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荒唐!悍將遭民族歧視圍剿,助力成就袁崇煥反被射殺

荒唐!悍將遭民族歧視圍剿,助力成就袁崇煥反被射殺

向敬之

1

明末並不缺死社稷的大將。該著名的滿桂,卻因名字不像漢人,而往往被忽視。

《明史》本傳說「滿桂,蒙古人,幼入中國,家宣府」,但《崇禎長編》卷四載,滿桂上疏「從謂臣西裔孽種,冒建高牙,臣原籍山東兗州府嶧縣,以祖職世居宣府前衛」。族群矛盾尖銳,滿桂向皇帝力爭自己是漢人,而非蒙古人。看來漢官集群強烈的、狹隘的、排外的民族主義區分強烈,國家存亡還得讓位於族群等級。

這一份褊狹,使精於騎射的他幾次從征,多有斬獲,但每次僅獲賞銀五十兩,不能按軍令「獲敵首一,予一官」(《明史·滿桂傳》)。滿桂賺了不少銀子,但年過三十才任總旗,又過了十多年才封個百戶長。

明代衛所兵制,襲元制設百戶所,統兵百人,百戶為正六品,另設兩名正七品總旗官。總旗也算正團職,百戶也夠一個正旅,但按人數,也就今天的一個連建制。明朝軍職高配,左都督正一品,還須接受正二品兵部尚書或督師節制和調配。

滿桂打了近二十年的仗,屢建奇功,快五十歲才幹到潮河川守備,管理營務,職撐糧餉。這是滿桂的不幸,也險成了明朝的不幸。

滿桂雕像

明萬曆四十六年(後金天命三年,1618年),後金大汗努爾哈赤率兵攻破撫順,明兵部侍郎楊鎬經略遼東,於次年二月在瀋陽集結九萬多人,號稱四十七萬,分四路出師出擊。遼陽總兵劉綎同楊有矛盾而被派往東路孤軍作戰,山海關總兵杜松輕敵冒進,導致數倍於後金兵的明軍「分進合擊」的計劃,最後在薩爾滸破產。

杜松全軍覆沒,劉綎戰死殉國,開原總兵馬林單騎逃回,僅遼東總兵李如柏保存完整。楊鎬擬組織人馬再戰,選撥懂軍事的小將,大家首推滿桂。滿桂好不容易等到機會,但言官們不會考慮他難得的機遇,直指楊鎬與努爾哈赤暗中勾結。

萬曆帝下旨,將楊鎬革職查辦,下獄處死。楊鎬被解押進京前,將滿桂安排駐守黃土嶺。滿桂得到了薊遼總督王象乾的賞識,將其進為石塘路游擊、喜峰口參將。

大家眼中的僱傭軍滿桂,終於因拼軍功而被接連擢升。天啟二年三月,兵部尚書王在晉經略遼東,準備在八里鋪築城。寧前兵備僉事袁崇煥、孫元化等認為不妥,極力勸阻,寫信給首輔葉向高,申訴己意。情況不明,葉向高難以斷定可否。

天啟帝師、太子太保孫承宗自請前往實地考察,途徑黃土嶺,召見滿桂,「壯其貌,與談軍事,大奇之」(《明史·滿桂傳》)。孫回京後,請罷王在晉,自請督師,坐鎮遼東。孫承宗命滿桂為副總兵,給自己管理中軍事務,即給他做參謀長。

滿桂高大威猛,「然忠勇絕倫,不好聲色,與士卒同甘苦」。孫承宗決定修復寧遠城,他從京師帶來的副手馬世龍力薦孫諫和李承先,孫皆不準。正受孫承宗重用的袁崇煥,說滿桂可以勝任,但怕孫不放。

孫承宗馬上答應,不顧馬世龍反對,當日為滿桂置酒餞行。孫承宗曾對天啟帝說:「此一臣者大勇沉潛,真忠懇到,從來中權之任,體貌崇隆,一脫參幕立為登壇。而桂能去最安閑之地,就最險遠之區,才既饒為,性復坦蕩。蓋天授直朴,人當大用。」(《明熹宗實錄》卷四十六)

滿桂忠心報國,但屢遭阻礙。漢臣們對滿桂的民族出身心懷芥蒂,差點讓這位一代名將久陷基層,或沉淪幕後。

天啟七年七月,袁崇煥憤而辭官,王之臣為督師兼遼東巡撫。王之臣力薦老戰友滿桂鎮守寧遠。正好蒙古炒花諸部離散,滿桂與王之臣主動招至麾下。

2

崇禎帝即位後,告誡王之臣不要再蹈袁應泰、王化貞覆轍,並批評滿桂迎合王之臣。言官們紛紛彈劾他,連及滿桂。滿桂被迫告病,請求解職,崇禎不準。

王遭罷官,滿桂被召回軍府。崇禎起用袁崇煥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

袁說大話:五載復遼。他有豪言壯語,卻無實際計劃。他想以此換取崇禎更大的褒獎,哪知兵科給事中許譽卿知其遑論,逼其方略,袁說:「戶部轉軍餉,工部給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調兵選將,須中外事事相應,方克有濟。」答非所問。

當初不甘心做了小京官的袁崇煥,寄望在遼東戰場位極人臣,同時他深諳明末派系林立的官場。他巧妙使崇禎將王之臣、滿桂手中的尚方寶劍轉給他,又討詔規避熊廷弼、孫承宗遭排擠侵害的風險,繼而捏造十二斬罪除掉不受約束的毛文龍。

袁崇煥滿以為上了幾道保險,但沒有想到他最放心的皇太極,於明崇禎二年(清天聰三年)借道科爾沁,突破喜峰口,進犯京師。袁崇煥聽聞後,率祖大壽、何可剛入關守衛,所經過各城,都分兵留守。

金軍圍攻遵化,破石門驛,袁崇煥移營城外,後金以兩百騎兵襲擾,袁軍聞跑迅速撤退,竟日不見一騎。袁崇煥還在玩避實就虛那一招,率眾退至沙河門駐營。

滿桂進京守衛,見到袁軍敗退,於是率兵入援,與敵鏖戰,斬獲不少。當他率兵追擊後金軍至沙河門附近,城上不斷炮轟,悉數擊中滿軍,而不傷後金軍一人。城裡本來給袁營輸送糧餉的,卻送到了後金營寨。

袁崇煥

袁軍與金軍駐營相距不遠,都不出戰。他們保持了默契,讓人生疑。崇禎派人向袁討說法,袁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皇上既然任命了我,就讓我處理一切。

崇禎又對袁崇煥的奇怪戰術有了濃厚的興趣,夤夜秘密召見,解下身上的貂裘和銀甲胄賜之,沒過幾天又給他和祖大壽等送去玉帶、彩幣、蟒袍之類的賞賜。

金軍攻南城,袁崇煥不戰,「獨滿桂以五千人與清一日二十戰。清軍益盛,桂不支而走,經袁營,竟不出救。俄桂中流矢五,三中體,二中甲,拔視,乃袁兵字型大小。桂初疑清將反間,偽為袁號耳。及敵騎稍遠,細審,果為袁兵所射,大驚」(《明季北略·袁崇煥通敵射滿桂》)。

江蘇人計六奇生於天啟二年,雖在順治年二次鄉試落第,但他寫明清之際的歷史主要是表達故國之思。他寫成後,鑒於清初文禁而久不得刊刻。他完全沒有必要栽贓袁崇煥在後金兵圍京師的危機關口,幫著敵人射殺滿桂。不但他如此說,《崇禎實錄》亦說:「桂前被流矢,視之,皆袁軍矢也。崇煥按兵不動,物論籍籍。」

《明史》稱滿桂被崇禎拜為武經略、再賜尚方劍、總理遼東將士後,派太監不斷催戰,最後體能不支,大敗戰死。而計六奇說崇禎下令逮捕袁崇煥的罪名有三:一、擅殺毛文龍,二導致金軍圍京,三、射殺滿桂。崇禎二年十二月十七日,滿桂率五千人在安定門外,與敵大戰十多次,箭瘡迸裂,墜馬陣亡。

不論滿桂死於哪種原因,都與袁崇煥有關的。

3

滿桂與袁崇煥曾是生死與共的親密戰友。

最初,滿桂應邀協助袁崇煥修築寧遠城,合作得很成功,使之成為遼東重鎮。

後來,督餉郎中剋扣兵餉激發兵變,士兵圍住袁宅,但不敢進犯滿府,滿桂聯手袁崇煥懲辦首惡,撫慰眾將士,才告以平息。

1626年初,努爾哈赤親率數萬騎兵攻打寧遠。遼東經略高第拒絕救援,退守山海關。滿桂和袁崇煥精誠合作,死守抗擊,以紅衣大炮擊潰了努爾哈赤。

寧遠一戰成為了努爾哈赤至死不忘的恥辱,卻成就了袁崇煥,也成就了滿桂。

滿桂被封為都督同知,繼而右都督,再是左都督。袁崇煥想親近魏忠賢,機遇不得,只得了遼東巡撫、兵部侍郎、指揮僉事。級別雖低,但職事不虛,遼東巡撫僅在經略督師之下。魏忠賢不相信袁崇煥,還派來了自己的心腹做監軍。

袁崇煥自恃寧遠首功,與滿桂心生間隙,狀告滿桂「意氣驕矜,謾罵僚屬,恐壞封疆大計」,請將他調離寧遠,讓與滿桂前好友、今政敵趙率教掌管關外事權。

滿朝大臣認為滿桂大才堪用,但擔心他們同城會壞事,決定把滿桂召回來。王之臣極力說滿桂不能調開。調令已經下達,於是王之臣請把他安排山海關。袁崇煥不幹,命滿桂以左都督在中軍做些掌印、管餉的事務。

袁崇煥知道滿桂有超強的戰鬥力,擔心會超越自己,於是找不同的借口打壓他。王之臣把滿桂調離寧遠,但袁崇煥不放心,乾脆放在身邊壓制。後來,袁崇煥迫於壓力放走滿桂,沒想到天啟下發的調令上寫道:滿桂掛印移鎮山海關門,兼統關外四路及燕河、建昌諸軍,並賜予尚方寶劍,便宜行事。

《江山風雨情》陳道明版明熹宗與李丁版魏忠賢

袁崇煥排擠、打壓滿桂,天啟帝卻更加推重他,稱「滿桂廉勇箸聞朕所素鑒」(《明熹宗實錄》卷七十二)。當時人事任免權在魏忠賢手中,天啟帝沉迷在木工房裡早成了傀儡皇帝。滿桂與魏閹交集如何,史書未載。

天啟七年五月,皇太極率後金大軍猛攻錦州,分兵攻略寧遠,袁崇煥與監軍太監紀用下令不許出戰。趙率教在錦州苦苦支撐,危在旦夕時,滿桂不計前嫌,派兵援救,被包圍在笊籬山,滿桂和總兵尤世祿趕赴前線,大戰一場,勝負相當。

皇太極督促代善、阿敏、莽古爾泰、阿濟格等貝勒出擊,滿桂毅然違抗袁的不抵抗命令,冒死以救錦州後,又親率大軍進入寧遠解圍,親自出城迎戰,身受重傷。

天氣溽暑,兩軍死傷巨大。皇太極主動撤軍,明軍獲得寧錦大捷,魏忠賢論功行賞,滿桂加太子太師,世蔭錦衣僉事,而袁崇煥僅升一級,掛冠而去。

權利面前,袁崇煥幹了不少排除異己的蠢事,但沒有想到自己成了魏忠賢的異己分子。袁崇煥因此更加忌恨老戰友滿桂,導致他忠勇報國,死於自己人的暗箭。

明之亡,亡於皇帝無主意、多猜忌、師傅多,權臣內侍不諳軍務瞎指揮,導致孫承宗等有心匡時救亡,但明槍冷箭防不勝防。袁崇煥、毛文龍等,都是勝任解決遼事的能人,但在私利面前,打著小算盤。害了戰友,誤了自己,也亡了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敬之 的精彩文章:

明末第一良將枉死,洪承疇該不該負主要責任?
李自成搶妻不少也被偷,被偷的妻子助力崇禎剿殺他
意見領袖反對與清議和,崇禎怒懟:滾,降你六級
義軍畏懼的盧閻王勤王戰死,崇禎帝為何毫不惋惜?
三藩席捲大半個中國,康熙為何要發起最危險的挑戰?

TAG:向敬之 |