宋的GDP占當時世界的七成以上,人口數量巔峰時突破1億,經濟文化繁榮,百姓富足,(武大郎賣炊餅都能在城裡住獨棟)。但有宋一代重文抑武,民風漸弱,程朱理學漸漸開始控制人的思想。宋就如一個有錢的虛胖子,文武不均衡,不能稱作盛世。一直處在北方少數民族的強大壓力下,不能抬頭,最終華夏族第一次被團滅,淪陷,擁有當時最先進科學技術和繁榮經濟文化的南宋,亡於蒙古,古典意義上的中華文明徹底衰敗。

元明清

中華文明整體走向衰落:1兩個王朝是少數蠻族建立,對多數的漢族實施民族壓迫;2兩個王朝閉關鎖國,片木不得下海,粒米不得過疆,西方發展最迅速的時刻即是中國閉關自傲最嚴重時期;3中央高度集權達到頂峰,管控思想,文化上八股取士,程朱理學在朝廷和民間對人們思想的禁錮,民族面貌整體上是愚昧,麻木的,大興文字獄,愚民政策達到極致,國土之內的社會組織打成一片散沙,天下蒼生被分別禁錮在方圓幾十里的村莊里,男耕女織,大家老死不相往來,不知魏晉,不論國事,這樣中國社會的進化完全停滯。這樣的文化,這樣的社會,是無法產生盛世的。盛世指的並不是版圖的寬廣,而是國力強盛,經濟發達,文化包容繁榮,民族自信......

結語

讀歷史可以明興衰,亂世的原因是各有不同,或有內憂,或有外患,或兩者都有。但我們發現盛世產生的原因卻大抵相同,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只要不折騰,休養生息,不與民爭利,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三十年中國人民就能從廢墟上爬起來,七十年就能再現一個盛世!開放的思想,繁榮的文化,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有生能再見一次中華盛世!

想投稿嗎?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袁騰飛 的精彩文章:

元朝糟糕的政治制度,註定它王朝過早崩壞的結局!
北宋的科學技術與藝術成就
想聽袁sir聊《敦刻爾克那些事兒》?這些問題一定要清楚!
為什麼說「佛教」不算宗教?
市房界限與程朱理學

TAG:袁騰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