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10個加了特效的古代秘密武器!

10個加了特效的古代秘密武器!

人類戰爭史的故事性就跟《權力的遊戲》一樣精彩,甚至更血腥。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智慧只為找出刺傷、致殘、射殺的最佳角度以及其他各種能置敵人於死地的手段。歷史課本里的那些老傢伙跟我們一樣,在如何撕碎敵人方面也是奇招百出。歷史不是莎士比亞筆下的風花雪月,這是戰爭。

10. 希臘蒸汽大炮

公元前214年,羅馬共和國圍攻錫拉庫扎(Syracus)的西西里市(Sicilian city),妄圖得到該市的戰略控制權。馬庫斯·克勞迪亞斯·馬塞洛(Marcus Claudius Marcellus)將軍帶領著一隻由60隻五段帆船組成的海軍艦隊——羅馬戰船——越過墨西拿海峽(Strait of Messina)正面進攻西西里市,而他的副司令則從陸地入手。水陸兩軍逐漸收緊包圍圈,然而強大的羅馬軍團發現他們敗給了自己絲毫不放在眼裡的阿基米德(Archimedes)。

無論羅馬軍團如何行動,阿基米德總能先其三步。城牆上的投石機撕裂了前進的軍隊。海邊,阿基米德之爪(編者註:阿基米德發明的武器,類似於起重機)將戰艦整隻吊起然後撞向海面,殘木碎板滿天飛濺,奴隸的慘叫更是不絕於耳。圍殲就這麼拖了兩年,這場史詩般的軍事鬥爭所用的計謀可與當今科學智慧媲美。

據說,阿基米德在這場戰爭中發明了一種威力超強的武器,僅用幾滴水就能把150米(500英尺)外的船隻化為灰燼。裝置看似非常簡單:在煤上加熱的銅質炮管發射出空心泥制發射彈。當銅管達到一定溫度時,往發射器底下的銅管注入少量水;水立馬蒸發,產生的蒸汽壓力便將「子彈」射向敵軍。泥制炮彈在衝擊力的作用下炸裂,包含其中的易燃化學物質隨即灑滿整隻木船。直到今天,人們對阿基米德的蒸汽大炮依然猜測不斷。「流言終結者」們盡潑冷水,但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團隊根據阿基米德蒸汽大炮的原始特徵描述,成功仿造出了一個實際操作性非常強的模型。

根據他們的計算,45千克(1磅)的金屬炮彈的動能是勃朗寧M2重機槍的1.8倍。若非將炮彈發射到泥牆上,科學家們猜測它的射程能達到1200米(4000英尺)。而這僅是半杯水的作用。

9.旋風炮

石弩是一種有歷史的武器,和現代來福槍一樣,它也有不同種類,用途不一。我們在電影中看過許多希臘和羅馬的軍隊武器:擊牆機和野獸機器,而中國卻發明了體積更小、命中率更高的版本:旋風炮。

跟狙擊步槍一樣,旋風炮也是一發一彈。它體積小,便於在戰場上快速挪移。一旦發現目標,整個彈射器可以圍著基座旋轉發射。與笨重的大型投石機或石弩相比,旋風炮佔盡優勢。儘管前者威力更大,但操作起來要耗費相當的時間和人力。

為了提高命中率,中國的旋風炮各有兩條吊索和兩個活動插銷,使彈袋完美地固定在中間。還沒有任何國家能做到這一點。

8.火箭貓

2014年以前,沒人聽說過《火箭貓》。當然,除了作者弗蘭茲·赫爾姆(FranzHelm)。大約是公元1530年,這位來自德國科隆(Cologne)的火炮大師開始投入攻城戰的軍事指揮中。當時,由於火藥對戰爭的作用逐漸顯現,該書也流行起來。赫爾姆的手冊中描述了幾乎所有人們能想像到的炸彈種類,插圖配得色彩鮮艷卻讓人感覺陰森詭異。

隨後他增加了一個章節,建議攻城部隊找一隻貓。他說,任何貓都可以,只要是從目標城跑出來的。抓住它,然後綁上炸彈。理論上,貓會受驚跑回家,這樣就能燒毀整個城市。鴿子也可作此用途。

當然,人們對證實這些武器是否曾真實用於攻城這一問題始終熱情不減,但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研究員米奇·弗拉斯(MitchFraas)這位有幸成為該文本翻譯的第一人表示,沒有任何歷史證據說明有任何人曾按照赫爾姆建議的去做。他說該計謀極有可能會燒毀己方的營地。

7. 三弓床弩

經過希臘和羅馬帝國鼎盛時期的發明和完善,弩炮基本成形:安裝在車上的巨弩。但弩炮的弓臂彎曲程度並不如平常的弓弩。它們只是裝配在擰緊的繩束之間的實心木樑。當轉動槓桿時,弓臂兩端往弩炮後面轉從而使繩子緊擰產生扭力。

這是一種無比強大的武器,但對中國人來說一隻弓還遠遠不夠。三隻更好。多弓弩炮的研發始於唐代,最初研發者們採用雙弓來增加威力。根據當時的記錄,該弓鐵箭的射程可達1100米(3500 英尺),是其它攻城弩射程的三倍以上。

兩百多年後,蒙古軍隊的入侵啟發了中國弩炮設計師,實現了另一個武器飛躍。北宋前期,宋人製造出了三弓床弩。

關於這種弩炮的細節少之又少。不過,據說蒙古軍隊曾因這些強大防禦武器屢屢受挫,從而招募中國技師打造三弓巨弩,最終得以扭轉戰局,元代隨之興起。

6.槍盾

即使在16世紀,火器的概念仍然比首例離婚更新鮮。人們發現向某些東西添加一把槍能至少給它增加兩倍的射擊威力。亨利八世(King Henry VIII)對這個主意尤其熱衷。除了帶著尖刺晨星和三支手槍的致命手杖之外,他的皇家軍械庫還包括像以上圖示的46個槍盾。

一般來看,這些盾牌不過是一把槍從中心伸出的木盤。雖然每個槍盾形式各異——一些有鐵覆蓋在表面,還有一些則在槍的上方裝上金屬格柵輔助瞄準——但人們認為它們作為精飾古董的意義甚於實際的歷史價值。

這些槍盾大都被一些小博物館據為己有,和其它中世紀的獵奇之物一起擱置在展櫃中,徒積塵埃。但英國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最近仔細察看他們收藏的標本,發現槍盾可能比大多數歷史學家最初所認為的更加常用。因此他們開始盡其所能收集更多槍盾以便研究。

他們發現有些槍盾的槍口有著火藥燃燒的痕迹。其中一些還像曾被固定在船舷上,用作額外的防禦層或進攻火力線。最後,可能因為盾牌和槍分開使用的威力更大,所以這奇異的槍盾就湮沒無聞了。

5. 中國突火槍

作為最早的一批火器,中國最初的槍體積巨大而創意十足,不同於此前創造的任何東西。由於對火藥驅動武器的外形沒有任何參照,中國發明家如同白紙作畫,創造出了世界上最奇異的槍。

火槍第一次出現在公元10世紀。最開始的形態還都是綁著竹筒的矛,但這個竹筒能發射出爆裂的火焰和彈片到幾英尺外。竹筒所裝「子彈」還包括鉛彈、毒氣以及帶火的箭。

很快,這些火槍便讓位給純火筒。此時,軍隊拋棄了矛轉而使用成本低、使用方便的竹製火器。雖然竹槍只能射擊一次,但可以批量生產,還能不斷發射。它們通常有多個槍管,能夠造成大面積傷亡。

能漫天噴射的火器便又從這一充滿創造性的致命「竹槍」中誕生。歷史學家通常將其稱為突火槍,但是這種表述也不是特別恰當。由於使用了低硝酸鹽火藥,這種武器能產生長達五分鐘連續爆發的火焰。

但使它如此致命的是其中的亞砷酸添加物。突火槍射出的有毒煙霧會導致嘔吐和抽搐。最妙的是,每個槍管常常填裝了鋒利的瓷器碎片。被該武器射中的後果就是即時的割裂之痛外加有毒火焰的洗禮。如果你的中國敵人沒有即時殺死你,你的內臟也會由於急性砷暴露而慢慢停止運轉。最終等著你的就是昏迷然後死亡。

4.衝擊式手槍鞭

1834年3月17號,約書亞·肖(Joshua Shaw)獲得了專利,他獲得專利的這個發明原本可以使《奪寶奇兵1》更加精彩迭出,那是一條帶手槍的馬鞭(即將手槍暗藏在馬鞭手柄內)。這條手槍鞭子功力很大或者說很危險的原因在於它的射擊方式。

和傳統使用扳機的手槍不同,手槍鞭的手柄一側有個可以用拇指按到的按鈕。這個設計可以讓人在正常拿住鞭子的同時觸動扳機。正常情況下,扳機和手柄齊平,但是當手柄豎起,按鈕便會突起,隨時準備發射。

雖然無任何記錄顯示這種衝擊式手槍鞭的大量生產,但確實有人做出了至少一柄手槍鞭。不過現在,人們更多將它視為奇異罕見之物而非其他。這種手槍最主要的缺點就是它只能發一槍,但有時候一發子彈就足以達到目的了。

3.銃筒機火車

14、15世紀時,中國對火藥武器的技術保密工作極嚴。自弓箭出現以來,中國一直擁有著軍事上最先進的爆炸技術,將此法平白獻出那是不可能的。由於中國對朝鮮火藥出口的禁令,朝鮮王朝(以下簡稱朝鮮)的技師們不得不自謀出路,去對付日本侵略者那些似乎永無止境的猛攻。

16世紀初,朝鮮的武器研究有了一定的突破,製造出了自己的戰爭武器,這一武器足以媲美中國火炮。這一傑作就是銃筒機火車,一種多通道火箭發射器,點一次火可以發射100根火箭彈。朝鮮國王所用的火車最大,點一次火可以發射近200個火箭彈。這些火箭彈車成為了日本武士的惡夢,僅一火車齊發的火箭就足以擊敗一整隊密集的武士。

銃筒機火車配置的火箭被稱為神機箭,說白了就是一支點著火的普通箭。神機箭的導火索可依據敵人的範圍調整,以便在觸到敵人的一瞬爆炸。當日本在1592年對朝鮮進行全面進攻時,對方已有上百輛可用的銃筒機火車了。

也許1593年的幸州大戰是銃筒機火車威力的一次最好證明。當日本3萬大軍進攻山頂堡壘的時候,幸州的可防禦人數士兵、普通百姓以及武僧加起來也才3千人。勝負看著一目了然,日本軍隊對此相當自信,但是他們並沒有意識到幸州其實擁有一個殺手鐧:架在外圍城牆上的40台銃筒機火車。

日本武士九次進攻,卻一次又一次地被一波又一波濃烈的地獄之火擊退。在日軍叫停圍殲前已有超過1萬人員傷亡。這場戰役是日本侵略朝鮮的戰爭中,朝鮮的首次大捷。

2.斧頭槍

幾乎每一種文化都創造了至少一個版本的刀槍組合。它們不僅看起來很酷,在戰場上發揮的用途更是廣泛。在克里米亞戰爭和美國內戰中的使用的刺刀可能是現代最著名的例子,但這一「流行組合」可追溯到10世紀中國的第一支火矛槍。

然而不知為何,沒有哪一個版本能真正比得上德國所造。一些保存最完好的德國斧頭槍樣品目前收藏在德累斯頓(Dresden)的歷史博物館(Historisches Museum)。它們的歷史可遠溯至十六世紀中期到末期。這些雕飾精美的武器以在簧輪槍管上安裝重型戰斧為特徵。

一些斧頭槍可同時作為斧頭和手槍使用,而另一些則主要用作斧頭,當取下斧頭時露出槍管。它們有可能是為騎兵隊開發的,這就解釋了斧頭槍過長的手柄設計,少了這長手柄,這就只是一把正常的手槍而已。

1.地獄之火

1584年,八十年戰爭(編者註:即發生於1568年~1648年間的荷蘭獨立戰爭)已經走過六個漫長的冬天,費代里戈·詹貝利(FederigoGiambelli)甚至能品嘗到空氣中復仇的味道。早些年,作為武器設計師的他曾服務於西班牙王廷,卻受盡奚落最後被趕離出國。他憤怒極了,繼而搬到安特衛普(Antwerp),在那兒,他終於找到機會為挫傷的自尊復仇。

剛戰勝奧斯曼帝國(Ottomans),西班牙就派帕爾馬公爵(Duke of Parma)圍攻已然成為荷蘭分裂派中心城的安特衛普。公爵試圖通過以戰艦封鎖斯凱爾特河(River Scheldt)的手段拿下該城。

安特衛普派出火攻船——說白了,就是著火的船隻——回敬封鎖。西班牙軍隊大笑著用長矛將其推開,火攻船最後自行燃燒沉沒河底。詹貝利仍想報復西班牙,他向市議會申請索要60艘船,發誓要打破封鎖。但市議會只撥給他兩艘。

詹貝利並未因此沮喪,反而開始製造他的「神器」。他將每艘船的船艙清空,在裡面建造起一個牆厚1.5米(5英尺)的水泥室,並往裡填充3000公斤(7000磅)火藥。以大理石為艙頂,他還在每艘船上高高堆積起著「人們所能想像的危險子彈」。

最後,他在船上安裝了一個計時裝置,可以定時引爆。這兩艘船成了世界上第一個遙控引爆的定時炸彈,詹貝利將其稱為「地獄之火」。

4月5日晚上,詹貝利派出32隻火攻船做先鋒以分散西班牙人的注意力。公爵叫士兵到封鎖船上阻止敵船靠近。其中一艘「地獄之火」遠遠地就擱淺了,因為點火器失靈,這艘「地獄之火」只發出一聲輕響。在所有火攻船完全熄滅之時,第二隻「地獄之火」堪堪觸到西班牙的船隻封鎖線,但似乎也已死火。一些西班牙士兵開始哄然大笑。

就在這時,這「地獄之火」猝然炸裂,不僅炸死了1000名西班牙士兵,還在船障上炸開了一個60米(200英尺)的大洞。天空下起了墓碑大小的水泥塊雨。最重要的是,這次爆炸打通城市補給的主通道。

另人意外的是,荷蘭人並未忙著去下游的補給站搬運物資。幾個月後,他們反而向西班牙投降。詹貝利對此毫不在意。他的戰爭結束了,因為該死的西班牙人現在總算都知道他的大名了。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知識庫 的精彩文章:

古代中國八位旅行「達人」!
爸爸說東,媽媽說西,家長的育兒方式有衝突時怎麼辦?
你身上細胞的壽命大都沒有你長!
這三種爬行動物對人類貢獻大了!學生黨快來懂點仿生學!

TAG:科學知識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