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實力派演員宋康昊主演《辯護人》——講述一個人與國家的抗爭
2003年,宋康昊在《殺人回憶》中用他複雜的眼神凝視著觀眾,詰問著真正的兇手,十年後,他搖身一變成為了一位維護正義的律師,在法庭上慷慨激昂,對抗邪惡,怒斥不公,甚至以一己之力同黑暗的國家作鬥爭。如果說《殺人回憶》中的真兇是底層愚昧無知的民眾,那麼《辯護人》中宋佑碩對抗的是以國家為代表的暴力機器。
韓國的電影行業總是喜歡通過真實的事件改編電影,這些總有真實故事原型的電影最大的好處就是真實,彷彿就發生在觀眾的身邊,這部《辯護人》也不例外,它的原型就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釜山,已故前總統盧武鉉在擔任律師時,為釜林事件進行辯護的故事。影片一經上映,就佔據了接近一個月的票房榜榜首。
《辯護人》不僅講述了「釜林事件」的傳奇律師,還為三十年前冤情的洗清做出貢獻。事情是這樣的:《辯護人》一經上映,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釜林事件」再次進入大眾的視野,並促成了「釜林事件」的重新審理。三十年前的「罪人」終於洗刷了冤情,在幾十年後終於被法庭公正的改判為「無罪」。
這部電影哪裡好看呢?是演員們的臉嗎?當然不是,大餅臉、小眼睛宋康昊自然不是一位偶像派演員,能吸引觀眾的當然是電影的劇情。整部電影簡單來說就是一位矮矬窮經過不斷地努力終於得以逆襲的故事。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主角與道德抗爭,與國家抗爭,與命運抗爭的過程。
其中最為吸引人的亮點就是主角的五段辯護場景,作為一名剛正不阿的律師,電影中大量激情辯護的場面是少不了的。特別是主角與警察對峙的那一段場景,實際上警察和主角的實質都是愛國,只是警察在專制的「民主」道路上越走越遠,打著「正義」的幌子欺壓無辜的民眾。最後還動用國家機器來扭轉了敗局,逐漸明朗的形勢再次急轉直下。
再來看看影片中的主角,傳奇律師宋佑碩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貪過財,曾經的他作為一個窮困潦倒的學生甚至賒欠飯錢逃跑;他努力過,做過建築工人、送餐、快遞,直到考出律師執照,成立個人事務所;他會感恩,經常去曾經欠過債的飯館吃飯。其實,他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民眾,也曾看似對社會上發生的一切漠不關心,像極了我們中的每一個人。
只是,一切就是這麼陰差陽錯,由於接手了一起訴訟案,主角意外的被捲入了一場腥風血雨,幾乎沒有希望可言的政治鬥爭。幸好,他戰勝了恐懼和懦弱,為了正義挺身而出,無所畏懼的站在了庭審的現場。還記得結尾處,主角站在大街上,對面是全副武裝的警察,他一個人是那麼的無力卻依舊堅定。
《辯護人》沒有美國英雄大片一般的華麗,反而簡單質樸,講述的一切只是現實和人性。整部電影沒有激蕩人心的轉折,也沒有一個美好的結局,因為這就是現實,電影能做到的僅僅是把真相傳遞給觀眾而已。看完這部電影以後,你會不會希望在自家的電影市場上也能看到如此叩問人心的電影?
點擊展開全文


※韓國電影《隧道》7.6的評分,卻是2016年的「十佳電影」!
※鹿晗主演的這三部電影評分竟然都只有4分多,是演技太差還是另有原因?!
※辛辣點評!王寶強真的適合做導演么?!馮小剛,張藝謀聽後只是微微一笑!
※《銀河護衛隊》——同樣是超級英雄,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深度解析!中國翻拍《深夜食堂》撲街,為何口碑如此平平!
TAG:薄荷味的抹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