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儲茶不僅是一種常識,更是一種技巧

儲茶不僅是一種常識,更是一種技巧

茶葉具有喜溫燥而惡冷濕、喜清濁而忌香臭等特性。這對存放茶葉的盛器內質和儲存方法有著較高的要求。自古以來,儲存茶葉都是一個生活難題。作為至潔之物,茶葉易受潮、易霉變以及吸收異味,並且一旦霉變成敗茶,無論用什麼方法都難於復原,形同廢物。為此,茶葉必須妥善貯藏。

古今中外,人們對茶葉儲存的創新探索從未停止過。明代愛茶雅士馮夢禎在《快雪堂漫錄》中寫道:「實茶大瓮,底置箬,封固倒放,則過夏不黃,以其氣不處泄也。」這說明,明代時就已經有了用乾燥和減少氣體交換的方法以保持茶葉品質的寶貴經驗。

據盧祺義《乾隆時期的出口古茶》記載,1984年,瑞典打撈出1745年9月12日觸礁沉沒的「哥德堡號」海船,從船中清理出被泥淖封埋了240年的一批瓷器和370噸乾隆時期的茶葉。令人驚訝的是,這批茶葉還基本完好,其中一部分甚至還能飲用。茶用木箱包裝,板厚一厘米以上,箱內先鋪一層鉛片,再鋪蓋一層外塗桐油的桑皮紙。內軟外硬,雙層間隔,所以被緊緊包裹在裡面的茶葉極難氧化。這一發現證明了中、瑞之間也曾有過一條茶葉之路。更讓人敬佩的是,古人在儲存茶葉方面表現出來的智慧。

儲存茶葉要根據實際情況分為不同類型,比如大宗茶葉與家用茶葉的儲存方法就不同,不發酵茶、半發酵茶、全發酵茶的儲存方法也會也有很大差異。

比如,大宗的茶葉貯藏,除了傳統的石灰塊儲藏法和炭貯法外,還可以用抽氣充氮法、冰櫃儲藏法等。家用茶葉的儲存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種:一、鐵制、錫制、有色玻璃瓶及陶瓷盛器密閉貯存;二、石灰、木炭等乾燥劑貯存;三、5℃以下的冰箱貯存;四、保溫性能良好的暖水瓶貯存;五、新而無味、無孔隙的塑料食品袋貯存。

再比如,不發酵茶、半發酵茶與全發酵茶的儲存要求與方法也有不同講究。不發酵茶類包括白(如壽眉、銀針白毫等)、黃(如君山銀針、黃山毛峰等)、綠(如龍井、碧螺春、信陽毛尖等)茶類。不發酵茶含高量的維生素及活性的營養素,最容易受到光曬、潮氣與氣味的影響及破壞。一旦遭曬、受潮,茶葉便會變色、變味、變質。儲存綠茶必須防晒、防潮、防氣味,要麼放置於蔭涼通風之處要麼藏在冰櫃之中。

半發酵茶主要包括青茶、烏龍茶等,既有不發酵茶的特性,又有全發酵茶的特性。儲存清茶必須像儲存綠茶一樣「防晒、防潮、防氣味」。不過,由於清茶壽命較長,儲存要求便可鬆懈些。

根據青茶的輕重焙、輕重發酵而酌時儲茶,便能保存青茶的新鮮了。全發酵茶包括紅茶、黑茶等。這種茶經過完整的發酵過程,已無綠茶的特性、特質。茶葉的本質與味道已轉換成發酵之後所特有的味道。這種味道,越久越醇,價值越高。因此全發酵茶不需要防潮、防晒。不過,將它密封存放還是必要的,以免受異味侵襲。

儲存茶葉有一條基本規律:不論是哪種儲存法,存放茶葉的盛器要做到密閉、避光、乾燥、低溫、無味,並且盛器密閉性能越好,就越容易保持茶葉的質量,容器內茶葉保存的時間也就相對越長。

對於品茶者、愛茶者或賣茶者而言,儲茶不僅是一種常識,更是一種技巧。儲存好茶葉是泡好茶、品好茶的基礎環節,也是必要手段,不容忽視。

好物推薦

一手貨源,名師雕工

做你的精品南紅薦寶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道微刊 的精彩文章:

怕老嗎?幸虧有茶
有的癥狀葯治不了,但茶可以
煮茶,不可隨意
七夕,茶葉里的愛情情愫
人到中年,心寬一尺,路寬一丈

TAG:茶道微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