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這麼練,太極功夫肯定能成!

這麼練,太極功夫肯定能成!

前言

練拳做不到專一肯定不行。專一則精熟,精熟而拳味日出,心得無窮。練功夫疏不得,能得一刻便練一刻。

練拳須用定力,定則靜,靜則生,不但靜中能靜,且在動中亦能靜。練拳必求心靜,心靜則神清,神清則氣合。運動先求松靜;松則靈,靈可氣血暢通;靜則凝,凝才發勁完整。故松靜是練拳之要訣,習武之道無他,求其專心而已。

學拳性要頑鈍,不可取巧,取巧則粗心浮氣,只見俏皮,難得精髓矣。時時揣摩審察,此處神到則氣到,氣到則力堅。拳腳功夫練到最後在於頭腦靈活。

意在蓄神耳。須固住自己神氣,不使散亂。練時眼不可散亂,將視一極點處,或看自己之手,將神氣定住,內外合一,不可移動。

練功不練拳,用勁不用力,勁就好比一個網兜,將一堆散桔子似的人體拎起來砸出去,打出超出體重的力量。只有不用力才能出勁,因為勁關係到周身上下,一用力便陷於局部。百會會陰一線穿,若能此兩處不偏倚,那麼身法變化就可以無窮。練拳術不在形式,只在神氣圓滿無虧而已。神氣圓滿,形式雖方,而亦能活動無滯。神氣不足,就是形式雖圓,動作亦不能靈通也。

兩掌微微用意使暗勁,隨呼吸張弛,但不可外露於形,這樣練習日久,既得柔,又得剛,虛實兼備,若一味用力,則日久只得拙力,難得剛柔相濟,瞬息萬變的拳技之巧,終非內家拳學的真意。

用意採用『以無所守為守』的方法,渾然任氣在遍體流行,意在若有若無之間。這樣意識不專守一處,則全身反應靈通,變化隨意。

人的氣、力均屬後天,是濁氣、拙力,若使其轉化為真氣、內力,就是將後天之濁氣、拙力合一縮到丹田,形成轉化。

運動中的伸縮應該配合呼吸來進行,發拙力與呼氣的時候使氣、力合一,一起極力往丹田裡縮去。這個轉化過程時間較長,習者一定堅持長久地練下去。不要怕練得渾身無力,更不必擔心將多年的功夫練沒了。不通過化的過程,真氣就永遠化不上身,內力永遠練不出來。

練功日久,對外來的侵襲,不但能用視覺來觀察,而且能用身的觸覺來體驗,因為觸覺能觸到對方意念的真實性。不但與人較技時如此,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形成新的運動素質,形成新的條件反射。

待到身體氣力化至似覺有若無,每逢靜中動時,身體移出而不知己之動,則不知有己,每與他人動手時,伸縮往來變化,閃展騰挪,如入無人之境,而身體氣力自覺無動,這是不知自己之動而靜,則不知有彼也。形成了掌無掌,意無意,形無形,象無象,無我無他的境界。

太極人自己的商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太極 的精彩文章:

秋天一碗湯,不用醫生幫!全家都健康!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知己
史上最強的太極拳-武林秘籍
咽津納氣與采日月精華,這些道法與丹道修真無關
白領生活背後的辛酸故事、她遇到了什麼?

TAG:悅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