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間故事:滴血之謎

民間故事:滴血之謎

民間故事:滴血之謎

清朝乾隆年間,正定府有一個財主叫李子高,腰纏萬貫,富甲一方,人稱李員外。他有三個兒子,都已娶了妻子;一個女兒也已出嫁。可不幸的是三個兒子先後都因病逝世。女兒、女婿就住在李員外家,替他管理家務。李員外年過半百,老來喪子,三個兒媳都未生下寸男尺女,心中十分悲痛,雖然三個兒媳對他十分孝順,素日的飲食起居照料得很是周到,但一想到香火將斷,女婿心懷叵測,萬貫家財終將歸於別姓,他仍是整天愁眉哭臉,鬱鬱寡歡。為了連續李家的香火,也為了不公公氣出病來,三個兒媳商議後,決議趁公公身體還健康,精力還充分,讓他納一方小妾,希望生個男兒,以連續李家香火。

一天,大兒媳帶著其他兩個媳婦來到李員外面前,大兒媳對王員外說:「爹,自古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媳婦沒有為李家生下寸男尺女,實為不孝,還請爹寬恕。不過李家這大的家業總要有承繼才好。爹,我們妯娌幾個商議好了,趁爹身體還健康,請爹納房小妾,要能生下個男兒,一來可承繼李家的家業,二來呢也不至於斷了李家香火……」另兩個媳婦也說:「是啊是啊,爹,您一輩子喫苦勞累創下來的家業,總不能白白送給外姓吧。還請爹三思……」李員外聽後,覺得兒媳們言之有理,就納了馬氏為妾。李氏年方24歲,生得娟秀正經,溫順賢惠。婚後一年,就生了個白胖胖的兒子,李員外歡欣鼓舞,三個媳婦也十分高興,把他視為掌上明珠,精心撫育,專心望他長大成人,持續李家的香火。

不久,李員外也因病逝世,家中沒有成年男子,全部業務就全聽女婿王家天組織指揮。出殯那天,送葬的部隊走到半途,恰好遇到鄰村也有一家出殯。兩支送殯部隊相遇,為了死者和家族的安寧,都不讓路。兩邊各不相讓,只好就打了起來,後來通過兩邊管事的進行和諧,各讓開一條路,才各自抬上棺材去將死者安葬。

凶事完畢,過了一年多。一天,李員外的女兒趕到縣衙伐鼓告狀。知縣問她:「你伐鼓為什麼事?」李小姐說:「我父親生前納了一個小妾,不久生了一個男孩。這男孩不是我是我父親生的,是她與外人偷情生的野種,目的是想攫取我李家的產業。現在家父現已逝世,故前來告狀,請老爺主持公道……」知縣問:「你怎樣知道小孩不是你父親所生?」李小姐說:「理由很簡單:我父親年老體衰,底子不能生育。」知縣聽了,想了想,說:這不足以證明這小孩不是你父親所生。許多耄耋白叟還能生兒育女,況且你父親還未過花甲之年,怎樣判定他不能生育呢?「李小姐說:老爺如不信任,能夠開棺滴血查驗。」知縣一聽,心想:這卻是個好辦法,只要將小孩的血滴到白叟的骸骨上,這小孩是否死者所生,就可立時見分曉。所以說:「好,就照你的辦。但醜話說在前頭,掘墓開棺,非同尋常,要是滴血成果不像你所說的那樣,是你父親所生,那你就犯了誣告罪和掘墓開棺罪,得坐牢。你情願立下文書嗎?」王小姐毫不猶豫地說:「民女情願。」知縣讓李小姐在寫好的文書上摁上手印,畫了押,對她說:「你先回去吧,待本縣帶人,去開棺滴血」。

李員外的大兒媳傳聞此過後,知道了小姑子夫妻的險惡用心,十分憤恨。馬上趕到縣衙申述指控,她對知縣說:「稟報老爺,我家小弟的的確是我公公與後婆的親生骨肉,如果不信,能夠請老爺開棺滴血查驗。」知縣一聽大兒媳也要求開棺滴血查驗,就對大兒媳說:「開棺滴血能夠,但比須立下文書,如果查驗成果,孩子不是你公公所生,你就犯下掘墓開棺罪,就得坐牢。」大兒媳一口容許。

知縣叫來仵作等人,一同將李員外的棺材翻開,進行滴血,可滴來滴去,小孩子的血不能摻入李員外的骸骨,證明了李小姐說的一點不錯。知縣大怒,馬上將大兒媳關入大牢。

李員外的二兒媳得知道消息,很是不服,去向府衙指控,經提審再次開棺滴血,成果與前面一樣,二兒媳婦也因誣告罪被關進監獄。三兒媳憤慨難平,要到京城去告御狀,正好遇上乾隆皇帝,和劉羅鍋要出城微服私訪,乾隆皇帝見有人告御狀,忙讓劉羅鍋接過狀紙,看後,又聽了三兒媳的傾訴,決議受理這個案件,馬上和劉羅鍋一同來到正定府,親身審理,讓劉羅鍋坐他在一邊做監官,他調來一切檀卷,重複研究,但前兩次滴血都證明小男孩與李員外無血緣關係,檀卷上看不出有什麼縫隙。他重複思考;要是這小孩不是李員外親生,三個兒媳為何死死承認,並甘願抵罪,連續告狀呢?這絕非無事生非,徹底是出於一片真情,更況且李員外納妾是三個兒媳共同提議的,說是李員外親生,可為何幾回滴血都不入骸骨?他向驗屍查詢,也沒查出什麼縫隙,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他冥思苦想了好長時間,總想不出破解的良策。遽然想起了劉鑼鍋是個破案高手,任何疑問的案件,一到他的手裡,總能弄個水落石出,所以,馬上讓劉羅鍋親身審理此案。

劉羅鍋聽了乾隆的話,看了檀卷,想了半響,也一時想不出什麼高著兒,晚上睡在床上,輾轉反側地想,重複推敲,遽然一拍腦門說:「辦法有了。」所以,匆促爬起來穿好衣服,匆促來到驛館,叩見乾隆皇帝,說:「皇上,下官想出了一個辦法。」皇帝說:什麼辦法,快說?劉羅鍋說:前面幾回驗血都不成功,鄙人想明天,先讓李員外的女兒滴血,看她的血,看她的血是否能摻入骸骨。」乾隆一聽,眼前一亮,頓有所悟,覺得此法甚妙。

第二天,乾隆派人把李員外的女兒傳來,劉羅鍋對她說:「李小姐,你說你弟弟不是你父親所生,那麼你是不是李員外親生的?李小姐振振有詞地說:「我當然是我父親的親生的,哪還會有假嗎?」劉羅鍋說:「這僅僅是你的一面之辭,口說無憑,誰能信任呢?」為了證明你的說法,現在請將你的血滴滴看。」李小姐一聽,馬上緊張起來,臉色大變,嚇得不知所錯,渾身發抖。但由不得她同意,通過滴血,她的血相同不能摻入李員外的骸骨,徹底證明了劉羅鍋的揣度。

乾隆命令對她用刑,李小姐嚇得丟魂失魄,匆促說:「請大人息怒,小女願招;這全部都是由我老公規劃組織的啊……」劉羅鍋當即派人將她老公抓來詳細詢問。起先她老公不願供認,後來李小姐當面對質,他見再也無法狡賴,只得老實招供,本來,他見岳父的三個兒子死後,早就想要持續岳父的家產,所以,就與妻子搬到岳父家中住,後來岳父納妾,生了兒子,這讓他很是泄氣--

發財的美夢落空。不久岳父逝世,正好鄰村一戶人家也死了人。他為了獨佔這李家的產業眉頭一皺,惡計頓生,有意組織與鄰村人家通一天出殯,就這樣就引出了一場打鬧出殯的鬧劇。在紊亂中叫人偷換了兩家的棺材,由於都是一樣的棺材,對方不加細認,工作成功後,他處處以當家人自居,評頭論足,就這樣兩邊都入土為安了。

過了一段時間,估量屍身現已腐朽,就讓妻子去衙門告狀,說小兒子不是父親親生,並要求滴血查驗。想把母子二人趕出家門,在抵擋三個嫂子,所以幾經滴血都未成功,都是由於屍身掉包。為了攫取家產,他經不擇手法,動出了人們底子意想獨特的壞腦筋來,他的手法再高明,辦法再巧妙,總算仍是敗在了智慧過人的劉羅鍋的手裡。

工作水落石出,這讓這位才智廣的乾隆皇帝很驚訝,他不由慨嘆地說:「國際之大,無奇不有,這事叫我也翻開視野,要不是我們要微服私訪,還見不到這個案件,很可能讓好人蒙冤,好我們還持續微服私訪,去查那些更大的案件,為老百姓辦好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