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印度「以弱勝強」鼓舞了很多國家?西方又睜眼說瞎話

印度「以弱勝強」鼓舞了很多國家?西方又睜眼說瞎話

如今最尷尬的應該是莫迪。作為等值交換的籌碼,他不得不來到鷺島捧場。「海外探客」認為,等待這個印度強人的很可能是一場尬聊,也可能是數場。而在他身後,印度國內對此次突然結束的危機也充滿了爭論。

印度「以弱勝強」鼓舞了很多國家?西方又睜眼說瞎話

印方研究人員認為,這次緊張局勢的緩解令莫迪當局感到滿意。印方在對國內的宣傳表明,對手撤走了推土機等築路設備。印方達到了「恢復現狀」的目的。

新德里的戰略分析家也興高采烈地指出:印度以往容易驚慌失措,但這回第一次在危機中表現出定力,並且成功地建立了緩衝區。簡而言之,就是打贏了這一仗,印度贏了。

而不少西方評論人士也為印度打氣鼓勁:印度向其他國家發出一個信號,即東亞大國不是不可挑戰的。華盛頓方面的分析人士更是給一些國家支招:那些與東亞大國有領土爭議的國家可以把印度的處理方式當個案進行研究,總結如何與東亞大國避免爭端升級,同時又堅持自己立場,維護本國利益。美方的言論與印方的某些觀點不謀而合。印度媒體聲稱「這次勝利阻止了東亞大國在南亞的擴張,鼓舞了不少國家。」

印度「以弱勝強」鼓舞了很多國家?西方又睜眼說瞎話

根據日媒報道,兩國在7月就已經通過外交渠道達成非正式協議,討論了分階段同時撤軍的方案。美國蘭德智庫的研究人員則聲稱,在9月之前雙方都希望緩和關係,印度想為國內基礎設施建設爭取資金,而發生重大衝突對印方也是一種考驗甚至磨難。《紐約時報》則認為不應該過分樂觀,緩和只是暫時的,再次出現緊張局勢的幾率很大。雙方都受到了壓力。如今一方改變邊境現狀就遭到另一方的干涉,這一情況如果成為慣例,未來很可能出現更多衝突。

事實上,印方實際上依然心有餘悸。理性的分析家認為,這次危機進一步加深了相互間的不信任,印度暴露了野心,讓對手提高了警惕,或許也為將來的自己吸引了火力,這並非一件好事。印度國家安全諮詢委員會的專家發出警告:我們雖然這次成功進行了阻止,但明年呢?不排除會有更嚴重的事情發生。印度陸軍總長拉瓦特乾脆下令「保持戒備,不能放鬆警覺,這種事情會再次發生。」探客認為,莫迪當局的表現並不像一個勝利者,相反卻像一個被抓現行的小偷,只是因為失主的寬宏大量才僥倖脫身。

但實事求是講,印度在此次的交鋒中依然有可圈可點之處。從結果來看,印度的冒險並未讓本國利益受損,相反卻讓對手的形象受損。通過在輿論戰中獲得的勝利,印度反而讓對手更像挑事者。

這就如同班裡兩個男同學起了衝突,相互掐住了對方的脖子,其中稍微矮點的是主動挑釁一方。最後的結果是,為了防止課桌文具和花花草草等受損,高個同學在沒有獲得道歉的前提下同意雙方同時撒手。圍觀群眾沒有幾個譴責主動挑釁的矮個同學,相反都暗中稱讚和佩服他的勇氣。而為了團結合作大局做出讓步的高個同學則不知不覺中被圍觀群眾瞧不起,認為他是個軟蛋。人都有同情弱者的天性,佔據優勢卻不敢教訓挑釁者的高個同學不會得到真正的尊重。

吃到一次甜頭之後,難保印度不會將強硬立場當做一個利器。在5個國家組成的聯盟里,印度也在不遺餘力地破壞好事,在擴容的問題上唱反調。印度還爭奪銀行總部,儘管最後失利,最後卻獲得了首任行長的職位。早在6月召開的外長會上,唯獨印度派出了低級別代表,顯露出要搞事的先兆。

印度所倚恃的,就是「沒我不行」。出於忌憚亞洲最大國家的影響力,印度在很多時候都採取「焦土政策」,抱著「我不好,你也甭想好」的險惡用心。這個國家起不到什麼建設性作用,卻能憑藉破壞性作用而分一杯羹。

印度「以弱勝強」鼓舞了很多國家?西方又睜眼說瞎話

長期以來,東亞大國都以「睦鄰富鄰安鄰」為出發點,本本分分地辦實事辦好事,可這份善意並未獲得應有的報答和掌聲。相反,一些周邊國家和西方國家一起為印度助威和站台。這個世界並非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充滿溫情和知己。印度如今的經濟實力只有東亞大國的20%,如果拋棄成見幫助印度完成「數字印度」與「印度初創」等項目,印度恐怕也不會有任何感恩之心。與其如此,早攤牌比玩攤牌要好,時間拖得越長,付出的代價越高。(完)

註:本文系「海外探客」原創稿件。想看新聞背後的內幕?敬請關注donatehour00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探客 的精彩文章:

韓國陷入恐慌,特朗普卻趁火打劫,逼迫文在寅放棄200多億順差
特朗普賞了文在寅2個面子,韓國或被迫用「大出血」報答美國
這個老牌強國的首腦向安倍卑躬屈膝,對華卻異常強硬
這個老牌強國的首腦對安倍卑躬屈膝,對華卻異常強硬
美國600多萬災民急需救助,美軍卻忙著轟炸、屠殺和恐嚇

TAG:海外探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