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 第094講、投資加速器效應

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 第094講、投資加速器效應

你好,今天我給你講一個跟供應的行為相關的基本規律,這個規律叫做「投資加速器效應」。

這個詞聽上去有點專業化,我還給你準備了一個表,那個表上面的數字,你看上去,又覺得這個問題挺難的。當然,你看這個表能夠加深理解,但是即使你不看這個表,你也能明白我講的這個道理:投資加速器效應。

這個投資加速器效應,我們分兩個版本來講。第一個版本我們叫做理想版,是純理論的一個參照系;我們講完這個理想版,再講一個現實版,然後我們把這個原理用到現實生活當中去,看看它在現實生活中起作用的程度。

1. 「投資加速器」理想版

我們先來介紹「投資加速器效應」的理想版。

我們來看,我給你準備的表格,我們要關心的問題是,廠家什麼時候決定追加投資。我們先假定有一家工廠,每年都生產100雙鞋;而他投資的每台機器,每年能夠生產5雙鞋,所以他每年要生產100雙鞋,需要20台機器。

我們再假定,這些機器,每台都能夠用十年,也就是說,機器每用十年就得更新一次。我們再進一步假設,這些機器都是他每年兩台、每年兩台那麼投資來的,所以過了十年以後,更換機器也是每年兩台、兩台這樣來更換的。

這時候,廠家就進入了一個非常均衡的狀態。如果世界的需求永遠不變,什麼

事情都不變,那麼他就能夠年復一年地生產。每年100雙鞋,總共20台機器,每年要重新更換兩台機器。

也就是說,他不需要進行新增的投資,就能夠維持原來的生產速率。他這麼一年一年地生產,頭20年都這麼生產了、都這麼做了,但是到了第21年,你看錶裡面的數據:到了第21年,忽然他們家的鞋子銷售量上升了,不是100雙,而是110雙了。

這時候,他的銷售量增加了10%,但問題是,他要完成這10%的銷售量,原來的機器不夠了,他必須對機器進行新增的投資。

你還記得嗎?他們家的機器,每台能生產5雙鞋,所以要滿足這10雙鞋的新增銷量,必須投資兩台機器。這兩台新增投資的機器,再加上原來他就必須更新的兩台機器,這一年,他對機器的總投資,就變成了四台,而不是兩台。

這時候,他投資的變化率是百分百,翻倍了。你看有意思吧?他的銷售量增加了10%,但是他投資機器的增長率增加了百分之百。

我們再繼續看錶裡面的數據,到第22年銷售量繼續增長,又增長了20雙鞋,他的銷售量的增長比率是18%。這時候,工廠為了完成這一年又新增長出來的20雙鞋的銷售量,又得另外再投資四台機器。

所以在第22年對新機器的總投資量,達到了六台,而總投資的變化率是50%。更有趣的是,到第23年,新增的銷售量也還是20雙,這時候廠家又要新增投資機器,但這時候新增投資機器的數量,跟上一年是一樣的,結果總投資的變化率是零。跟去年一樣持平,沒變化。

你看到這兩組數據有趣的變化了嗎?這一年雖然銷售量還是漲的,但是總投資的變化率已經下降為零了。到第24年,銷售量還是增長的,但是它增長的速度減慢了,只有5雙鞋了。

這時候,為了應付這新增5雙鞋的銷售量,工廠只需要多投資一台機器就可以了。這時候從總投資的變化率來看,工廠的投資率在下降,是一個負數,比去年減少了50%。

依著這個表,我們繼續看,在第25年、第26年、第27年裡面,如果銷售量的變化率是零,是-3,那麼總投資的變化率下降,竟然達到了-50、-33,甚至是-100。

這就是我們要講的「投資加速器效應」,就是一個工廠銷售量的輕微變化,會導致它對機器的投資率產生劇烈的變化。

在開始的時候,如果銷售量發生輕微的增長,那麼它對固定資產的投資就會發生迅速的、巨幅的增長;如果它的銷售量增長的速度開始減緩,這家工廠對機器投資的增長率,就會明顯減慢下來,甚至會掉頭向下,變成負數。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呢?原因就在於,工廠應付的是短暫的、瞬時的銷售量變化。而他們做出的投資,他們投資的機器是耐用品。一旦投資,這個機器就能用很久。所以這些新增投資的機器價值,跟廠家當年新增的銷售量價值相比是要大很多的,正是這個原因,輕微銷售量的變化,就會產生投資額的巨大變化。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就好明白了。假設你們家有四口人在吃飯,用一個電飯煲。忽然間你們家請客,又請了另外四個人來吃飯,這時候為了應付新來的這四個人,你們家理論上說,應該再買一個電飯煲。為了多做一頓四個人吃的飯,多買了一個電飯煲。為了滿足新增的那麼一點點需要,增加了大額度的投資,這就是投資加速器效應。

你會說,一個電飯煲不就100來塊錢嗎?那不算什麼。但實際上你根據這個原理,你就能夠明白很多現實中的場景。

比方說很多國家都爭辦奧運會,為什麼要辦奧運會?很多人說因為在奧運期間,那十來天我們會產生很多新的需求,很多外國友人來我們國家參觀、旅遊、消費,我們能掙很多錢,所以我們要修很多的場館。

但是我們要看,為了應付這十幾二十天的運動會,我們所做的投資,那可是耐用品。這十幾二十天的收入能Cover(覆蓋)掉、沖抵掉這巨額的耐用品的投資嗎?這是一個問題。

所以我們說,有客人來吃飯,我們就買一個電飯煲,為了十來天的一個運動會,我們就做一個長期耐用品的投資,這屬於投資加速器原理的理想版。

2. 「投資加速器效應」的作用

這個理想版跟現實版當然有距離。這個理想版有什麼用?有挺大的作用,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能夠知道,我們怎麼樣去解釋、怎麼去演繹企業對固定資產的投資。

因為企業對固定資產的投資,是一個很好的晴雨表,是一個很好的指標,我們可以根據這個指標,來看整個社會對經濟周期的預測。因為它會放大人們對未來預測的樂觀和悲觀情緒。

越是耐用的投資產品,比方說那些能用10年、20年的重型機器,一旦有廠家購買大量這樣的重型機器,這說明他們挺看好未來經濟增長的。一旦這些重型機器投資額的變化率開始減緩、開始下降,就說明人們對未來經濟的看法持保留的態度了。

這時我們對比兩種經濟指標:一種是易耗品的銷售量,一種是耐用投資品的投資額。這兩種數據,都能夠反映人們對未來經濟的看法,但他們所反映出來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樣的。

耐用品投資額變化率所反映出來的,是誇張得多的情緒。但我們前面說了,這只不過是理想版。

3. 「投資加速器」現實版

現實生活中,沒有哪個家庭會那麼笨,來幾個客人就馬上買一個電飯煲。他們會想一想,這些新來的客人到底來幾次,是不是值得買一個電飯煲?還是我們暫時向別人借一個電飯煲?還是這個電飯煲能夠多用兩次,煮兩鍋飯。他們會想這種緩衝的策略。

同樣的道理,每一個舉辦奧運會的國家,當然他們會加強基礎建設,但他們所做的投資,也不會僅僅為了滿足這十幾二十天的需求,而進行規劃。無論是一個普通的家庭,還是一個準備舉辦奧運會的政府,他們都會為「投資加速器效應」打一個折扣。

所謂的打折扣,就有很多的具體辦法。

比方說,客人來以前先煮好一鍋飯,這叫庫存的辦法;比方說當生意減少的時候,不急著把所有的設備都賣掉,等一等、看一看,這叫空置的辦法;比方說那些特別火的餐廳,不隨便開連鎖店,因為好的廚師不容易找,食物的品質不容易控制,他們寧願讓顧客在外面排隊;又比如說明明應該買新的機器了,但工廠還是要再等一等,延長設備的折舊時間,湊合著用那些舊的設備。

所有這些辦法,都是對「投資加速器效應」打折扣的辦法。

我們從一個角度看,這些做法都是不經濟的。庫存,我們不應該有庫存,應該零庫存才好;空置,我們不能夠讓設備空置;每當見到因為供不應求而產生排隊現象,我們就說應該漲價、應該增添設備,等等。

但實際上,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從信息不對稱的角度看,從投資加速器效應所帶來損失的角度看,那些等一等、看一看,增加一點庫存,延長一點機器的折舊時間,增加一點空置的時間,所有這些做法,就變得利大於弊了。

我們也再不會把這種等一等、看一看、閑置機器、延長機器的折舊時間等等這些做法,稱之為市場失敗的表現了。

——課堂小結——

今天我給你介紹的是「投資加速器效應」。它有兩個版本:一個是理想版,它講的是長期耐用品的投資,往往是根據需求的變化率來變動的,所以它比需求的變化率變得更加誇張、更加敏感。

只要現實生活中的供需情況發生輕微變化,那些耐用品的投資量,比如說重型機器的銷售量,就會發生劇烈的變化。

然後我們講了投資加速器的現實版。它的意思是,其實人們不會那麼誇張,人們會悠著點,他們會通過各種各樣看上去不夠靈活、不夠市場化的辦法,來抵消由於「投資加速器效應」所產生的損失。

——課後思考——

今天我留給你的思考題是,每當經濟出現波動,比方說出現了產能過剩、出現了失業、出現了短缺,那麼政府主管經濟的部門,究竟應該聽其自然,還是逆勢而為,馬上進行調節呢?為什麼?

歡迎你給我留言,我們下節課再見。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共享經濟思維 的精彩文章:

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 第091講、貿易對等和貿易報復
過去兩年小米增長緩慢的教訓
扎克伯格:孩子就應該更多玩耍
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 第089講、比較優勢原理
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 第012講、歧視的作用和限制歧視的惡果

TAG:共享經濟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